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实坚韧白菜情种业先锋带头人
——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白菜育种岗位科学家张凤兰

2016-12-30长江蔬菜杂志社刘婷

长江蔬菜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大白菜白菜种业

长江蔬菜杂志社 刘婷

朴实坚韧白菜情种业先锋带头人
——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白菜育种岗位科学家张凤兰

长江蔬菜杂志社 刘婷

张凤兰,女,1964年出生,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白菜育种岗位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副理事长。《园艺学报》编委。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种部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耐寒蔬菜育种研究室主任,白菜遗传育种课题组组长,兼任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为“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及成就奖”、“北京市优秀回国人员创业奖”、“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为北京市和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大白菜原产我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可谓“菜篮子”里边的“当家菜”,其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我国均居各类蔬菜之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大白菜品种日趋丰富,市场中四季都有供应,南北方均有种植。消费者要求产品质量佳、营养品质高、口感好、生熟食兼备,种植者要求抗病、丰产、整齐。因此,大白菜品种的选育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多年来,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白菜育种岗位科学家张凤兰和她的团队,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选育出了春夏秋播、早中晚熟系列配套的大白菜品种,实现了周年种植,先后育成45个大白菜品种通过北京市审定,8个品种通过全国审定,16个小白菜品种通过北京市鉴定。选育品种每年推广面积33.3万hm2以上,其中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达80%,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产业化规模居全国同行第一。

白菜情缘,笃定追随三十年

说起与白菜结缘的前因后果,似乎可以算是机缘巧合、自然选择。1987年从江苏农学院硕士毕业后,张凤兰来到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刚开始被分配到蔬菜研究中心白菜课题组实习,也许是因为她的踏实、聪颖和勤奋,一个月后,当时主持白菜课题组的徐家炳老师语重心长地说:“白菜育种研究需要年轻人,你就留在这儿吧!”了解到蔬菜研究中心有国际合作项目和出国交流机会,能有更大施展抱负的平台,看到徐老师如此器重自己,张凤兰便答应下来。就是这样一个“顺理成章”的承诺,把她带进了白菜“王国”。当时她并没有想到,这样一干就是30年,30载春秋的挚爱情怀,谱写了大白菜育种的美丽乐章。

实验室、试验田,潜心育种,虚心学习,乐于实践。3年后,张凤兰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 “开眼界、长见识”的机会,她被派往日本农林水产省野菜茶叶试验场,进修十字花科蔬菜遗传育种。张凤兰回忆说:“当时,确实被日本的蔬菜育种水平震撼到了,他们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研究思路和手段的先进程度,都是我前所未见的。”初到日本,就让张凤兰感受到了巨大差距。在日本的1年,她在有限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向日本同行学习抗病育种技术,边学习边研究,思考着国内本领域研究的现实问题和解决途径,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回国时,她感到想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1995年,张凤兰又一次飞往日本,这次目的地是国立岩手大学,她获得了日本文部省全额奖学金,选择了当时最前沿的生物资源科学学科,以植物育种作为研究方向,已做母亲的她重回校园,开始了正规的 “科班”学习。这4年里,她被周围勤奋、刻苦、坚韧的学习氛围影响着,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而此时,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方面的应用在国内还相当落后。几度风霜寒暑,转眼到了1999年,张凤兰博士毕业了,是留在日本还是回国?日本的科研条件相对较好,一家人还可以在一起,可她回想起出国的初衷,想到农林科学院领导的期望,想到徐家炳老师信中的殷殷话语,于是婉拒了导师留她做博士后的邀请,毅然独自带着年幼的女儿,告别继续求学的丈夫回国了,接过老一辈育种家的接力棒,成为第3代白菜育种课题主持人,担起大白菜科研的重任,那一年她35岁。

潜心育种,倾注挚爱结硕果

只要提起大白菜育种,总能在张凤兰眼中看到闪烁的光芒。大白菜育种工作很辛苦,需要亲自到地里去安排试验、做调查,苦累不在话下,重复枯燥中也能寻得乐趣,但花粉过敏却着实难为了她,30年来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她,“坚持!”她说,“每当培育出一个新的品种,刚好是你心中所求的东西,真的很高兴!什么苦啊、累啊全都忘了。”育种人不光要做白菜育种研究,还要做种子生产和品种推广,如果能培育出经销商认可、农民喜爱的新品种,则内心会感到无比喜悦,而这种喜悦是一种由衷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张凤兰带领的育种团队,像一家人一样,很有凝聚力,并且传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作为育种工作者,既要为种植者着想,培育出满足生产需要的品种,又要为消费者考虑,希望白菜好吃又好看。他们充分利用杂交优势的原理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合春夏秋不同季节种植的大白菜品种,让下一代继承 “父亲”、“母亲”的优点。如今,为适应消费需求,白菜品种更丰富了,白菜个头变小了,吃起来口感变好了,颜色也多样了,有了橘红、黄心、紫色等彩色大白菜。培育的北京新3号和京秋3号大白菜品种,由于具有抗多种病害、高产、优质、商品性好、耐储运的突出优良特性,成为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主栽品种,更是满足大白菜北菜南运需求的唯一品种。北京新3号的推广已有20余年,至今仍然为北京、辽宁、河北、山东一些白菜产区的主栽品种,经久不衰。

