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牧结合型生态技术模式分析

2017-01-14潘华彪叶军林浙江省遂昌县畜牧兽医局3233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种养鸭子稻田

潘华彪 叶军林(浙江省遂昌县畜牧兽医局 323300)

农牧结合型生态技术模式分析

潘华彪 叶军林(浙江省遂昌县畜牧兽医局 323300)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良好发展。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通过有效应用此种农业技术模式,可有效应用农业资源,良好进行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利于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分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着重分析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模式

1 生态循环农业及其发展现状的分析

1.1 生态循环农业

所谓生态循环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通过对现代化科技手段及管理手段的合理运用,实现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者相互统一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模式。回顾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确定生态循环农业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所以为生态循环农业造势,积极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1]。

1.2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生态循环农业良好发展能改善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对当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予以分析,确定其发展状态不佳,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农业生产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扶持,资金支持不充沛的情况时有发生,难以支撑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与推进;农业生产方面人地矛盾突出,使得农业生产具有规模小、分散性大的特点,致使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不高。

2 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

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循环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等优势,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应当积极推广应用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2.1 稻—鸭共育的生态技术模式

稻鸭共育是一项不需要使用除草剂而农药施用量又少的低成本生态农业技术。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稻田栽种不久后将一定数量的鸭投放到稻田中,鸭子能以杂草为食,饮用稻田中的水良好生长,而鸭子的粪便作为稻田肥料,且鸭子能够将稻田中杂草、害虫清除,促使水稻良好生长,另外鸭子在田间游走还能带动水稻摆动,促使水稻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增强。当然,要想使此项生态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注意控制鸭子数量,避免鸭子过多破坏稻田;避免鸭子过少不能充分发挥除草、除虫效果。

2.2 果园—鸡共生的生态技术模式

科学、合理的应用果园-鸡共存的生态技术模式,能够实现养鸡、果园双获利的目的。这是因为果园-鸡共存的生态技术模式的实施是将鸡置于果园内放养,为鸡提供自然饲料,如草籽和嫩草,鸡自由采食,饲养员适当补料,保证食料供应充足;果园内空气清新、水源清洁,降低鸡病传染程度,利于促使鸡良好生长。而将鸡放养在果园内也有利于促进果树良好生长,这是因为鸡频繁在果园内走动和采食嫩草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如此果树能够吸取到充足的养分,良好生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给果树喷洒农药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鸡,避免给鸡带来负面影响,如中毒。

2.3 畜—沼—菜的生态技术模式

依据农牧配套种养结合以及生态循环原理,提出的畜-沼-菜的生态技术模式同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利于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当然要想使畜-沼-菜的生态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作用,在具体应用此生态技术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畜牧养殖场所,良好的养殖牲畜;按照技术标准来建设多个沼气池,轮换使用沼气池进行牲畜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可用于牲畜养殖场、果蔬种植大棚的照明、取暖等,而沼液、沼渣则可以作为果蔬生产种植的天然肥料,良好的促使果蔬种植。

3 结束语

基于本文分析,确定稻-鸭共育的生态技术模式、果园-鸡共生的生态技术模式、畜-沼-菜的生态技术模式等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之际应当积极推广应用,利于改善农业现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高深,马国胜,陈娟,等.农牧配套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4(1):307-309.

猜你喜欢

种养鸭子稻田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稻田摸鱼记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稻田里的稻草人
鸭子
一头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