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

2017-01-14刘煜梁琛张建海

中国猪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猪场养殖户生猪

刘煜 梁琛 张建海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生猪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

刘煜 梁琛 张建海*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自2016年开始,生猪产业“互联网+”拥有来自市场回暖和政策支持的两大优势,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IT技术)与生猪产业的进一步融合,畜牧业企业构建了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并建立了软件管理猪场的养殖新模式,同时推出金融服务,快速提升了生猪产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水平。本文对生猪产业“互联网+”的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生猪产业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简要分析,笔者尤其对自媒体和金融行业的加入持有保守性的看法。

生猪产业;互联网+;自媒体;征信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行业不断融合,生猪产业“互联网+”就是这个时代下的新兴产业。该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与传统生猪产业的跨界融合,通过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分析,直接或间接提升了生猪产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最终可构建出物联化和智能化的现代畜牧业模式[1]。

相比于2015年生猪产业与信息技术磨合时间较短和生猪市场不景气的境遇,目前生猪产业“互联网+”拥有更多优势,如在生猪市场方面,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2016年国内猪肉平均价格约为29.32元/kg,与2015年均值相比涨幅为19.43%,与近五年均值相比涨幅为17.14%[2],因此目前畜牧业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猪场管理开发和电商平台的建设。

最突出的优势是当前国家对“互联网+”高度重视,农业部重视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为推动信息技术在生猪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2016年1月11日,农业部出台《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计划在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等10省(区、市)开展农业电子商务试点;2016年4月22日,农业部出台《“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构建生产、加工和监管的综合信息数据平台,大力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控系统[3];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关于推进农村电商发展的条例,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4]。

1 生猪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1.1 猪业咨询向自媒体转变

自媒体已经成为猪业新媒体的一类代表,随着中国网络的用户增多,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原创性程度高并贴近人们生活的自媒体展现出强劲的活力。猪业“互联网+”资讯平台也已随着手机用户需求改变,开始向以微信、微博、贴吧等为载体的自媒体转变。在这些新媒体的涌现下,传播方式开始由单向、硬性的专业传播,向交互式、多元化的公众传播转变。由于自媒体信息传播更为快速,养殖散户能及时把握各种猪业信息,当养殖户体会到自媒体的意义,又将反作用于自媒体的发展,养猪业的信息不对称时代已经基本结束。

1.2 农牧业电商平台快速发展

农牧企业开始寻求突破和发展。在传统的生猪行业,产业链的各环节中提升效率最艰难的环节是农资购买和生猪销售,农资市场易受人为和自然的影响,生猪销售过程中流通环节多,常常导致交易效率低下。2014年建立国家级活猪销售的电商平台——国家生猪市场,2016年2月开始发力,业务推广到全国,目前在28个省实现跨省调运。在国家级电商平台的带头下,当前有众多的传统农牧企业依托互联网搭建了电商平台,以提升产业交易效率,掌控产业渠道[1]。如雏鹰农牧的新融农牧、猪e网的猪易商城、雨润集团的汇通农牧等。

1.3 大型猪场的软件管理模式

在互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的协助之下,抢先发展的大型猪场开始实行软件管理模式,在环境监控、疫病诊断、生产管理、精细饲喂、销售管理等不同方面展现出不俗的优势,猪场管理软件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整合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数据,为猪场提供了新颖并可靠的生产管控方式,由此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例如,种猪育种过程中,种猪自动测定系统是掌握种猪性能数据的重要系统,该系统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对种猪基因筛选的一个重要设备,主要功能是对猪栏中的个体种猪采食量及体重进行实时跟踪、测定、记录、计算、统计与生成报告,为种猪品质分析提供可靠数据。在其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IT技术产品有:安佑集团的“安佑云”平台、农信互联的“猪联网”以及和谐阳光的“猪场ERP”等[5]。

