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情海岛地名事业

2017-01-11周永章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海岛

周永章

2012年9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海洋局、民政局公布了钓鱼岛海域部分地理实体标准名称,其中“系缆石”等多个地名来自舟山市地名办主任王建富的建议。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小波赞扬他“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按事先预约,我采访了王建富。走进他办公室,只见书橱里整齐地摆满了海洋、海岛等方面的书籍和有关海岛地名文化坐标方面的资料。王建富正在忙着在接电话。办公桌上有一本书名为《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坐标》(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打开封面折页,映入眼帘的是作者简介:

王建富,男,浙江江山人,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地理系地理专业,现任浙江群岛新区地名文化工作室主任、编审,并兼任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国家海岛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中日比较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海岛志》浙江第一、二分册副主编。曾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舟山市第五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2013年年度国家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同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行业中唯一的地名领域领军人才;2016年10月,又被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组委会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谈起我国东海岛屿的地名文化和钓鱼岛的历史,王建富滔滔不绝、旁证博引,如数家珍……

参与钓鱼岛海域部分地名的命名

2012年9月13日,王建富接到上级通知,连夜赶到杭州,参加第二天由国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主持召开的《钓鱼岛海域部分地理实体标准名称》审查会,并担任专家审查组组长。

“这是一项关系国家主权、海洋权益和民族尊严的重要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审查会上,王建富一面认真地查看标有序号的一幅幅钓鱼岛海域部分地理实体彩色照片,聆听各位专家的发言,一面根据自己平时对海洋和海岛地名文化等方面知识的积累,反复酌斟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照片序号18是位于赤尾屿北部的一个海蚀柱。他联想到我国沿海地方志对有关“海蚀柱”的记载和历代名人对它的描述,并从舟山本岛的干石览石、普陀山的磐陀石等海岛地名和渔民对它们的崇拜中受到启发,于是建议将序号18海蚀柱命名为“系缆石”。其深层含义:任凭风云变幻和风吹浪打,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犹如一艘艘巨轮,牢牢系在祖国海疆的巨缆石上。他还建议将序号12位于钓鱼岛西部的港湾命名为“顺风港”。其寓意:一是中国最早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明朝永乐元年(1403)史书《顺风相送》就将之记载为“钓鱼屿”;二是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常年到钓鱼岛海域捕鱼,出海时讲究顺风顺水。王建富的上述等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和领导的赞同,一周后出现在国家海洋局、民政部授权公布的我国钓鱼岛海域部分地理实体标准名称中。

破解海岛地名中的难题

舟山群岛1390个大小岛屿和3360个礁石犹如一颗颗璀璨明珠,散落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东海的海面上,其中无居民海岛有1287个,约占全国无居民海岛总数20%,造就了群岛独特海洋文化群落。但海岛地名研究和管理长期来却留下许多空白和难题。王建富知难而进,以高昂的工作热情、严谨的科研态度,积极投身到海岛地名事业中去。

王建富以创新思维,通过艰苦深入的调查和潜心研究,努力填补和破解海岛地名等方面的空白和难题。针对舟山群岛无居民海岛有的无名称及一地多名、一名多岛、重名同音、名称庸俗、通名层次不清楚等问题,王建富和同事们以舟山岛礁地点为重点,兼顾其他类别,对舟山无居民海岛地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剖析存在问题,厘清通名层次,找出规范方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工作措施,并付诸实施,率先全国实行海岛地名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动员相关部门筹资数十万元,在六个大岛上设置十处永久岛名标志,这在全国海域当时乃至现在处于领先地位。

舟山群岛在唐末与明洪武年间两次撤县和明清三次海禁徙民历史造成文化断层。王建富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舟山群岛的地名,记忆了历史的片断、文化的信息和社会发展的轨迹,是舟山群岛新区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舟山双屿港是16世纪著名的国际海上贸易中心,被誉为“16世纪之上海”。但在明代朱纨在此打击走私并填港后,它的确切地理位置便成为一个迷团。王建富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阅清光绪《定海厅志》、民国《定海县志》等文献中的有关记载,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双屿港的确切位置在六横岛涨起港。2011年7月12日,他参加“郑和与航海暨舟山双屿港国际论坛”,在发言中对这一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新闻媒体重视和关注。

