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应发挥景观疗养的新作用

2017-01-10董茂生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疗养院疗养景观

董茂生

·论著·

新时期应发挥景观疗养的新作用

董茂生

目的探讨新时期如何发挥好景观疗养的新作用。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景观疗养的概念与特点、作用与机制、组织与实施方法,探讨发挥景观疗养新作用的办法措施。结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注重发挥好疗养景观的资源利用、科技应用、欣赏交流、文化疗养等作用,提升景观疗养效果。结论通过丰富景观疗养的组织形式、加强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技术开发、创新保障模式,可使景观疗养作用有效发挥。

疗养院;景观疗养;作用

现代疗养学把景观作为一种自然疗养因子,利用景观对人体进行治疗、康复和保健。因此,景观疗养,又称景观治疗或景观疗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扩张、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疗养院及其周围的景观资源和环境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景观疗养的作用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做到重视景观疗养,充分发挥景观疗养对疗养人员的健康促进作用,成为疗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1 景观疗养的概念与特点

1.1 景观疗养的概念“以自然风景地或人工风景地为疗养区,建造疗养院或疗养所,利用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因子,达到焕发精神,增强体质,防病治病,促进康复的目的,谓之景观疗养。”这是《现代疗养学》对景观疗养的定义[2]。也有学者认为,景观疗养是指疗养人员在景观疗养地,按照疗养需求,或遵循疗养计划规定的次数、时间,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集体或个人有目的地观赏、游览或接触景观的保健治疗方法[3]。

1.2 景观疗养的特点

1.2.1 形式多样性疗养资源极为广泛,并有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既有大自然自身形成的自然风景,如银光闪闪的河川、波涛万顷的海洋、幽雅静谧的森林等,又有人工建造的人文景观,如园林景观、山石景观、书画景观等。疗养人员的健康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景观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同样具有多样性。

1.2.2 区域独特性自然疗养资源和部分人文景观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区域疗养资源的特殊性,构成了区域独特性,这也是疗养资源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疗养资源本身的疗养价值。对疗养人员来说,越是与其居住环境有较大的差异,越独特,景观疗养价值就越高。

1.2.3 时间季节性自然疗养资源具有自然性,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气候条件,疗养资源有所不同。这些季节变化主要是由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决定的。这种时间和季节上的不同,使得景观疗养具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之分。如海滨地区的疗养在夏季是“旺季”,在冬季则是“淡季”。这种情况,会给疗养活动的内容安排和作用效果带来相应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疗养人员的心理感受。

1.2.4 时代发展性现代疗养服务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景观疗养的含义也越来越丰富,原来不是景观资源的事物和因素,今天有可能成为新的景观资源。如火山喷发的岩浆、地震遗迹、各类湿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疗养需求的变化,许多已成为疗养景观和疗养热点。当然,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原有的景观资源也会因为失去疗养效果而不再成为疗养资源。如过量开采地下水使泉水枯竭,河流上游兴建水库使瀑布断流等。

2 景观疗养的作用与机制

1927年,前苏联学者提出的“大自然优势灶学”认为,由于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建立起自然疗养因子灶,待形成优势后抑制了病理兴奋灶。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又相继提出了皮质-病灶相关论、神经-体液学说、功能系统学说等[4]。综合这些学说,景观疗养对机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 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景观疗养因子可以兴奋大脑皮质,通过神经-内分泌-心理因素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抗体和干扰素增加,从而提高免疫力[5]。通过景观治疗,大脑皮质的调节功能得到加强,还可以改善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徐婷婷[6]对120例糖尿病疗养人员的血糖干预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景观治疗可改善和提高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有效控制疗养人员的空腹血糖。

2.2 调节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巴甫洛夫学说认为,人的基本神经活动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由大脑皮质加以调节使之平衡。景观疗养因子可使大脑皮质出现一个新的、外来的活动,即兴奋灶的转移,从而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矛盾,稳定情绪,改善睡眠和增进食欲[7]。汤林宁等[8]应用中国军人睡眠质量量表对323名军队疗养人员睡眠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显示,通过景观疗养可显著提高疗养人员的睡眠质量。王青等[9]的研究表明,利用景观疗养因子干预东北地区边、海防基层军官睡眠质量是有效的,能显著缓解睡眠障碍,并改善因睡眠障碍产生的负面情绪,且简单易行。

2.3 心理调节治疗功能心理学情景治疗理论认为,一个风景优美、繁花似锦、宁静幽雅、空气清新的疗养环境,能给疗养人员带来美好的第一印象,使疗养人员精神愉悦。李玲[10]认为景观的形象具有直观的物质性、思维的空间性、全面的通感性,对大脑皮质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情绪、使人平静、引人放松。

2.4 血压调节功能长期精神紧张会刺激人的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不安和发怒,难以休息和入睡。景观疗养地多为优美、幽静的环境,空气洁净,适于静心养神,调节机体及大脑功能。长期处于景观环境中,能使人情绪稳定,有利于降低血压。黎英等[11]观察了136例高血压患者的景观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

