APP下载

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

2017-01-15干瑞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甲酯宫素产程

周 菊 文 英 干瑞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 大连 116033)

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

周 菊 文 英 干瑞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辽宁 大连 116033)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9例,A组采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B组采用单纯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第三产程时间、临床效果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A组的第三产程时间(16.0±1.6)min,显著低于B组(20.7±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518.4±42.6)mL,显著低于B组的(583.6±56.2)mL,差异显著(P<0.05);A组住院时间(3.2±1.4)d,明显短于B组(4.2±1.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B组的18.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产妇产后出血,可有效减少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产后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缩宫素;卡前列甲酯;产后出血;联合治疗;临床效果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产出胎儿后的24 h时内,产妇阴道流血量>500 mL,产后出血为孕产妇分娩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病死率为16%~32%,给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显示,宫缩乏力、胎盘残留、软产道裂伤及产妇凝血功能失常等因素是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中宫缩乏力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原因[1]。本文探讨运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单纯缩宫素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今后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49例,A组采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B组采用单纯缩宫素治疗,A组患者年龄25~36岁,平均年龄为30.5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周;孕次0~4次,平均(2.2±0.8)次;其中患者有流产史,流产次数1~4次,平均(1.1±0.5)次;初产妇28例,经产妇21例;自然分娩32例,剖宫产14例,臀位助产3例;其中双胎6例,巨大儿10 例,羊水过少13例,胎盘低置9例,瘢痕子宫3例,滞产2例。A组49例产妇,年龄27~37岁,平均年龄32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40.5周;孕次0~4次,平均(2.1±0.8)次;其中患者有流产史,流产次数为1~4次,平均(1.1±0.6)次;初产妇31例,经产妇18例;自然分娩32例,剖宫产16例,臀位助产1例;其中双胎7 例,巨大儿12例,羊水过少16例,胎盘低置8例,瘢痕子宫4例,滞产3例.所选患者都符合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检验标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产妇者顺利进行分娩后均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A组加入100 μg卡贝缩宫素,并在这个基础上给予直肠1 mg卡前列甲酯,位置是直肠内离肛门5 cm处,B组采用单纯缩宫素治疗[2]。

胎儿顺利娩出、羊水流尽后给予产妇臀下铺垫一次性无菌单,并在产妇臀部处放置弯盘对阴道流出的血液进行收集,2 h后使用量杯量出产妇的出血量,收集产后24 h产妇使用的无菌单、敷料及卫生巾,进行称重,根据1.05 g=1 mL血液的标准来计算产妇出血量,总出血量=弯盘收集血量+无菌单等计算出的血量[3]。

1.3 评价标准:A并记录患者接受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第三产程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

2 结 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A组采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进行治疗的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0 ±1.6)min、(518.4±42.6)mL、(3.2±1.4)d、5例(10.2%)。B组49例患者采用单纯卡贝缩宫素进行治疗的第三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0.7±2.1)min、(583.6± 56.2)mL、(4.2±1.9)d、9例(18.4%)。A组采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的第三产程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15.2(P<0.05);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0.2%,明显低于B组的18.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有较高的致死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子宫内的动脉网与静脉丛丰富,具有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且不易控制的特点,因此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概率较大。导致产妇出血的主要因素是宫缩乏力。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治疗时使用内源性卡贝收缩激素与卡前列甲酯联合治疗,可使宫内部紧贴,压迫血管,从而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4-5],产后出血多发生于第三产程,第三产程时间>10 min时将加大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第三产程时间>20 min时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增加。因此,预防宫缩乏力,缩短产妇的第三产程,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挽救产妇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采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治疗的第三产程时间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0.2%,明显低于B组的18.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患者运用卡前列甲酯与卡贝缩宫素联合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1] 江晓丽,邹橞怡,岑晓燕.浅谈卡前列甲酯栓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220-221.

[2] 毛爱荣.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6,29(3):468-470.

[3] 于龙娥.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50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966-1967.

[4] 王静,刘金阁.卡前列甲栓联合卡贝缩宫素用于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23):115-116.

[5] 冯洁.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55-56.

R714.46+1

:B

:1671-8194(2017)21-0048-02

猜你喜欢

甲酯宫素产程
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椰子油甲酯加氢产物分析方法开发与应用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油酸甲酯基琥珀酸单甲酯的结构表征、热稳定性及抗磨性能
油酸甲酯对多杀菌素发酵合成的影响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诱导柴油机润滑油氧化衰变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