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综合防控措施

2017-01-14龙雪梅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布病犊牛结核病

龙雪梅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农业和畜牧局620300)

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综合防控措施

龙雪梅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农业和畜牧局620300)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急速发展,除品种和管理因素外,奶牛疾病严重制约奶业的发展,并且严重威胁公共健康。在各种奶牛传染病中,布病和结核病危害最为严重,结合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经验,就两病综合防控措施作出简要探讨,为养殖业的有序、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奶牛;布病;结核病;防控措施

1 两病的危害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造成生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损伤。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以肺、乳房、肠结核为主。布病和结核病(简称两病,下同)均为人畜共患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1.1 两病对奶业的危害

两病对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扑杀阳性牛对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两病严重影响人们对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也极大制约奶业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1.2 两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两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反复发作,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人患布病或者结核病的比率在上升,两病严重威胁畜牧业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

2 两病综合防控措施

2.1 加强宣传,提高从业者防护意识

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深入宣传两病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控技术等科普知识,提高畜牧从业者防病、治病和自我防护意识。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要戴口罩、手套、眼罩,穿防护服,做好个人消毒,严禁在工作期间进食、抽烟、打电话等,加强针头、血样、试管等设备器材的管理,使用后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每年定期进行1~2次体检,发现有两病患者应及时调离岗位并进行治疗。

2.2 加强引种管理,杜绝两病流入

少引进或不引进后备牛,坚持自繁自养,对引进的后备牛或精液、胚胎应符合 《动物防疫法》、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等有关规定,宜优先考虑从获得农业部净化评估认证的奶牛场引种,引入奶牛严格执行到达报告和隔离观察制度,隔离观察45d,经口蹄疫、布病、结核病检测合格后方可混群。

2.3 加强消毒灭源,做好净化工作

做好区域内病畜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消毒工作,建立日常消毒和紧急消毒制度,做好人员、车辆、物质进入场区和生产区的消毒工作。工作人员进入场区应更衣和紫外消毒;场区和牛舍可2~4%的火碱消毒;生产用具和带牛环境用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消毒;被污染的饲料和垫料可采取深埋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粪便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方式,以及其他相应的有效消毒方式。

2.4 定期监测,扑杀淘汰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年对区域内的奶牛进行2~4次全覆盖监测,确诊阳性个体,立即扑杀处理,减少病牛或带菌牛在场内传播病源,切断传染源。对于牛结核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或r-干扰素检测方法进行检疫,犊牛群以皮内注射的方法进行检疫,于出生后20~30d进行第一次检疫,100~120d进行第二次检疫,6月龄进行第3次检疫。对于奶牛布病可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奶夜PCR、奶液ELISA等方法进行大规模初筛,试管凝集实验进一步确诊,保证高准确率。

2.5 合理免疫,防患未然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两病发病率高的地方开展免疫和监测扑杀的方式进行净化,3~6月龄的母犊牛即可接种3x108~3x109的S19疫苗,免疫后的犊牛发育到产奶期其抗体滴度已降至很低,此时若发生感染,则可通过竞争ELISA加以区分疫苗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牛结核病尚无可使用的疫苗,只能采取发现一头阳性,扑杀一头的方式处理。

2.6 建立档案标识,追踪溯源

建立阳性动物种群和净化种群的标识和疫病追溯体系,实现从畜禽出生到屠宰各环节一体化全程追踪监管,有力地限制了阳性动物的转移,建立奶牛档案,包括引种、免疫、扑杀、饲养、消毒、无害化处理、卖出等信息,严厉打击并处罚非法转移和买卖病畜的行为。

猜你喜欢

布病犊牛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初生犊牛喂初乳注意事项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