3 景观疗养的组织与实施

3.1 景观疗养的景点选择景观按形成方式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按外貌特征可分为山地景观、海滨景观、建筑景观、湖泊景观、园林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沙漠景观等。在为疗养员选择疗养景观时,应依据疗养地的自身优势、特点,做到远近结合、动静结合、户外与室内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多选择那些景色秀丽,环境幽静,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兼有日光浴、空气浴、森林浴功能的疗养景观。对于团队疗养人群,在景观选择时还要考虑其职业特点,如长航远航、潜艇潜水人群通常不宜选择海滨景观,长期从事坑道作业人群不宜选择洞穴类景观,火箭兵不宜选择沙漠景观。

3.2 景观疗养的事前准备景观疗养应安排在体格检查后进行,根据疗养人员的身体状况决定其能否参加。对于不能参加人员要作好解释工作,消除其不满情绪,继续愉快地在院疗养。景观疗养前还应尽早把景观的特点,尤其是与景点有关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民间传说乃至神话故事介绍给疗养员,使疗养员对景观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一睹为快的愿望。

3.3 景观疗养的伴随保障每次景观疗养活动均要有医生、护士携带急救药箱全程陪同,密切观察疗养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意外情况能够有效处置,还要注意掌握好活动量,以使疗养人员不产生疲劳感为宜。陪同人员还应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素养,能够为疗养员做好解说工作和情绪鼓动工作,增强疗养员对景观的认识,以便形成精神上的长久的愉悦感。

3.4 景观疗养的感受分享每次景观疗养结束后,可组织疗养人员座谈,回忆观景时的情景,观看拍摄的照片和录像,交流观景的体会,分享感受和感想,强化景观疗养的后续效应,使其可延续到疗养人员今后的生活中,并能正确运用景观疗养中学到的保健知识和技术方法,自觉对疾病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医务人员在每次景观疗养后,应注意观察疗养人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尤其是情绪变化,对于不适情况要及时疏导有效处理。

4 新时期景观疗养的新作用

4.1 互联网时代的景观资源利用当今时代,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网络化,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网络已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互联网+疗养”将会给景观疗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研发景观疗养资源信息系统,对疗养资源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既可以使疗养人员通过网络随时了解疗养地的地理特征、医用资源和人文景观,选择适合自身健康需求的疗养内容和方式,又可以使疗养院工作人员在景观游览过程中,及时掌握疗养员的位置和分布信息,实现遇险求助、越界报警、语音提醒及远程自救指导等多种功能。疗养资源信息系统还可以为政府规划部门的景观开发论证提供决策依据,为科研机构的疗养资源研究工作提供可靠数据,实现疗养资源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和更加有效地利用与保护。

4.2 高科技时代的景观科技应用当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人类征服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对疗养院来说,自然疗养因子的应用是其看家技术,疗养院可在发挥传统医学优势的同时,充分应用功能医学、基因医学、生物技术、转化医学等现代医学的先进理念和新兴技术,研究探讨景观疗养因子的组成成分、含量、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其在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还可以针对自然环境恶化导致的疗养因子作用效果不显等问题,利用自然疗养因子优化技术,提高其作用效应。如利用可以优化自然空气质量的设施、可以控制照射剂量的日光浴设备、全天候的森林浴和海水浴设备等,有效利用自然疗养因子。

4.3 开放交互时代的景观欣赏交流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行业间的跨界发展日趋频繁。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将景观疗养与旅游业、养老业结合起来,发展疗养医疗旅游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泰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已经进入疗养医疗旅游发展的成熟时期,我国的上海、海南、黑龙江等省市也已推出了相应的疗养医疗旅游产品[12]。无论是景观疗养还是景观旅游,均是一种以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交互性活动为基础,为服务对象提供身心满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疗养人员之间、疗养人员与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接触、交织互动、互相协作、彼此包容,不但可以调节心情、陶冶情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振奋精神,最终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4.4 文化繁荣时代的景观文化疗养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时代,疗养院应构建与自身建设发展相适应的疗养文化,开展文化疗养,促进疗养人员的身心健康。景观疗养是文化疗养的重要载体,秀丽雄奇、清幽爽朗、底蕴深厚的疗养地风景名胜,舒适、配套、温馨、便利的疗养环境,以及科学合理的营养美食、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具有抚慰心灵、增强活力、促进机体康复的功能,同时,还能激发疗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为疗养院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再者,人们对景观的欣赏决不仅仅满足于对感官的愉悦,在欣赏中必有观感、联想、思索和升华,使欣赏者思绪飞扬,受到启迪,感悟出许多人生哲理,获得精神的满足和依归,获得身心素质的改善和提高。

