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免疫时机选择

2017-01-14沈润峰沈润荣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母源毒株哺乳

沈润峰 沈润荣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畜牧兽医站134102)

动物免疫时机选择

沈润峰 沈润荣

(吉林省通化县二密镇畜牧兽医站134102)

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尤其对病情重、传播快而且至今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烈性传染病,免疫是最有效、最经济防制措施。但在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虽然对动物进行某种疫病免疫,但仍然会发生该病,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究其原因,免疫时机错误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免疫时机主要与下列因素相关。

(1)免疫要根据当地流行的疫病种类、流行季节及该疫病免疫后产生免疫力快慢、有效免疫期长短等来选择科学的免疫时机。由于活苗免疫后产生有效免疫力快,约需1周时间,而灭活苗产生免疫力慢,约4周才能产生,所以应在该疫病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左右做好该病的免疫,以确保在该疫病流行时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避免因免疫过晚或过早造成机体在该疫病流行时出现免疫空白期。

(2)免疫要根据动物体内抗体效价高低选择科学免疫时机和免疫程序。应在抗体效价接近临界点时及时进行免疫,以确保动物体内抗体含量在该疫病流行期内始终保持在有效范围内。

(3)免疫要根据动物机体的健康状况和机体的免疫机能是否健全来选择合理的免疫时机。应在动物机体健康、免疫机能健全时才适宜免疫,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避免动物发病时特别是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疾病时进行免疫,以免造成免疫效果差和加重病情。要避免动物在断奶、转群、气候突变、长途运输等产生应激时进行免疫,以免影响免疫效果和加重应激反应。刚出生的动物由于免疫机能尚未健全以及母源抗体的影响所以不宜过早免疫。

(4)免疫要根据免疫所保护的对象选择科学免疫时机。为防止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的疫病(如细小病毒病、乙脑等)在怀孕时由母体传给胎儿,保护母体内胎儿的安全,应在母猪配种前1~2月进行免疫,这样充足的母源抗体可保护胎儿的全程;为防止哺乳仔猪患某些疫病(如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保护哺乳仔猪安全,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应在母猪产前4周进行免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应在产前40d和10d两次免疫,通过充足的母源抗体来保护哺乳仔猪;保护从哺乳至出栏的猪安全,当口蹄疫、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圆环病毒病等病的母源抗体合格率降到70%时,对哺乳仔猪进行首免,然后间隔4周在仔猪断奶后再强化免疫一次,这样可保护仔猪从哺乳至出栏的安全;同时保护母猪、胎儿、仔猪的安全,如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等疫病要每年定期对母猪免疫3~4次,这样可确保母猪、胎儿、哺乳仔猪在各阶段体内均保持较高的母源抗体,防止该疫病的发生。

(5)据免疫的目的选择科学免疫时机。平时的预防性免疫要在动物健康、疫病流行前进行,发生疫情时要对未发病的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紧急免疫时要从安全区到受威胁区再到疫区依次进行,紧急免疫的疫苗要毒力弱、应激小、安全性高、产生免疫力快,一般选用弱毒苗并加大免疫剂量;制作疫苗毒株要用同源毒株或交叉保护毒株,最好用与当地流行同一类型毒株,这样免疫效果好。

猜你喜欢

母源毒株哺乳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会哺乳的树
绵羊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H5、H7亚型禽流感母源抗体对蛋雏鸡首免日龄的影响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滑液囊支原体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