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应激对生猪危害与应对措施

2017-01-14李金容张鹏赵磊鲁必均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渝北区圈舍猪只

李金容 张鹏 赵磊 鲁必均

(1,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401120;2,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局 404300;3,重庆市城口县农业委员会 405900;4,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401120)

热应激对生猪危害与应对措施

李金容1张鹏2赵磊3鲁必均4

(1,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401120;2,重庆市忠县畜牧兽医局 404300;3,重庆市城口县农业委员会 405900;4,重庆市渝北区畜牧水产站 401120)

当环境温度持续升高,人或者动物的散热能力受阻,自身体温调节不能有效维持体内热平衡时,机体将产生一系列反应,进而影响人或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这就是所谓的热应激反应。生猪汗腺不发达,不能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在炎热的夏季很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严重影响生猪健康和生产性能,导致养殖效益降低。文中探讨热应激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热应激;危害与应对;探讨

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汁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高温条件下猪很容易产生热应激反应。饲养实践证明,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4℃,生长育肥猪为15~25℃,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由此可见,猪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对热应激的敏感性也随体重增加而上升,因此,本文不针对仔猪作讨论。

1 热应激对猪只的危害

长期生活在高温下的猪,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会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起热应激。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量增加,活动减少,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严重者出现喘气,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种猪繁殖性能下降

公猪遭受热应激后性欲变差,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导致受胎率降低。母猪遭受热应激后,后备母猪性发育缓慢,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经产母猪卵巢机能减退,断奶后发情晚,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流产发生率上升,妊娠末期死胎数增加;分娩母猪产程时间延长,死胎数增加,子宫复原推迟、产后发情推迟,分娩后容易出现产后三联症,以至于母猪淘汰率增加。

1.2 育肥猪生长受阻,养殖效益低下

育肥猪在遭受热应激时,内分泌异常,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紊乱,胃肠蠕动减慢,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食量减少,营养根本跟不上,生长受阻。有资料显示:当气温从25℃每上升1℃时,肥育猪采食量减少0.1~0.35kg/d,日增重减少15~40g/d。

1.3 热应激造成猪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发病率增高

热应激破坏猪体温调节平衡,降低机体免疫力,造成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抵抗力及肝脏解毒功能减弱,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在猪群健康状况不良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疾病爆发的风险大大增加,如附红体病、弓形虫病等夏季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就是这一原因。

2 热应激的应对措施

应对热应激的基本原则是尽量降低热应激的负面影响,减少其带来的损失。

2.1 强化饲养管理,减少热应激的影响

2.1.1 降低饲养密度

根据猪只大小,调整饲养密度减少热应激刺激。提供干净、充足的清凉饮水,抑制猪体温升高,实践经验表明,当气温超过34℃时,适量添加VC、VE、胆碱等抗应激药物有助于减少热应激刺激。

2.1.2 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适当提高饲料营养浓度

早上饲喂时间调至7点,下午饲喂时间推后到6点,夜间可以加喂一次,避免高温时段喂料,高温条件下,由于采食量降低,势必造成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对饲料配方做调整十分必要,适当降低高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油脂容积小,净能值高,体增热少是高温条件下猪理想的能量来源,可在饲料中添加5%以内的油脂。热应激状态下猪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增加饲料中蛋白含量,以满足猪只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按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500mg的VC和200mg的VE能有效提高猪只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

2.1.3 加强日常管理

重庆的夏季是典型高温高湿天气,病原微生物繁殖极快,稍有不慎,猪只会引发疾病。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清扫粪便和清除各种生产生活垃圾,保持圈舍及养殖场内环境清洁卫生,消除各类病原微生物繁殖和蚊蝇滋生的基本环境,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按计划实施消毒,把各类病原微生物和蚊蝇消灭扼杀在萌芽中,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2.2 选择合适圈舍并添加辅助降温度设施

一是选择坐北朝南地势高且干燥通风良好的圈舍,在圈舍屋顶搭架遮阳棚(网),窗户上搭建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屋顶喷淋降温;二是增加地窗面积,甚至安装排风设备,提高舍内通风速度,加快散热速度,从而达到降低温度,据试验数据证明,在高温季节,圈舍内的风速达到0.5~1m/s时,圈舍内的温度可降低2~3℃;三是对有条件的养殖场安装圈舍采用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据笔者对渝北区辖区内有该降温系统的养殖场的测定显示,该系统可降低栏舍内温度3~6℃,并可改善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条件;四是在圈舍周围种植爬山虎、葡萄等蔓藤类植物和高大乔木,这些植物在不仅仅生长过程中吸收热量,其茂密的叶子对圈舍墙体和屋顶都有遮阴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舍内温度。

总之,在防治猪只热应激的过程中,要考虑猪场自身实际情况,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无论是自然造成还是人为发生的,猪场工作人员都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给猪只生长和生产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最大程度的挖掘猪的生产潜力,使之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渝北区圈舍猪只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未雨绸缪快响应 多措并举固防控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全方位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渝北区中医院参加第二届心肺复苏急救全国技能大赛获佳绩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如果我有剪刀手?
我是一个“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