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护理提高慢阻肺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研究

2017-01-12王淑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
关键词:依从性用药康复

王淑敏

(大安市长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大安 131300)

社区护理提高慢阻肺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研究

王淑敏

(大安市长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大安 131300)

社区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治疗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简称,是东北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老年患者居多。这种疾病以呼吸困难和反复咳嗽为主要症状,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大多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采取积极治疗同时,更应重视患者居家治疗的社区护理,促使患者病情恢复,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为此,笔者选择近年来到我中心门诊诊治的52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社区护理组,观察并分析常规护理与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近年来到我中心门诊诊治的52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2]。

研究对象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在43~78岁,中位年龄为63岁;病程在8~25年,中位病程为11.5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社区护理组各26例患者,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社区护理组患者采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社区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所以,护士要给予患者关怀和体贴,运用沟通艺术和技巧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疏导,尽可能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口腔护理。由于患者有气道阻塞和通气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有缺氧现象。所以患者一般采用张口呼吸的方式获得足够的氧需,口腔比较干燥,加之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极易引发口腔感染的发生。所以,社区护士要叮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至少3次,咳嗽以后要立即漱口,并教会患者口腔护理的基本技能。

饮食护理。要告知患者多摄入肉类和大豆类等优质优质蛋白,多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满足机体需求。食物应清淡少盐,尽量避免进食冰冷辛辣食物,降低食物刺激患者气管。

康复护理。社区护士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指导其进行相应的康复活动。要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有氧运动,不断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同时训练患者呼吸机功能康复,采取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为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要指导患者完成做保健操、上下楼梯或者步行,协助患者恢复体力。

1.3 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判定采用Morisy评分标准[3]。包括合理饮食、坚持氧疗、用药依从性和情绪稳定4项评价项目,其中用药依从性分值越低越好,其余三项分值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设调查表完成,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组内观察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治疗依从性项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评分平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完成;护理满意度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护理满意情况和总满意度的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完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目的评分均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组别 合理饮食 坚持氧疗 用药依从性 情绪稳定对照组 21.52±2.87 22.03±3.21 1.46±0.58 19.92±2.07社区护理组 14.87±2.79 13.42±3.17 3.41±0.62 12.07±1.98 t 8.47 9.73 11.71 13.97 P<0.01 <0.01 <0.01 <0.01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护理组合理饮食、坚持氧疗、用药依从性和情绪稳定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2例,一般满意6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度为69.23%;社区护理组患者中,满意17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2.3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的比较

假设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c=1.91,P>0.05),统计量在临界值附近,应扩大样本含量继续观察;两组患者总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社区护理组优于对照组。

3 讨 论

慢阻肺的共同特点是气道阻塞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期临床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做好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积极给予社区综合护理干预。

要指导患者加强膈肌运动,即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吸气和呼气时分别鼓起和内收腹部,10~15分钟/次,每日在2~3次或以上,这样可以增大膈肌运动幅度,增加肺泡通气量,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要指导患者缩唇呼吸。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与呼的比例为1∶(2~3),尽量呼出肺内气体,可缓慢降低气道呼气气流压力,避免过早闭合小气道和过多的气体在肺内滞留,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控制呼吸道感染。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遵医嘱用药并做好用药护理工作,控制呼吸道炎症,以免加重病情。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应用口服祛痰剂,使痰液变得稀薄易咯出。亦或采用蒸汽吸入的方法给药,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遵医嘱应用口服或气雾剂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舒张支气管,畅通呼吸道。缺氧者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可缓解缺氧性小动脉痉挛,减轻心脏负担,提高运动耐量,改善体质,预防和延缓肺心病的发生。

社区护士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指导患者做好自我护理和自我监控管理,掌握病情观察的技能,调节自身的行为和情绪,主动配合治疗措施的贯彻落实,督促患者及其家属监督用药,使其认识到不良行为不利于疾病的康复。通过上述综合社区护理干预,稳定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4]。

相关研究表明,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减缓心肺功能衰退过程,及时恢复受损心肺功能,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5]。

作者随机选择我中心门诊诊治的52例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社区护理组各26例患者,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社区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表明社区护理组合理饮食、坚持氧疗、用药依从性和情绪稳定和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的差异无显著性,统计量在临界值附近,应扩大样本含量继续观察。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肺心病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总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居家治疗费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 周志庆,吕建萍,曾红美,等.临床护理对慢阻肺患者吸入用药指导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33(5):466-467.

[2] 连宁芳,陈公平,邓朝胜,等.不同肺功能诊断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4,48(3):190-193.

[3] 刘琳琳,杨丽.健康教育对门诊治疗的初诊高血压患者Morisy服药依从性评分的影响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645.

[4] 黄梅英,郑美娟.康复护理在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122-123.

[5] 康明.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0-31.

R473.5

B

1671-8194(2016)34-0279-02

猜你喜欢

依从性用药康复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