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秋粮食市场“主角”非玉米莫属!

2016-12-30梅雨

种子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角临储供应

梅雨

今秋粮食市场“主角”非玉米莫属!

梅雨

编者按:

时下已经是9月,新玉米马上就要上市,而实行了8年的临储收购也将不再执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内外甚至是国内外,普遍看空新玉米上市之后的价格。有众多机构纷纷预测,玉米价格到底会下跌多少,有人说会跌到1.4元/kg,也有人说有可能跌到1.2元/kg,可谓众说纷纭。

作为玉米市场改革的第一年,很多人心里都没底。临储玉米收购退出市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库存陈玉米抛售、多变天气对产量威胁等因素对玉米市场究竟影响几何?眼下玉米丰收在望,玉米种植大省将面临怎样的考验?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

本期关注栏目以玉米新政实施第一年的市场反应情况为焦点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2016年,我国玉米市场在由“政策化”向“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第一次由市场机制决定新产玉米上市价格。市场人士认为,今秋国内粮食市场的“主角”非新产玉米莫属,具体分析如下:

国内新季玉米正等待出场

2016年8月玉米市场“风云突变”,政策性粮源每周都在大量供应,其拍卖底价与当前的市场价格相比也不高,但贸易商和需求企业采购并不积极,部分下游企业更是宁愿降低开机率也要观望,最终导致部分地区玉米供应偏紧,销售价格整体走高。究其原因,与当前玉米市场情况较为复杂有关,国内玉米市场正在由“政策化”向“市场化”转变。

提起自2015年启动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市场最关注的就是玉米市场“市场化收购+补贴”政策。当前这一政策正处在实施的关键节点,新产玉米即将集中上市,在这个时间点上,无论是生产者、贸易商还是需求企业,都在等待玉米市场“新主人”的到来。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玉米价格的涨跌将由市场自由形成,在新产玉米正式上市之前,决定价格涨跌的供需关系是不确定的。这种情况下,各市场主体自然小心谨慎,往年新粮上市初期市场激烈竞争的局面恐难出现。

新粮上市初期供需或偏紧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的整体供应明显大于需求,但是由于大部分玉米粮源在国家手中,其超过2.4亿t的库存使得当下玉米市场可供流通的贸易粮源呈现出了整体供应偏紧的状态,那么在新玉米上市之后,即便有2016年临储初期不再参与进来这样的一个“利空”因素存在,但笔者依然认为,目前由于玉米市场除了东北产区之外的大多数地区玉米仍处于一个供应紧张的状态,新粮上市之后在初期仅仅是能够弥补这部分缺口而已,其价格面临的回调风险并不大。同时,需求状况是决定价格走势的关键,因为无论新玉米产量、质量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新产玉米上市后市场供应压力将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新产玉米乃至玉米市场整体价格的涨跌将由需求状况决定。当前玉米饲用需求稳中有增,虽然近一个多月生猪价格有所回落,但水产养殖对玉米的需求不断回升。据了解,养殖业正处在持续恢复期,其对玉米的需求呈小幅增加态势,这将提振后期玉米尤其是高品质玉米的价格,同时玉米淀粉、酒精等玉米深加工产品出口退税恢复有利于降低国产玉米淀粉的出口成本,消化国内玉米加工过剩产能。

临储拍卖成交强劲势头减弱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供应方面,前期2 000万t轮换粮投放接近尾声,2015年产市场余粮几乎殆尽,供应基本以2013年临储玉米拍卖和新季春玉米为主,而当前主产区新玉米尚未大批量上市,市场目光均投向临储拍卖,玉米供应出现“青黄不接”现象,因此临储拍卖成交情况持续回暖,8月内4次拍卖当周成交率分别为6.56%、7.93%、15.35%、19.31%,翘尾态势明显。但是进入9月后,河南、安徽等地区新玉米上市量将持续增多,粮源供应将逐渐宽松,9月下旬东北地区新季玉米也将逐渐上市,一些深加工企业称往年9月底开始已经不采购陈玉米,因此考虑到临储玉米拍卖、成交、出库、到厂的时间问题,9月中下旬开始部分用粮企业将减少采购临储玉米,届时采购主力将是当地饲料企业和北粮南运的贸易商。虽然说近期下游企业采购需求阶段性增加,但大部分企业并不会做大量库存,采购依然保持谨慎态度,市场普遍看跌新季玉米开秤价格。另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16年5月27日以来,临储国产玉米累计成交1 687.6万t,总成交率21.02%,进口玉米累计成交9.3万t,进口成交率27.1%。不过从东北地区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小幅回落、溢价缩窄也可以感受到新玉米上市的气息。此外,传闻中的2014年关内临储玉米拍卖并未兑现,而有关给予玉米深加工企业补贴、北粮南运补贴的消息再度开始传播。

“天气”是否对玉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2016年在国家一系列调整玉米结构的政策引导下,我国东北4省总计缩减玉米种植面积133.3万hm2,预计产量将缩减9 800多万t。除去种植面积缩减之外,超强厄尔尼诺气候也给国内玉米种植带来了一定损失。2016年5—7月,南方多省出现了持续强对流天气,当地不少种植、养殖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受损,而北方地区则呈现干旱状态,7—8月内蒙、黑龙江部分地区因干旱出现了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8月末9月初又有台风“狮子山”来袭,对玉米产量形成威胁,以上种种天气变化是否会对秋粮价格产生一定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其影响能力较小,并不会给秋季玉米价格带来明显的上涨动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市场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变化,饲料行业依旧处于产能整合时期,下游养殖产品需求预计本年度内回升缓慢;另一方面较总体产量而言,这些因素造成的损失还不足以打破玉米市场多年丰产所带来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国内玉米价格趋弱是大势所趋。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玉米的市场供应环境与2010年非常类似,虽说临储有着巨大的玉米库存,但是考虑到其短期内大规模流入市场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无论从政策背景还是玉米市场整体的供需结构来看,其价格都很难出现大跌,因此即便是新玉米大规模上市,预计价格波动也不会太大。此外,由于2016年东北产区不再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往年普遍存在的华北玉米倒流东北的现象可能消失,华北玉米的供应压力将大于往年,东北产区新产玉米也要寻找新的销路,届时不同产地的玉米将会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价格与质量将成为主要的竞争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主角临储供应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我国玉米临储收购量创新高库存压力凸显
传播平凡百姓正能量:三门峡广播电视台典型报道的实践探索
蔬菜盆栽 绿叶也能成“主角”
政策将成玉米市场“引路者”
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或提前公布
供应信息
2014年临储油菜子价格或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