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医尖滋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应用

2017-01-15周拉友艾智青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输液器藏医药液

周拉友 艾智青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藏医尖滋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应用

周拉友 艾智青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藏医尖滋; 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时伴黏液、脓血。慢性肠炎属于藏医学的肠道内“隆”偏盛范畴。

1 病因和分类

藏医学认为慢性腹泻起初是由饮食和行为不当引起肠道内三因失调而形成的,后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治疗不当引起长期性或反复性的发作而肠道内的“隆”偏盛,最后形成慢性肠炎。

2 临床症状

小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多位于脐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剧,无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浅,次数可多可少;结肠病变引起腹泻的特点是腹部不适,位于腹部两侧或下腹,常于便后缓解或减轻,排便次数多且急,粪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肠病变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因导致腹泻的病因不同,伴随症状各异,例如发热、消瘦、腹部包块等。

3 藏医尖滋疗法简介

藏医尖滋疗法用药末加入酥油或肉汤制成药液,注入肛门灌肠60~80ml,这时量不能过多,需要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要长一些,一般晚上睡前进行此疗法。采用传统藏医特色疗法,发挥藏医优势,将已配制的五味石榴散10g和十五味黑药散10g、熊胆1g等药末加入酥油或肉汤煎成药液中即可。

4 技术操作及疗程

4.1 操作前准备:①将1剂藏药浓煎60~80ml备用。②一次性输液器1具,石蜡油或润滑油少许。③灌肠前要排空大、小便,以减轻腹压及清洁肠道。

4.2 操作方法:取右侧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静脉输液方法,连接好输液器,排出气体,输液器剪去针头,未端涂上少量润滑油,缓慢的从肛门插入直肠10~15cm, 将药液缓慢滴入。药液温度以37℃~39℃为宜,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待灌完后,尽量卧床休息。每次保留药液时间要在4小时以上。每次灌入药量要因人而宜,成人为一般为60~80ml。其目的是保留灌入药液,起到肛肠局部或全身性治疗作用,并且具有驱除脉病,止泻,祛风,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缓解患者腹泻、腹痛、腹胀、便血或便秘等作用。

5 讨论

藏医尖滋疗法使用方便,有驱除脉病、止泻、止痛、止血、消炎、通便、活血化瘀等作用。目前,国内有很多种治疗慢性腹泻的药物疗法,口服吸收慢,有些药物虽有效,却副作用大、病程长,很多患者中途放弃或无法接受。但是慢性腹泻反复迁延不愈,特别是慢性阿米巴痢疾、肠结核引起腹泻,本科室针对这种情况特别研制藏医尖滋疗法使用观察后,发现此种疗法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血管丰富的肠道,药物吸收快,药物可直接渗入创面,去腐生肌,愈合快且疗效确切,疗程短,副作用少。并且藏医尖滋疗法治疗慢性腹泻操作技术简单方便,价格低廉,深受众多患者的青睐。与当前同类药物相比,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1]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3.

[2]云丹加措.藏医临床札记[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6.4

[3]土旦次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 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9.11

2016年10月18日收稿

R291.4

B

1006-6810(2017)03-0008-01

猜你喜欢

输液器藏医药液
基于藏医经典古籍《四部医典》的文献传承发展研究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输液器的秘密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藏医临床课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