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调研

2017-01-15钟锡华李迪鑫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产仔数受胎率公猪

钟锡华,李迪鑫

(1.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农业公共服务站,浙江杭州 311402;2.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综合服务中心)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调研

钟锡华1,李迪鑫2

(1.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农业公共服务站,浙江杭州 311402;2.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综合服务中心)

现代养猪生产中,母猪的饲养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妊娠母猪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受胎率低、流产、返情和乳房炎等,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现就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讨论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受胎率低或受孕失败

母猪受胎率低主要受配种时间、公猪使用频率、疫病、高温、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1.1 配种时机 目前饲养的外来母猪大多发情症状不明显,准确的发情鉴定、配种时机和配种次数的安排较为困难,对受胎率的影响较大。

所以,应认真、细致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及时配种;加强管理,以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

1.2 公猪使用频率 公猪使用过频的后果是精液变稀,不成熟精子比例升高,精子密度降低,精子获能能力下降,降低配种受胎率,甚至可能引起配种失败等。

所以,应适当控制公猪的配种频率,定期检查公猪精液质量,以提高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

1.3 疾病 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脑等疾病可明显影响公猪的精液质量,伪狂犬病,弓形虫病,蓝耳病以及生殖道感染,可明显降低母猪的繁殖力和受胎率。

所以,应定期检查免疫抗体水平,做好各种疫苗的免疫预防工作。

1.4 高温 母猪在高温情况下配种,可明显影响其受胎率和产仔数,环境温度过高则会明显降低公猪的性欲和精液质量。

因此,高温季节应加强公、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供给充足洁净饮水。

1.5 营养 哺乳期营养不良,母猪过瘦,就会出现发情异常,尤其是头胎母猪断奶后乏情比例较高,可明显降低母猪的生产效率和下一胎的窝产仔数。公猪营养不良则会降低性欲、精子质量和射精量。

所以,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强公、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配种季节来临前具有七八成体膘,公猪在配种季节来临前2个月左右就要加强营养和运动,以提高性欲和精液品质。

另外,在实际生产中还应注意,对适配的发情母猪在1个情期内至少配种2次,在第1次配种后间隔12~16h再重复配种1次,以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和产仔数。

2 流产和胚胎早期吸收化胎

实际生产中可引起母猪流产和胚胎早期被子宫吸收的主要原因由疾病感染、饲养管理、母猪年龄和环境因素等。养猪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控。

2.1 疾病感染 母猪感染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 、猪伪狂犬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弓形虫病等均可引起流产,死胎等。

所以,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必须进行乙脑、细小病毒、伪狂犬病和猪瘟等疾病的免疫预防,以提高母猪的抗病力。

2.2 饲养管理 饲养母猪密度过大、拥挤等均可引发母猪抖架、爬跨、追赶、跳圈等而引起母猪流产或死胎;一般外来品种,对饲料营养的要求较高,一旦缺少或营养不全就易引起流产或死胎,尤其是初产母猪由于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很快,如营养缺乏或不足,势必对母体或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极易引发流产或死胎等。

所以,实际生产中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控制饲养密度,供给全价营养,保证妊娠母猪全怀、全产、全活、全壮。

2.3 母猪年龄 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特别是五胎以上的老龄母猪极易出现胚胎早期死亡现象。

因此,对老龄母猪应及时更新淘汰处理。

2.4 环境因素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对母猪的整个繁殖过程十分不利。如果连续高温出现在配种期,受胎率就会明显下降;如果高温出现在妊娠前期,则可引起胚胎早期死亡数增加,母猪返情率较高,或产仔数减少;如果高温出现在妊娠后期,则母猪产死胎,弱仔数增加。高温高湿可明显影响母猪体内的激素分泌,导致内分泌发生紊乱;引起食欲减退、孕期延长等现象。

应对母猪流产采取的主要措施,应控制猪舍温度,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注重母猪免疫预防,防控疾病;控制饲养密度和母猪膘情;及时淘汰更新老龄母猪;提供营养均衡的母猪妊娠饲料。