“舟山上许多重大事件虽然没有文献记载,但通过海岛地名可以提供很好的佐证。舟山还有很多传说,要看怎么去解读,结合地理条件分析,传说中有现实影子。比如,徐福东渡从舟山出发的传说,虽然缺少文献记载,但从地理、洋流等方面的条件综合起来分析,肯定有某一次是从舟山经过的”。王建富说。

探秘“坍东京、长崇明”

在舟山群岛,渔民至今流传着一个“坍东京、长崇明”古老传说:古时,东海上有座“东京城”,因为城里的昏君荒淫无度,滋生了一群贪官污吏。天神要惩罚他们,准备用海水将这里淹没。城里一个叫葛玄的小伙子因为朴实善良得到了天神的指点,在海水将要淹没“东京城”时,带着母亲逃到了一座山上,而海水就在那座山脚下停住了。这对母子成了舟山的先民。在“东京城“陷入大海以后,在长江口忽然冒出一个岛屿,这就是现在的崇明岛。

历史上的舟山,真的存在一个被海水淹没的东京城吗?它与崇明岛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传说中有现实影子。‘坍东京、长崇明的传说,我们看上去听上去感觉神乎其神的,但往往隐含了历史的某些方面,或者是背后隐藏的一些历史的真相,一些科学的事实。”王建富说。

从事二十多年的海岛地名文化工作的王建富曾对“坍东京、长崇明”传说做过潜心研究和实地考察,破解了当地流传的这一神秘传说。

2011年11月5日清晨,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的一艘渔政船正在沈家门码头做着起航前的准备。王建富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科考队员乘坐这艘船,去考察舟山群岛中一个叫滩浒山的小岛。随船考察的还有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滩浒山岛与杭州湾北岸的直线距离23.5千米,面积仅0.5平方公里,是舟山群岛中一个十分普通的小岛。

从沈家门码头到滩浒山岛的航行距离约60海里,根据船长的经验推测,单程的航行时间最快也要四个多小时。那么海洋局派了一艘这么大的船,十几个科考工作者,他们去这个岛到底是要干什么呢?

同年2月21日,国内多家媒体同时发布了一则新闻,近二十年来,我国沿海有八百多个岛屿已经消失了,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惊。这个数据,是我国2003年9月启动的一项海洋大调查的统计结果。2003年9月,国家海洋局、财政部、发改委共同组织了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简称“908专项”,这是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洋普查行动。

在“908”专项调查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中国海岸线和岛屿的全面普查。

与闻名中外的普陀山相比,小小的滩浒山岛几乎不为外界所知。在此次大调查中,对于偏远的小岛一般采用卫星遥感或者航空遥感的手段进行调查。而这一次调查人员却动用了一艘大型船只做实地调查。小小的滩浒山岛为什么吸引了人们这么大的注意呢?

在前往滩浒山岛的考察队中,王建富是一名特殊的队员,一直以来从事海岛地名的研究。因为这个缘故,他成为了908专项浙江省海岛调查项目组的一名工作人员,但他此行还有一个秘密任务,希望破解当地流传的“坍东京、长崇明”神秘传说。

崇明岛是我国除台湾岛、海南岛以外的第三大岛。按照岛屿的类型,崇明岛属于堆积岛,也就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岛屿。据历史记载,崇明岛是从南宋时期才逐渐从长江口堆积而成的。在古人眼里,崇明岛仿佛就是从大海中慢慢长出来的一样。

传说中,东京城被上涨的海水淹没,只留下了几座高山。王建富认为,这个民间传说本身就是舟山群岛海陆变迁历史的某种印证。他说:“原来是基岩山体,海平面上升淹掉了,就是这种基岩岛,也有一种说法叫大陆岛。它的基底是跟大陆相连的,原来的山脚都是跟大陆的山脚相连的。”

基岩岛是一种主要的岛屿类型,占到我国岛屿总数量的90%左右,也就是说这种岛屿的基底与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当地壳运动造成地面抬升露出海平面,或者是因为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的时候,海水将陆地淹没高出海平面的山峰或者丘陵就成为海岛。假如舟山当地流传的那个神话传说真的具有某种科学的依据,那么舟山群岛一带至少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曾经是陆地,后来才被海水淹没。

