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2017-01-09陈淑

好家长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五角星小班成人

文 陈淑

浅谈小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

文 陈淑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对于自己以及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它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帮助小班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我的实践与大家探索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自我中心 幼儿

一、研究背景

1.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指主体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由此逐渐形成独立性、主动性、自信心、自制力等性格特征。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2.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形成了他们对成人的极度依赖,限制了他们活动的独立性、创造性、积极性,妨碍了他们正常的交往和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再则也容易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体会其他孩子的思想情感,体验不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作为老师,除了要教会孩子简单的技能技巧和粗浅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二、教育策略

(一)将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1.采取主题活动的形式,感知个体与客体,让幼儿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小班幼儿入园是幼儿踏入社会的关键一步。陌生的环境总是让入园的新生产生一些不适现象。如:哭闹不止、神情紧张、坐立不安、沉默不语,有的甚至自由散漫不受约束。对于这一特殊期的幼儿,我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对个体自我和客体自我有所了解。

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认识自己,对自己与幼儿园的人、事物的关系建立初步的概念。与此同时,可以请小朋友将喜欢的玩具与书籍带到幼儿园,使他们的自我情感得到满足。

2.抓住生活中的契机树立幼儿自信心

由于家长对生活小事的一味包办代替,小班幼儿表现出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特征。幼儿园一日生活除了集体活动外,其他生活占了相当多时间。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契机,帮助小班孩子树立自信尤其重要。

如:在刚入园时,开展“我爱幼儿园”评比活动,提供各种颜色的五角星,使用不同的刺激方式,每天入园不哭的可以得一颗五角星,自己吃完饭的可以得一颗五角星,睡觉好的也可以得五角星。让在吃饭、午睡、收拾玩具等各方面有进步的幼儿拿到自己喜欢的五角星,久而久之,幼儿的自信心随之树立,自我意识也会逐渐强化。

(二)在游戏情境中让幼儿自我体验,引导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游戏是幼儿的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游戏,尤其是想象性游戏,幼儿扮演种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在不同场合的感情,既可学会了解别人,又可学会如何使自己适应别人,同时还开始学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行为相比较,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简单地评价别的幼儿行为和自己的行为。因此,让幼儿在情境中自我体验,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小班幼儿对角色扮演有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只关心自己扮演什么角色,而不能与他人协调角色分配,他们所处的是“自我中心状态”。这种状态也是自我意识的一个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他们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自我中心状态,帮助幼儿合理分配角色,使自我主体与集体相互协调呢?

(幼儿行为):伟新跑到老师这儿说:“Thomas抢我的宝宝。”

(教师行为及分析):我们这时并没有立即介入,而考虑为了一个宝宝幼儿之间为什么发生了争执?询问后,发现抢宝宝是因为Thomas也很想做爸爸,于是我在游戏讲评时问幼儿:“Thomas和伟新都想做爸爸怎么办?”小朋友们一听,叽叽喳喳说开了,于水说:“先让伟新做,过一会儿再让Thomas做”。陈曦说:“大家一起做爸爸吧”。小朋友们一致同意他们的说法,我将五角星送给了于水和陈曦,因为伟新和Thomas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而取消他们想得到的奖励,同时告诉他们为什么得不到奖励,提醒幼儿在下一次游戏中争取得到想要的奖励。通过这样正反两方面的强化,有助于提高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克制自己,分辨是非。

在游戏交往中我还发现小班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什么都是我的,因此在与同伴相处中常常出现一些纠纷。在一次游戏中,两个孩子争抢筷子,我采用移情教育法,将筷子拿来,让幼儿体验玩具被抢走的难过心情和遇到困难时的焦急心情。最后再将筷子还给他们,让他们体验失而复得的快乐。学会分享,让幼儿从自我中心摆脱出来,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三)创设良好的评价环境,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幼儿的自我评价有三个特点,其中一点是依人性和被动性,具体来说是幼儿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权威的尊重与服从,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当作自己的评价,所以他们的自我评价基本上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这种评价不是出于自发的需要,而是成人的要求,因此可见教师的评价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形成非常重要。

教师应尊重幼儿、相信幼儿,让他们每时每刻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认识。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及发展状况,提高自己的评价水平。同时我认为,对于发展状况不同的幼儿应给予不同的关注。帮助个别胆小幼儿克服胆小和自卑心理尤为重要,帮助其找朋友,使他们建立良好的个体与群体关系,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作为教师,我通过多种方法,比如:交流、家园联系本、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在家的表现,同时认识到帮助幼儿形成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在家时注意正确评价幼儿的行为,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支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幼儿常常会以成人的评价去评价自我和他人,有些孩子说不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即使说出也是平时成人表扬或批评他的话。因此,家长要纵向地评价孩子,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支持与鼓励,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五)注重社会交往,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自我意识

幼儿是一个独立个体,同时又是一个社会人,虽然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尚处于发展阶段,影响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他人”多为家长、教师或同伴,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会越来越多的参与社会交往。社会交往不仅会通过“重要他人”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而且对幼儿自我整合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带幼儿走进社会中,参与社会活动,使之从自然人走向社会化。

如:去超市购物,为社区添光彩,保护社区的花草树木,进行环保宣传等活动都可以让幼儿获得来自社会的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协调的自我意识。

通过这一系列策略的实行,我班幼儿在形成积极自我意识的同时,也初步体验了“自我”,体验了自己的能力,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状态,乐意与他人交往,活动的积极性大有提高。当然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不是仅靠几个集体教育活动就能完成的,更多的是要靠一日生活的各环节的渗透和教育环境的创设,同时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极为重要。

(江苏省镇江市江滨大地幼儿园)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8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

[4]让·皮亚杰,B·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1980:5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时间:2004.5.

猜你喜欢

五角星小班成人
拼五角星
巧摆五角星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成人不自在
“好玩”的五角星
Un rite de passage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