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磨合更需融合

2017-01-01杜善兴

政工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强军官兵部队

杜善兴

随着“脖子以下”改革深入推进,部队撤并降改、调动换防陆续展开,这既是部队整合优化、重组重塑的过程,也是官兵全面融合、力量聚合的历程。拉队伍易,带队伍难,带好队伍难上加难。深化改革时期,打上原有单位烙印的单位或个人,面对新的领导机关和部队类型,彼此观念碰撞、方法不同、风格各异,磨合与融合相伴而生,必须重视统一官兵思想行动、凝聚强军意志力量,确保改革扎实推进。

一、改革磨合过程中需关注的几种倾向性问题

“脖子以下”改革层层推进,军级单位调整组建,基层部队也按照新的编成优化组合。原有部队结构、内外环境、管理体制发生了诸多变化,身处其中的官兵,磨合是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几种需要关注的倾向性问题:

一是主观激进倾向。新单位成立后,有的领导干部把首任当作激励,热情高涨,不知不觉把个人愿景当成现实诉求,把主观作为当成客观结果,不顾以前遗留问题,无视各单位传统,不能历史地看问题,筹划开展工作往往是站位点高、出发点好,而结果不尽如意。

二是留恋守旧倾向。有的官兵对新的运行体制、管理模式、领导方式调整适应迟缓,甚至明显不适应,总认为以前的体制、模式、做法运行高效;有的人到了新单位,内心想着原体制,甚至抱怨改革影响了自己晋升调级,产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伤感,影响了部队士气。

三是优越自居倾向。认为新单位在自己原单位基础上组建,或是单位领导是以前的老领导,仿佛自己是主人,以前在其他单位的同志好像是客人,心中习惯于主客有分、内外有别;有的把是否纳编作为衡量他人的标准,甚至把纳编当资本。

四是本末倒置倾向。改革的目的是强军,核心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而有的官兵把改革当成图利时机,只想坐享其成,不想思维转变、能力升级;对基础性工作应急考虑有余,应战筹划过少。

二、确立对改革磨合过程的理性认知

(一)磨合中的问题现实存在。部队结构体系按照战斗力生成规律、作战模块重新配置组合,有着优良传统的光荣部队也置身其中,官兵个体总会打上原有单位的传统印迹,比如,有的单位有老实、朴实、扎实的“三实”精神,有的单位有见任务就上、见第一就争、见先进就学、见问题就改的“四见”精神,等等。虽然承载部队精神的集体走进了历史,但已将这些精神融入了官兵的血脉与灵魂,这些官兵承载的老部队的优良传统应在新单位里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弘扬。不同地区的部队重组在一起后,必然存在观念上、认识上和工作方法上的差异,应避免因此产生不良心态,影响工作的开展。

(二)磨合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革强军征程中,不同单位官兵、不同部队之间的融合是一个历史过程,差异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沉淀下来的是原有精神融合升华以及新的实践结晶形成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追求。正如恩格斯所言,“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把握了这种规律性,一些认识上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磨合交错必然让位于融合一体。

(三)磨合过程促进部队建设发展。新旧事物交替过程中,碰撞总会发生,好比牙齿碰撞才能咀嚼食物。只有理性对待,才不会视而不见,或大惊小怪。磨合有一个过程,融合需假以时日。我们既不能把当前的磨合甚至冲突看成洪水猛兽,也不能视而不见,忽视其存在。一方面,磨合过程中伴有冲突,会增加人际关系成本,提高组织和领导决策成本,影响官兵全身心投入部队建设,制约部队战斗力生成;另一方面,磨合的过程也是融合的机会,不同特点单位交流融合,扩大交流学习面,取长补短,定会共生交融,催生出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要求的新质战斗文化。

三、在磨合中融合是凝聚改革强军意志力量的基本思路

面对重组中的问题,理性看待是前提,如何整合融合是关键。要着眼改革强军战略,从官兵转变观念融入、部队转型发展融合、目标清晰全面牵引、领导带头垂范引领着手,凝聚官兵改革强军意志力量,积极投身到强军兴军伟大实践中。

一是强化主导转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军队的转型发展,首先是观念的转型。成长路径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此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体制性重塑和结构性重组,不同群体重新组合融合,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观念冲突不可避免,关键的是自觉看齐追随,切实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示对表,摒弃宗派主义、山头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坚持把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以适应转型发展需要为第一位要求,以推动单位发展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彼此融合为紧迫课题,平时少说“你们”多说“我们”,少讲以前多讲现在,少守旧守成多主动创新,把个人的、集体的思想观念转变到促进官兵相互融合大潮中,凝聚起改革强军的意志力量。

二是取长补短定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脖子以下”改革涉及单位、人员较多,而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刚建立,可能出现管理空当、权力盲区,需要发挥规矩这个最管用的约束力,从实际出发立规矩,强化守规矩意识,执行规矩从严不打折扣。同时,不同类型部门、不同单位官兵、不同成长经历领导在融合过程中,应正视官兵思想观念多元、传统做法多样的现实,突出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着力做到优势互补,汲取原有单位、不同群体的优点,立好新规矩,解决步调难一致的问题,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看齐追随、令行禁止。

三是增强内心认同感。在急剧变革、重构重组时期,要着重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环境,激发官兵对部队的感情,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充满干事的激情。通过实际举措,对官兵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厚此薄彼、亲亲疏疏;通过环境熏陶,用创新文化打造战斗力倍增的新集体。

四是交叉任职添活力。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为军官交叉任职提供了体制基础和现实可能,军官职业化为其提供了目标路径和方式方法,军官任职资格为其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价值导向。实施军官交叉任职,改变院校毕业分配定军旅生涯的做法,使他们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单位全方位历练,对优化设置军官成长路径、开阔他们思维视野、全面锻炼培养指挥人才、提高指挥作战综合能力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要利用这个难得机遇,最大限度激发军官队伍活力,解放和增强战斗力。

五是领导带头作表率。部队调整改革,最难合的是人心。而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要自觉做到“四个带头”:思想观念上要带头更新升级。主动来一场头脑风暴、思维革命,主动跳出原有陈旧观念、思维模式,主动与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对接,在思想上再突围,在理念上再创新,用改革强军战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实现“三个转变”上要带头作为。坚持军委管总的原则,把握主战与主建目标一致性、举措相融性,搞清基层部队在新体制下主业主责,加紧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做到定位职责不含糊、主动担当不推诿、从严从实不走样、高效运行不折腾。领导方式方法上要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自觉用党性克服个性、用集体智慧克服个体缺陷、用首长分工负责克服无人担责,维护和增强班子团结。选人用人上要带头讲五湖四海。用人导向是政治生态的源头,源头守护最紧要最关键的是领导干部。毛泽东强调:“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面对单位撤并降改、转隶重组,领导干部要自觉摒弃“有色眼镜”、人为划线,坚持原则、严格程序、恪守公心,公正公平用人,用健康的政治生态凝聚部队的军心士气。

猜你喜欢

强军官兵部队
我的科技强军梦
俄部队军演
强军战歌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老部队
强军路上
强军梦——朱日和沙场大阅兵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