经过调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王建富发现,舟山群岛一带并非一直是海中的孤岛。沧海桑田的变迁让这个地区不断上演着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变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第四纪以来,就是两百万年前到现在,经历了三次的海水上涨、退下的过程。‘坍东京、长崇明实际上可能是海岸线的变迁中的一些史实。”王建富说。

在“908”专项的海底调查中,另一项工作是研究海底地质。科研人员通过专用设备,从海底取出一定深度的沉积物样本,通过分析这些样本的沉积成分可以了解我国近海海底的沉积规律和演变过程。

舟山海域的海底地形平缓,属于大陆架的自然延伸,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100米。海底在沉积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几次海陆交替的变化。通过对比杭州湾古今海岸线的变化,王建富发现,杭州湾的古海岸线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史书中记载的滩浒山岛的位置,在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实际上还处于海岸线的位置,而不是现在的海中小岛。

“在东晋永昌元年的记载里,叫‘滩虎。古代那个虎,是老虎的虎。这里设了屯兵的地方,叫滩虎关,作为一个军事重要的关隘。屯兵的时候,虎可能代表了一种威猛、一种武力、一种很强势的气势。”王建富说,舟山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时候成为海岛,有的时候就成为大陆。最大的一次海进海退,就是距我们现在的六千八百年到一万多年这段时期。上述最新的调查证据似乎都在表明,“坍东京、长崇明”的神话故事与古老的海陆变迁历史之间存在某种隐秘的关联。

可是,这些海陆变化毕竟是发生在一万年前的事。当时人类还没有进入文明社会,更没有文字记载,这段历史又怎么可能流传下来,而演变成今天的传说呢?

从东晋一直到清代,杭州湾的北岸一直在后退,而杭州湾的南岸却在不断向北扩张,这造成杭州湾北岸大片陆地被海水淹没。这种海岸线的变化,极有可能造成原来的军事要塞滩虎关变成海中孤岛。那么现在的滩浒山岛,真的是东晋时期的海防要塞吗?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岛上是否隐藏着那个神秘传说的某些线索呢?

从东晋时期的海岸线与现在的海岸线对比来看,在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杭州湾北岸的海岸线已经向北后退了二十多千米的距离。当时,滩虎关周围的陆地陆续被海水淹没,地势较高的滩虎关也就变成了海中孤岛。王建富说,变成海岛以后,那个关也不存在了,屯兵也没办法了,变成跟水有关系,那么后人在理解的过程中就滩虎关的“虎”改写为“水浒”的“浒”字,让它跟水的联系更密切。

但是这段历史只能证明一千多年来杭州湾周围海岸线的巨大变化。在舟山的历史中并没有任何关于“东京”的记载。传说中的“东京城”真的存在吗?它与上海的崇明岛又是怎样联系到一块的呢?

考察的船只因为潮位太低靠不了岸,只能返航。在途中,经过了两个小岛,分别叫做大小金山,现在这两个小岛属于上海市管辖。从位置上看,大小金山的位置在滩浒山岛的北面。按照杭州湾北岸海岸线后退的规律,大小金山变成岛屿的时间一定晚于滩浒山岛。

根据历史记载,大小金山是在宋代沉没入海的,而长江口的崇明岛也恰恰是在南宋时期才逐渐形成。这与舟山的当地“坍东京、长崇明”的神秘传说竟然无比吻合。大金山岛曾是一个叫京县的古城所在地。夏禹时期,这里筑有大京城。周康王时期垒筑东京城两座城堡,并先后作为国、邑、县的首府。由于滩浒山岛至大小金山一带古曾有东京城之称,舟山百姓将时代相近的东京城被海水淹没和崇明岛的形成以“坍东京、长崇明”神话形式予以传述,代代相传。有一个非常巧合的事情,在舟山当地的方言中,“金山”的“金”字跟“东京”的“京”字音是相同的。那么,是不是金山变“东京“这么过来的,很多人有了这样的猜测。

历时八年的“908”专项调查,王建富和专家们第一次初步摸清了蓝色海洋的家底。也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古往今来海岸线沧海桑田的变迁。而通过参与这个最大规模的国家专项行动,王建富也为一个流传了上千年的神秘传说找到了符合科学规律的解释。在传说中,人们只能寄希望于上天的指示来逃避灾难,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了解海洋,驾驭海洋。