张凤兰介绍,我国大白菜从选种到种植都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秋季一季栽培,发展为春、夏、秋、冬四季栽培,种植区域从北方扩大到南方;依托气候和区位优势,逐渐形成了5个大白菜集中产区,即东北秋大白菜主产区、黄淮流域秋大白菜主产区、长江上中游秋冬大白菜主产区、云贵高原夏秋大白菜主产区和黄土高原夏秋大白菜主产区;栽培模式基本形成春季设施、夏季高原、秋季北方、冬季南方的周年生产供应格局;消费类型也由过去的以大球型大白菜消费为主,发展为大球型、苗用型、娃娃菜和小球型等多品种并存的形式。苗用菜、娃娃菜和小球型大白菜由于品质好、生长周期短、生产效益高、适合目前我国家庭消费习惯等,市场前景较好。搞蔬菜育种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更要注重长效性和前瞻性。

深入田间进行白菜育种材料调查

针对我国白菜育种技术滞后与突破性品种选育难等问题,张凤兰课题组以提高品种的抗病、耐抽薹、耐贮运为育种目标,通过育种技术创新与优异种质创制,选育出优势强、综合性状优良、春夏秋播配套的新品种。创新了大白菜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了多亲本复合杂交种质创新、耐抽薹评价、多抗性复合接种鉴定、抗根肿病、黄萎病和干烧心病鉴定技术;建立了全基因组序列变异数据库和高通量种质资源基因型精准鉴定与全基因组背景选择技术体系。由此,创制出一批优特异亲本材料,培育出6个突破性大白菜新品种,其中京秋3号聚集了高产、抗病、优质、耐贮运等优良性状,2012-2013年连续被农业部列为大白菜唯一国家主导品种;育成推广面积最大的国产娃娃菜品种京春娃2号、春播晚抽薹大白菜品种京春黄和抗根肿病的大白菜品种京春CR,实现了大白菜高端品种的“本土化”;春夏秋播快菜系列配套品种京研快菜、京研快菜4号等的选育和推广,实现了快菜周年栽培和均衡供应,近10年,累计推广面积达162.3万hm2。

凤凰涅槃,京研益农扬新帆

张凤兰,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15年根据国务院种业改革精神和农业部事企脱钩要求,原京研益农进行了企业改制,组建了股权多元化的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新公司,张凤兰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种业创新发展的带头人。

张凤兰说:“在国外企业是研发的主体,特别是蔬菜育种,而我们国内,过去所有的种子企业都是不搞研发的,只管销售,所以过去每个省都有种子公司,但是都没有自己的产品,没有研发能力,这就导致研发和推广之间严重脱节。科研单位搞研究,但是不会推广;企业不做研发,光等着卖别人的产品,很被动。所以我觉得今后应该是企业办研究所,加强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育种是要长期积累的,并且它周期本身就很长,育成一个品种一般需要6~8年的时间。所以企业从头开始做,需要时间,但商业化育种之路是必然的,我们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从大形势看,大白菜目前已成为国际蔬菜,栽培区域不断扩大,今后的国际竞争肯定异常激烈。韩国和日本白菜育种水平很高,但品种比较单一。我们中国幅员辽阔,有很多不同的饮食习惯,像天津人就要吃青麻叶类型的白菜,北京人要吃大青口类型的白菜,南方人喜爱快菜、小白菜。因此,团队的育种科技工作者应和国内同行携起手来,保持中国白菜育种的优势地位。我们的目标是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京研益农经改制重生,如凤凰涅槃,焕发斗志,展翅腾飞。张凤兰说:“老‘京研’,我们曾经风雨同舟;新‘京研’,我们扬帆驶向新征程,将继写京研种业的辉煌。”2016年京研益农再次荣列中国蔬菜种业信誉骨干企业之首。京研种业自2013年以来连续销售额突破亿元,新品倍出,开发推广的蔬菜品种包括白菜、甘蓝、辣椒、番茄、茄子、西瓜、甜瓜、黄瓜、南瓜、西葫芦、萝卜、胡萝卜、菠菜等400余个,年种植面积逾千万亩,覆盖全国各省市的1 500多个市县,拥有七大育种与示范基地,拥有国内一流的种子加工车间和贮存库,蔬菜良种的产业化规模名列全国民族蔬菜企业首位。公司以“支撑种业发展,带动菜农增收,引领产业变革”为发展理念,将再接再厉,不断提高。

百花之英,心若兰兮终不移

兰,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寓意质朴、典雅、高洁。张凤兰对大白菜乃至蔬菜事业的追求,像兰花一样,“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学者和公司带头人,在科学研究、企业经营与家庭生活之间转换着不同的角色,如何把握平衡点呢?张凤兰微笑着说:“你不要因为工作,家里就不管了;或者因为要管家,工作就不顾了。现在家庭规模都这么小,自己稍微付出一点、合理安排就够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成长、大人事业都有利。科研与经营是相辅相成的,育种成果只有推广出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而市场需求也为育种科研指明了方向。育、繁、推一体化,是我国种业与国际接轨的必然之路。”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女性修身养性的原则。兰,之所以高贵,皆因体现了这样的品格。现代女性,对事业和生活更加地热爱,而现代社会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从事蔬菜研究与推广的女性们,放飞理想,脚踏实地,绽放你的光彩吧!

考察意大利种子生产基地

10.3865/j.issn.1001-3547.2016.22.001

猜你喜欢

大白菜白菜种业
一棵白菜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开水白菜
神奇的“白菜换装”
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天白80的选育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大白菜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