3 乳房炎

3.1 发病原因

3.1.1 饲养管理不当 母猪舍温较高,湿度较大,产房拥挤,通风不良,可能引起母猪难产,劳累过度,血流循环受阻,导致乳房水肿,从而引起乳房炎。部分产房由于产前未经严格消毒,母猪分娩后抵抗力减弱,如不注意乳房卫生,极易引发乳房炎。

3.1.2 营养过剩 多发生于初养母猪,养殖户因担心母猪泌乳供给不足,采取的补饲方法不当,补饲时间过早,且补饲饲料质量过好,数量过多,导致泌乳量过多,加之仔猪小,吮乳量有限,乳汁积滞乳房而引发细菌感染导致乳房炎。

3.1.3 病原微生物感染 临床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性病原微生物,主要定植于乳腺组织,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等,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感染于乳头管等组织。另一类为环境性病原菌,细菌通过松驰的乳头孔进入乳房,乳头受体表寄生虫侵袭,特别是乳头损伤更易发生细菌感染而诱发乳房炎,包括大肠杆菌等。

3.1.4 内分泌失调 部分养殖户,由于乱用、滥用激素类药物现象时有发生,给猪只带来的直接危害则是药源性内分泌紊乱。导致产后母猪乳房肿胀、乳汁变浓、变稠,诱发乳腺炎症。

3.1.5 迁移性乳腺炎 母猪感染产后热、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均可引起迁移性乳腺炎。如果感染子宫内膜炎后,由于细菌毒素和子宫内炎性分泌物不断产生,周围血流不畅,经络受阻,波及乳房,则可引发乳房炎。

3.1.6 猪体自身原因 种猪脊背过于凹陷,或老年经产母猪,腹部松驰、下垂,妊娠后期乳头触地磨擦,加之母猪分娩后,泌乳不足,仔猪抢奶,咬伤乳头后,继发细菌感染,即可引发乳房炎症。

3.2 预防措施

3.2.1 科学补饲,看膘投料 哺乳期母猪补料要根据母猪膘情体况、泌乳状况及仔猪大小、数量等灵活掌握。通过饲喂量的增减,使母猪达到适中体况。分娩后,不宜过早补料,更不宜补喂过量高蛋白质饲料;对已发生泌乳性过剩的母猪,要及时适量添加粗饲料。后期仔猪个体渐大,母猪泌乳量不足时,则应及时补料。

3.2.2 营养调控 维生素是母猪日粮中必须补充的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E对母猪乳房炎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具有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等作用,应适量补饲。

3.2.3 注意环境消毒 饲养妊娠母猪,一定要保持母猪圈舍通风干燥,清洁卫生。消毒能杀灭环境中的病原菌,从而减少猪群感染疫病的机会。母猪分娩后可用0.1%高锰酸钾对乳房进行消毒。仔猪出生后应尽早哺喂初乳,固定乳头,避免因发生抢奶咬伤乳头。

3.3 治疗方法

3.3.1 西药疗法 一旦发现母猪患乳房炎或无乳症,应尽快连续3~5d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在一侧注射,磺胺类药物+甲氧苄氨嘧啶在另一侧注射。

3.3.2 热敷疗法 对患有硬结、红肿的非化脓性乳房炎,可用毛巾或纱布等浸上38~42℃药液,热敷于患病乳房,每次30~60min,每日2~3次。常用的药液有1%~3%醋酸铅溶液等。

3.3.3 乳房按摩 按摩可使母猪乳房中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及时排出,减少炎性物对乳腺组织的刺激。按摩乳房一般应自上而下轻缓进行,切忌强力粗暴地揉、捏、压、搓。如果母猪已患有出血性乳房炎时则应严禁乳房按摩。

2017-04-12

S828.4

C

1005-7307(2017)04-0021-002

猜你喜欢

产仔数受胎率公猪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不同胎次和产仔季节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及窝产仔数分布研究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提高牛人工授精覆盖面的试验研究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疫病有哪些
提高母牛受胎率有啥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