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17-01-09徐蓉

好家长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民办幸福感

文 徐蓉

论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文 徐蓉

民办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决定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也影响着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健康成长。然而当前民办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了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作为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该如何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几点有效对策,并重点提出有获得感是教师幸福感最重要的前提。

民办幼儿教师 职业幸福感 获得感 影响因素 有效对策

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所付出的劳力和承载的压力不亚于公办幼儿园的教师,但其身份地位、工资待遇、晋级机会均不如公办教师,从而影响了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导致这个行业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性不强、流动性较大,并影响了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鉴于此,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就有必要探索科学的方法让民办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有收获感,进而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一、当前民办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民办幼儿园里,不难发现很多幼儿教师缺乏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把教师职业简单地当成一份糊口谋生的工作,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缺乏感知,更别提职业幸福感了。可见,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从业体验不容乐观。

(一)获得感低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幸福感的前提。获得感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作为一名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社会地位、专业水平和晋升评级。然而当前的民办幼儿教师不仅工作收入低,在专业发展、社会认可、幼儿回应方面都获得较少,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教师相比,在评比中晋级难度大,发展的机会少;民办教师流动性大,民办幼儿园里多是些年轻的教师,缺乏前辈引领,需要自我摸索,成长缓慢;民办教师缺乏事业编制、身份不明确,因此社会认可度低;而教育对象幼儿由于年纪尚小不懂事,对教师的用心付出缺乏感恩与回应,使得幼儿教师对工作的期待不高。

同时,教师在上岗前和入职后每年都应该有培训、外出学习交流和园内前辈引领提携的机会,但民办幼儿园的特殊性以及资金因素使得园所并没有争取或给予教师这样的机会,使得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始终专业性水平较低,提升发展自我的可能性小,对不可预测的未来缺少应变能力,获得感的缺乏导致民办幼儿教师的幸福感不强。

(二)待遇福利少

(三)工作强度大

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这个时候的幼儿贪玩好动、爱吵爱闹,同时又还处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阶段,教师的简单说教对他们教育作用不明显,因此管理、教育的难度都很大。不良的工作情绪和过强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缺少幸福感。

二、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对策

(一)让教师有获得感

要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就必须让他们觉得付出与获得成正比,这种获得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1.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物质财富

提升教师的幸福感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这是保证教师生存质量和发展前景的基本物质前提。只有教师的经济收入提高了,才能幸福生活,安心工作。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住房补贴、子女就学优惠、旅游聚餐等福利,让教师感受到民办幼儿园对教师的生活的关怀和职业的幸福感。

2.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精神财富

很多老年人更喜欢护理员年轻一些,“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跟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心里就高兴。”可是,养老护理员缺口很大,年轻人就更少了。

(1)指导教学业务,加速教师成长

教师入职初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首先在知识上,青年教师虽接受了高等教育,可以说专业基本功都比较扎实,但他们对幼儿园教材不熟悉,缺乏实践经验。在能力上,由于缺乏与幼儿、同事、家长交往的经验,容易导致课堂纪律失控、同事互动交流欠缺、家长沟通困难等情况。园领导要认真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园内教研活动、听课评课等形式,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加强指导,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使他们快速成长为合格的幼儿教师。

(2)开展赛课活动,让教师在竞争中超越自我

为了让民办幼儿教师们有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幼儿园要组织开展园内赛课活动,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园外的公开课比赛,引导教师通过赛课活动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幼儿教师圈子。教师们也通过备课和与师傅磨课的过程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3)培养广泛的爱好,提升水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过硬的专业特长,可谓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幼儿在园内一天的主要活动就是游戏,在玩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自身首先要“会玩”。教师必须建立起广泛的兴趣爱好,成为一名文理兼修,能歌善舞,会画善写的集大成者。在工作之余,幼儿园可以经常组织教师们一起参与一些业余活动,如唱歌、学舞蹈、户外写生等,培养教师的业余爱好,在休息娱乐中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准。

(二)合理配置班级幼儿和教师人数

很多民办幼儿园为了提升效益,一味扩大办学规模,招收大量的幼儿入园,导致班级人数过多,教师管理困难。在工作压力和家长情绪的双重刺激下,民办幼儿教师自我工作满意度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民办幼儿园要合理配置班级幼儿和教师人数,减轻教师工作量。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后才能钻研教学、关注幼儿,自然会提升教学质量,获得幼儿和家长的好评,从而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三)制定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

在民办幼儿园对教师的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考虑如今教师的特点和需求。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多是八五后,甚至九零后,他们自主性强,工作热情高,喜欢自由不受约束。因此,幼儿园在制定各种教师守则、教师管理规定时,可以虚心听取广大教师意见,尊重教师们的想法,制定出切实可行又人性化的制度,让教师们感受到幼儿园在按制度办事的同时也有人文关怀。

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上,领导者也要多组织一些活动,帮助其减压。如茶话会,集体聚餐,假期出游,休闲娱乐等,让教师工作中的情绪得以释放,心理得以舒缓。

(四)引导教师正确定位,爱岗敬业

在民办幼儿教师队伍中,绝大部分人是在进公办幼儿园无望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不得不进入民办幼儿园,以谋一份糊口的工作,对此现实他们存在诸多的不满意,因此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意识不强。管理者首先要引导这些教师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并在民办幼儿园工作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修炼自我以备在未知的以后能寻找新的出路。同时幼儿园也要以自身优质的办学、稳定的生源、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做到与公办幼儿园同薪同酬,还要积极为幼儿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和职称晋升的机会,这些都能给教师们以信心,弱视民办与公办的差别,找到正确的定位和奋斗目标,并以一种进取向上、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投入到民办幼儿教育事业中来。在这种认识下,能保持热爱工作、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是一种幸福。

三、结语

教师的幸福感关系着教育事业的质量和孩子们的未来。民办幼儿教师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导致缺乏幸福感,因此民办幼儿园和社会各界都要关注这个群体,提高待遇,给予尊重,理解难处,提供发展的平台与机会,使民办幼儿教师对自身的职业充满期待,充满自豪,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并在各方面有所收获。这种获得感的萌发将促使幼儿教师产生幸福感,使其更加热爱教育,热爱工作!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鸿基威尼斯水城第一幼儿园)

[1]张世萍,魏勇刚,牟映雪.《幼儿教师归因方式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2]胡谊,杨翠蓉,鞠瑞利,曹凤莲等编著.《教师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民办幸福感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