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鹅瘟科学防治

2017-01-14娄建宝吉林省敦化市乡镇兽医工作总站1337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种鹅小鹅雏鹅

娄建宝(吉林省敦化市乡镇兽医工作总站 133700)

小鹅瘟科学防治

娄建宝(吉林省敦化市乡镇兽医工作总站 133700)

小鹅瘟是由一种细小病毒引发的雏鹅急性败血型传染病,4~20日龄的小鹅易感性最强,发病比较急,死亡率高,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成龄鹅感染无临床症状,但经卵可将病毒传至下一代。本文介绍发展养鹅必须做好的小鹅瘟防治措施并结合病例谈了治疗心得。

小鹅瘟;症状;病理变化;血清;疫苗;防治;预防

2016年7月7日和2016年的7月12日,我们处理了两起小鹅瘟疫情。一个是江南镇民主村于某某1周龄左右的雏鹅,另一起是江南镇安乐村高某某家20日龄的雏鹅。都是刚购进几天后开始发病,由于发现及时,诊断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现综合这两起小鹅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经验等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

日龄小的发病急,病情比较重,大的症状缓和一些。急性病例看不到前期的临床症状,发现时小鹅就已衰弱卧地不能活动或抽搐,两脚乱划,不久死亡。症状缓和的表现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的稀粪便,精神不振,食欲不强或想吃而不吃,饮水增加,有时口腔内有水流出,消瘦,喙端色泽变暗,严重的两脚跛行或麻痹,站立不稳,抽搐。日龄大的小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蔫,腹泻排灰白色粪便,消瘦。

2 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病例只见肠道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其他无明显变化。特征性病变表现在小肠段有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肠黏膜坏死增生,脱落。严重的炎性产物形成栓子,阻塞肠管,阻塞物为黄色或灰白色。有的病鹅盲肠后段外观膨大,发硬,类似香肠。

3 防治措施

认真观察鹅群状态,发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立即挑出,单独隔离开来,分批次集中扑杀并进行深埋处理,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物并进行堆积发酵(病鹅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饲养场地、用具、周围环境用稀戊二醛和聚维酮碘(交叉使用)进行全面消毒。对全群健康的和假定健康的雏鹅,用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颈部皮下注射,没有临床症状的0.5~1ml(根据雏鹅的大小),对已经有临床症状的雏鹅皮下注射2~3ml,严重的隔天再注射一次。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可溶性粉和阿莫西林粉,连续使用5d。对于用药后症状没有缓解的雏鹅还是采取扑杀后无害化处理的措施。

4 长效预防措施

4.1 种鹅实施有计划的免疫

孵化场的种鹅在留种前1个月做第一次疫苗接种,2周以后加强一次免疫,二次免疫15d后留种蛋。这样的种鹅3~5个月内所产后代能够抵抗感染。

4.2 商品雏免疫

饲养商品雏鹅的养殖户要想减少发病风险,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尽量减少发病或不发病。根据雏鹅不同情况采取不一样的预防措施:来源于正规的,管理完善的,对种鹅已实施免疫鹅场的鹅雏可以不用实施小鹅瘟疫苗注射,在7~10日龄时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0.5~1ml/只,即可防止小鹅瘟的发病;来源于管理水平不是很高,种鹅没有实施小鹅瘟疫苗免疫注射的鹅雏应采取免疫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或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的保护措施,暨雏鹅在出壳后即可皮下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一般一次即可)或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按规定的计量皮下注射,7~10d后再注射一次;来源不明无法确定是否免疫的雏鹅,一律采取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的方法来预防小鹅瘟发病,另外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可容性粉提高免疫力。

4.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控制好鹅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及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

5 防治体会

敦化市冬季有吃大鹅的饮食风俗,因此产生了不少饲养商品鹅的养殖户,一般采取春、夏季进雏,秋末出栏的饲养方式。养殖量从100~1000只不等,这样的养殖户雏鹅来源各不相同,在小鹅瘟防治上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有的打疫苗预防有的用高免血清预防。但不论哪种方式都是没有确切的依据。理想的预防应是在引进雏鹅后进行小鹅瘟抗体实验室检测,根据抗体的水平来制定防治措施。目前养殖户没有这种科学的意识,为保险起见,一律采取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的方法来预防小鹅瘟的发病,另外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可容性粉提高免疫力,因此,防治成本增加。我们应引导养殖户选择正规的孵化场(这些场应该管理到位、防疫切实)进雏,结合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小鹅瘟的科学防治。

娄建宝,男,大学本科,高级兽医师,研究方向:基层动物疫病防治。

猜你喜欢

种鹅小鹅雏鹅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痛风“三步五防”更有效
二十年后,暖心归来
瘸腿小鹅
浅谈雏鹅养殖关键技术措施
影响种鹅产蛋量的因素
浅谈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雏鹅育雏前的准备工作与育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