2 生猪产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2.1 个体养殖户迎来新的机遇

近年来,养殖行业对个体养殖户很不友好,往往一场疫情突袭或行业突变对这类养殖户的打击就是毁灭性的,现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给个体养殖户带来了自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的信息对称和交易对称给个体养殖户带来新的机遇。从厂家直接购买产品,从自媒体直接获取最新咨讯,享受与规模猪场同样的采购成本和行业资讯,个体养殖户拥有了新的竞争力量;同时,电子商务交易使价格透明、质量透明、服务透明,让个体养殖户可以轻松购买到更加优质的产品。

2.2 更多新模式将加入竞争

在2017年,将会有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模式加入生猪产业,而那些能率先洞察用户需求,尤其是针对消费者个体需求的新模式,将掌握市场主动权。服务型电商平台已在普及,反观传统经销商依赖产业链的信息不对称、赚取中间差价的盈利模式优势不断减弱,必将受到很大冲击,这类经销商依托于自身的优势,转型为服务商,提供仓储、配送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可能是较好的选择;随着云计算在畜牧业的渗透,“互联网+”在生物安全、疫病防控方面或将有新的建树;金融服务行业在生猪产业全链条中的不同环节中实现场景化,对养殖户实行自动化和场景化金融服务,在生猪产业拥有强劲的竞争力[6]。

2.3 生猪产业“互联网+”行业规范化

生猪产业“互联网+”在涉及更多行业的同时,如何建立构建稳定长久的电子商务平台,无缝链接行业内外部产业链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当畜牧业企业涉足生猪产业“互联网+”时,在这样一个新生的系统内,寻求生猪产业的规范化,把发展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作为目标,这样才是我国生猪产业各个主体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

3 生猪产业“互联网+”面临的挑战

3.1 依托于自媒体的微商咨讯不稳定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直播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不断吸引着手机用户,每个自媒体开始有了自己的忠实用户,对于生猪产业的自媒体同样如此。自媒体诞生初始为无功利性的资讯普及,而现在依托于自媒体的微商已经有了明显的利益性,这类自媒体对生猪产业发表的言论很可能存在诱导性,以至于误导养殖户,这将对生猪产业的媒体同行产生不利影响。

3.2 我国金融征信体系不完善

凡是涉及到“互联网+”的行业大都对金融行业展开了双臂,同样的,金融行业和生猪产业的融合也得到畜牧业企业的支持,不过,金融业的快速融入也有其弊端。例如,金融征信体系这一环节,随着互联网产品在生猪产业的普及,中小企业和养殖户有机会通过大数据进行资信评估信息征集、风险管理控制评级,通过云服务公司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了解,再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最后针对生猪生产、管理、交易各个环节推出相应的金融服务。理想状态下,这种融合是良性的,但是,农业以及牧业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同时我国关于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缺乏整体宏观视角,缺少与理论配套的措施,操作性不强[5],所以当中小企业涉足金融行业时,将承担一定的风险。从总体来看,“互联网+”为猪业内外带来的气息是积极的,比如,更加快速的交互式信息交流,使产业链上下游直接进行信息沟通;取消中间环节的销售渠道,同时降低了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促进上游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资源配置;金融服务行业的资金融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IT技术不断创新,不断改变生猪行业的运行方式,“互联网+”将促使整个生猪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谢杰,李鹏,包荣成.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互联网+”畜牧业模式的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 2016(10):43-48.

[2]于梦影.2016年生猪市场回顾及2017年展望[J].饲料广角,2017(2):21-2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Z].2016-05-10.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Z].2016-12-31.

[5]乐冬,杨海变,柏丹霞,等.浅析我国互联网+猪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中国猪业,2015(12):16-18.

[6]梁春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征信,2015(2):56-60.

F326.33

A

1673-4645(2017)05-0042-03

2017-03-18

刘煜,男,汉族,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张建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兽医学方向的研究工作,E-m ail:jianhaiz@163.com

猜你喜欢

猪场养殖户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