2013年3月16日,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科普片——《海岛迷踪》在央视科教频道《走进科学》栏目播出。片中,王建富作为国家“908”专项海岛调查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和考察队的专家,对舟山民间流传的“塌东京,涨崇明”等传说,作了科学解读,进一步提示了传说与史实存在的客观联系,为人们认识和了解海岛打开了一扇大门,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对海岛地名事业一往情深

面对重大使命和任务,王建富胸有成竹,所提建议“含金量”高;面对海岛地名研究和管理多年来留下的难题,王建富知难而进,以严谨的科研态度,一一破解……这是他多年来倾情海岛地名事业,广泛涉猎、不懈努力的结果。

1989年7月,王建富从杭州大学地理系毕业,通过双向选择,到舟山市民政局从事当时处于边缘化的海岛地名工作。刚开始,他与分到杭州等大城市热门工作的同学比,偶然有一种失落感。但不久这种偶然的失落感就变成了责任感。

“云海簇拥,渔舟远帆浩瀚;浪山轻托,海天佛国缥缈”。美丽的舟山群岛和丰富的海岛地名文化,令他陶醉。王建富一有空,就在图书馆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他发现,地名研究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问,比如我国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等。

舟山群岛历史悠久,距今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渔猎耕植,繁衍生息。舟山群岛星罗棋布,外以控制大洋,内则屏障海口,自古为军事重镇、海上要塞,并有刻骨铭心的血色记忆。

明代万历年间,倭寇侵扰舟山,侯继高时任浙江总兵,抗击倭寇。嵊泗县枸杞岛有山峰巨石,上面镌刻着“山海奇观”四个笔力刚健的大字,地名因此而叫五里碑。这字就出于侯继高的手笔。侯继高在巡视普陀山时,还书写过“白华山”、“磐陀石”、“海天佛国”等题字。其字体与“山海奇观”一样,用墨苍劲,饱含对祖国万里海疆的忠诚和热爱,至今犹存。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侵略舟山,定海总兵葛云飞等率部抵抗。战前,葛云飞为激励士气,率将士在阵前誓师。众将士粗豪的声音,声震海山,响彻云霄,汇成一句话:“城亡与亡,誓死不离定海半步!”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同日殉国,麾下5800名守军无一变节投降。将士捐躯,忠魂昭昭。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就在定海城西晓峰岭上。

1990年初,王建富到岱山县大渔山岛进行海岛地名调查时,一位新四军老战士给他讲述了“海上狼牙山之战”的感人故事:1944年8月,为配合盟军在东海沿海反攻登陆,打击日军,我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76名指战员在大渔山岛执行任务时突遭八倍之多的日军陆海空重兵包围。新四军指战员临危不惧,以落后的武器装备,血战孤岛。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阻击敌人进攻。日军在炮火掩护下,突进我阵地,指战员们跳出战壕与敌人进行最后的肉搏战。有的抱着日本鬼子一起摔下悬崖。身受重伤的新战士钱一宏待几个敌人靠近时,拉响手榴弹,与人同归于尽。此战共击毙击伤日伪军八十多人。最后坚守阵地的43名新四军指战员壮烈殉国。岛上有大岙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战斗遗址。

王建富决心以扎根海岛、爱岗敬业的行动来告慰英烈。在他的时间表上,常常是“白天+黑夜”和“5+2”,很少有双休日和节假日。

2004年冬季的一天,王建富带领八名人员租了一条小船,深入乌峙山等小岛调查和拍照。当船航行至灰鳖洋海域时,机械突发故障,小船在无动力下顺潮漂流了一个多小时……好在船老大经验丰富,此次出海有惊无险。

妻子闻讯后,担心他的安全,劝他不要或少出海。王建富笑笑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至于安全问题,今后我会重视的。”

王建富倾情海岛地名事业。二十多年来,他跑了五百六十多个大小岛屿;现场拍了二千余幅照片,搜集整理了218万的海岛地名信息资料,编制以舟山群岛新表图区域的各类地图二十多种;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其中《关于无居民海岛地名标准化若干问题》、《无居民海岛地名规范化研究》分别获2007年全国地名理论研究一等奖、2009年浙江地名文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了多个国家地名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辅助工作;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海岛地名文化研究专著——《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坐标》。

滔滔东海水,拳拳赤子心。我们期待着王建富在海岛地名文化领域有更多的新研究成果问世,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卢旭

猜你喜欢

海岛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夏日海岛游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