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左戈铭中的“”字

2017-01-06

殷都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文铭文常州

苏 影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苏 影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1963年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自成都市蜀华文物商店购一战国中期的青铜戈,此戈长20.4厘米,内长7.4厘米,阑高9.1厘米,戈内正面阴刻铭文,器影、照片见图一、图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2009年《江汉考古》第四期刊登邹芙都先生的《“玄舍”戈考释》一文,文中首次著录此铜戈,并且对戈上的铭文做了摹本(图三)和考释,认为首字是“玄舍”二字的合文,玄舍意为幽远的住舍,舍与室通用,“玄舍”与文献多见的“玄室”一词义同,即墓室之意;末一字为“左”,为“左库”之省。“玄舍左”意指为死者在墓室中建造的专供储存或铸造兵器的地方。

2011年《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第4期刊载范俊利女士的《新出战国金文考释三则》一文,文中认为首字不是“玄舍”合文,而是“舒”字。文中指出首字右部所从近似“玄”的形体是“吕”的变异形体,认为同“豫”左从的“予”旁一样,先是“吕”旁后分化为“予”旁,所以戈首字就是后来“舒”的同字异构。

2012年9月出版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也收录此器,编号为16560号,铭文释作“玄舍左”,显然采纳了邹说。

铭文中第二个形体释为“左”,毫无异议。可是铭文中第一个形体,无论释作“玄舍”两字,还是释“舒”,我们认为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把铭文照片重新裁切,反相处理如下:

因此,从这个形体中间部分的写法可以知道,它根本就不是“舍”,而是“言”。

再看看言右边的那个似倾斜的阿拉伯数字“8”的形体,也并非予(吕),因为此形体与上列战国时期金文“舒”字下部所从的吕写法迥异:舒的下部由笔划根本不相连的口组成即吕,而此形体是笔划相连的两个圆圈的幺字,其实是糸的简省写法。金文中糸旁常常省写。

因此,把它释为“舒”是错误的。

我们认为,它既不是“玄舍”合文,也不是“舒”的同字异构字,而是“”字。

此观点现已成学界定论。

《殷周金文集成》10960号所录铜戈与之同铭,拓片如下*董珊先生认为:《集成》10959,跟10960是同一器物的两种拓本。:

亦可为佐证。

至此,从字形上可为此戈断代,从其丝旁写法看,它不早于西周晚期,由言上部带短横可知,当是春秋以后的器。

裘先生分析甚是。那么把这个形体释“玄舍”或“舒”都是不对的,当释为“”。文例上看,释亦通。 裘锡圭先生曾指出:

黄盛璋先生研究认为:

栾即晋卿栾书之栾,春秋时为晋地。《左传》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栾”,杜预注:“栾城在平棘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刘昭注:栾城“在平棘县西北四十里。”《元和郡县志》:“故栾城在平棘县西北十六里。”春秋时晋邑,里距虽略有参差,或传写有误,但所指之地则一。”[4]

[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商周金文数字化系统(更新版)[Z].

[2]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八.17.4[A].金文文献集成.10册[C].170.

[4]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学报,1974,(1):27~28.

[责任编辑:邦显]

2016-08-12

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商、西周金文偏旁全谱”(2015SJB48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商周金文字词集注与释译”(13&ZD130)成果。

苏影(197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古文字研究。

H121

A

1001-0238(2016)04-0087-03

猜你喜欢

金文铭文常州
常州的早晨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语法填空专练
Analysing the cultural osmosis in English film appreciation class—Troy
夔膚簠铭文读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