5 发挥景观疗养新作用的措施

5.1 丰富景观疗养的组织形式既往的景观疗养主要为指令性疗养,形式单一、缺乏个性化特征。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与健康需求持续增长,需要有多样化的景观疗养形式来与之相适应。开展家庭式景观疗养,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开展个人喜好式景观疗养,组织有共同爱好的人员团队疗养,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开展养生式景观疗养,使终日奔波疲劳的人们放松紧张的情绪、恢复体力、振奋精神;开展治疗式景观疗养,调节和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5.2 加强景观疗养的基础建设国内疗养院大多处于海滨、矿泉、森林等风景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经过多年建设发展,营院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时代发展要求和疗养人员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新时期疗养院的基础建设应注重加强与微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微景观建设,将环境养生、运动养生、时间养生等中医养生内涵与疗养院景观营造相结合,打造集养生知识宣传、养生习操、互动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营院景观环境,使其具有养德、养心、养情、养身的功能,提升景观疗养品质。

5.3 提高景观疗养的管理水平长期以来,景观疗养的疗效仅仅局限在“自我感觉”上缺乏理性的科学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疗养院可参照有关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制定一些简单实用、切合自身实际的心理量表,评估景观治疗前后的心理情绪变化。有条件的疗养院,可应用具有蓝牙功能的血压计、能耗仪、血糖仪、远程心电监护等物联网健康监测设备、血压监测设备、心电图监测设备,动态观察景观治疗前、中、后疗养员的有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对照研究,为建立健全景观疗养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5.4 强化景观疗养的技术开发目前国内各家疗养院开展的景观疗养主要是针对无行动障碍的疗养员。对一些行动不便的疗养员如何开展景观疗养值得进一步探索。英国伯明翰大学心理学家兼工程师的罗伯特·斯通,应用虚拟环境技术,在英国伯明翰的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重症看护病房中创建了“虚拟海滩”,他认为虚拟海滩中的海边幻景能够“骗”过患者的身体,起到与真正海滩同样的治疗作用[13]。疗养院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依托大数据的应用总结研究,开发一些类似的虚拟景观,开发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智能穿戴设备,为有效地利用自然疗养因子开辟新的路子。

5.5 创新景观疗养的保障模式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疗养员对景观疗养的需求越来越高,普遍希望拓宽景观疗养的范围、丰富景观疗养的内容。但受政策规定、保障条件等原因所限,单纯依靠疗养院自身力量,难以满足疗养员需求。疗养院可以借鉴既往餐饮保障、环境保洁和绿化美化等方面社会化保障经验,在景观疗养上探索社会化保障的路子。可从旅游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供应市场中选择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旅游公司,作为疗养院景观疗养社会化保障的平台,约定景观疗养的景点、线路及有关要求,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疗养员景观治疗。疗养院应安排医生、护士随队,为景观疗养提供伴随的医疗保障,同时还可以监督旅行社每次景观疗养的执行情况,改进和提升景观疗养效果。

[1]齐艾江,李静.军队疗养院景观治疗初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10):914-915.

[2]高恩显.现代疗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145-149.

[3]王俊,林珊,纪岱晨,等.景观疗养社会化保障可行性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5):497-498.

[4]孙丛艳,张怀明.疗养地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2-25.

[5]徐莉.疗养与保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3-56.

[6]徐婷婷.自然疗养因子结合景观治疗对疗养员的血糖干预[J].医学信息,2014,27(9):521-522.

[7]齐艾江.团队疗养模式中景观治疗初探[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12):1150-1151.

[8]汤林宁,岳利群.景观疗养护理对323名军队疗养人员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4):521-522.

[9]王青,王菡红.自然疗养因子对东北地区边、海防基层军官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2):103-104.

[10]李玲.景观治疗在军队疗养院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2):1075-1076.

[11]黎英,金剑.昆明温泉地区自然疗养因子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2):120-121.

[12]苏宝利,石丛.山东发展医疗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4,323(3):42-44.

[13]董茂生.现代疗养院疗养服务发展趋势[J].中国疗养医学,2015,24(10):1009-101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ew role of landscape convalescence in the new era.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function and mechanism,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landscape convalescence,the article explored the new methods of landscape recreation.Results In the new era,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utilization of the resources,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appreciation and exchanges and the cultural recuperation of landscape convalescence to improve its effect.Conclusion By enriching the organizational form,strengthen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strengthening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ng the guaranteemode,the landscape convalescence can be effectively brought into play.

Sanatorium;Landscape convalescence;Effect

2017-06-01)

1005-619X(2017)08-0785-04

10.13517/j.cnki.ccm.2017.08.001

310007解放军杭州疗养院

猜你喜欢

疗养院疗养景观
康复护理针对疗养院中老年人的应用及体会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加拿大一疗养院31名老人被饿死
某疗养机构10年疗养员基本信息的分析与应用
景观疗养改善睡眠质量及情绪状况的作用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