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原因分析

2017-01-14杨晓茹宋建峰陕西省大荔县畜牧兽医局7151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免疫抗体效价牲畜

杨晓茹 宋建峰(陕西省大荔县畜牧兽医局 715100)

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原因分析

杨晓茹 宋建峰(陕西省大荔县畜牧兽医局 715100)

动物免疫抗体水平高低是检测动物防疫质量效果的有效途径,及时了解掌握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为消除动物疫病隐患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大荔县在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工作中,存在个别单病种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达不到农业部要求的动物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通过对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养殖场(户)认真调查,总结分析,造成动物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主要原因

1.1 疫苗保存不规范

在疫苗保存过程中,一是没有严格按照疫苗保存说明(冷藏疫苗在2~8℃、冷冻疫苗在-15℃以下)保存疫苗,超出规定保存温度界限;二是基层畜牧兽医站所在辖区电力供应紧张(夏季),停电次数较多,时间较长,导致疫苗反复冻融,造成疫苗效价出现问题;三是不能按照疫苗保存使用说明进行保存,把冷冻疫苗在冷藏中保存,冷藏疫苗在冷冻中保存,导致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

疫苗运输环节出现问题,不能严格按照疫苗保存要求进行运输。县、镇两级疫苗运输没有采用冷藏车,镇、村两级运输疫苗未放置冰块,运输时间过长等原因,都能导致疫苗效价降低。

1.2 防疫操作不规范

剂量不足:在防疫过程中没有按照疫苗说明进行操作,免疫剂量小于疫苗说明中要求的剂量。

操作有误:在防疫过程中存在疫苗开启后当天未使用完,后面仍接着使用,达不到免疫效果,违反免疫操作技术规范要求;在进行注苗时,未能在规定温度、规定时间内用完疫苗,都会导致动物免疫后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

部位不准:免疫注射部位不准确,因保定牲畜不牢靠,注射中牲畜挣扎躲避,致使部位不准、剂量不足;在防疫中,对已经注射过疫苗的个体标记不及时、不准确,导致个别牲畜没有注射疫苗;没有严格按照疫苗注射(肌肉、皮内、皮下)要求进行注射,免疫效果不理想。

1.3 防疫监督不到位

在防疫过程中,基层防疫人员监督不到位,对防疫员的防疫情况和养殖场新补栏情况底子不清,存在漏防和病种免疫不全情况,导致抗体监测结果不合格。由于技术手段落后,缺少必备的仪器设备,加之没有详细询问畜主整个养殖场的状况(精神、采食、用药等),仅凭肉眼、感观、经验判定牲畜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没有能力剔除亚健康的牲畜,导致免疫应答不确实,免疫效果不理想。

2 应对措施

2.1 加强疫苗运输、贮藏环节的管理

加大基层防疫人员疫苗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力度,做好防疫过程中疫苗保管使用,坚持每天如实监测疫苗保存温度,做好记录。如遇突发停电,立即启动应急发电设备,防止因反复升温、冻融造成疫苗效价降低或失效引起免疫失败。

2.2 规范防疫操作过程

在防疫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免疫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把握保定牢、消毒严、剂量足、部位准、操作稳等关键环节,确保免疫效果和质量。

2.3 加强防疫监管工作

在防疫工作中,基层防疫人员要深入一线,监督指导村级防疫员按照防疫各项要求做好防疫工作。同时,购置远红外线测温仪等必备的仪器设备,增强技术手段,使防疫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4 摸清底子

基层防疫人员要随时准确掌握动物免疫、生产、用药等情况,保证免疫抗体水平达标,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猜你喜欢

免疫抗体效价牲畜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价值
2017—2021 年湖南省规模养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
2021年上半年凉山州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的评估与分析
20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牲畜改良工作初探
O型血孕妇产前不规则抗体效价与ABO型新生儿溶血症关系研究
黔南州2018-2020年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检测与分析
深圳地区10~40周岁健康人群血清抗A(B)IgG抗体效价参考区间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交换牲畜
2019 年平顶山市主要猪病免疫抗体水平分析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