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

2017-01-15任艳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血透内瘘动静脉

任艳茹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血透室,辽宁 抚顺 113008)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

任艳茹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血透室,辽宁 抚顺 113008)

目的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74例,均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平均为(85.28±6.15)d,对照组为(61.33 ±5.21)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在减少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维持性血透;内瘘;多元化健康教育;并发症

对于95%以上终末期肾病患者而言,自体动静脉内瘘已成为挽救生命的“生命线”,在缓解患者病情,延长寿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自体动静脉内瘘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较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在影响了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以往研究结果显示,对该类患者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在本研究中,主要对患者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74例,均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纳入标准:①符合终末期肾病诊断标准;②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指征;③首次接受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严重的肝肾疾病;③精神疾病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行多元化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疾病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行多元化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①多元化健康教育方式:在本科室定期进行知识讲座,主要讲解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等相关知识,并通过提问的形式使患者加深印象,并由统一人员制定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防治手册,并免费发放给患者,在患者进行透析的过程中,可在现场讲解透析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当患者出院回家后,可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②健康教育的时间多元化:可分别在患者入院早期、围手术期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入组后,即可对其进行宣教,讲解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指导其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以增加患者对本次治疗的依从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围术期可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宣教,包括术前和术后,在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基本过程,术前应该注意哪些内容等问题,在手术结束后,主要介绍会产生哪些并发症,应该如何预防这些并发症,如何在术后进行合理的运动训练等内容,并认真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③多元化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讲解、心理干预、伤口保护、造瘘肢体保护、功能锻炼、用药指导、观察肢断循环等内容。

1.3 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患者年龄、病程、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等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性别、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平均为(85.28±6.15)d,对照组为(61.33±5.21)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共出现3例并发症(8.11%),其中,出血、感染、血栓各1例,对照组共出现10例并发症(27.03%),出血3例,感染5例,血栓2例,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自体动静脉内瘘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较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影响了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这一现状,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以往研究显示,传统的护理方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往往由于规范性差、方式及内容简单等问题而未能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3]。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行多元化健康教育干预,并与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平均为(85.28±6.15)d,对照组为(61.33 ±5.21)d,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11%)明显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明显(P<0.05),提示,多元化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研究中,多元化健康教育从教育内容、教育时间、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的护理干预,制定了一整套护理方案,使护理更加系统化,且教育内容包括心理、饮食、功能训练等诸多内容,较为全面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及并发症预防的了解,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也缓解了负面情绪,从而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护理质量。

[1] 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9.

[2] 张英,韩咏梅,李小萌,等.持续质量改进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21-1723.

[3] 王海燕.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使用寿命的改善评价[J].河北医药,2015,37(14):2231-2233.

R459.5

:B

:1671-8194(2017)21-0045-01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