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的博物馆期刊管理工作分析

2016-12-30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20期
关键词:期刊管理信息时代博物馆

田 乐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信息时代的博物馆期刊管理工作分析

田 乐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期刊是一种观点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连续出版物,在所有文献类型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特殊地位。当前,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博物馆期刊管理工作逐渐发生改变,传统模式无法满足信息化管理要求。本文简单分析信息时代博物馆期刊特点及管理现状,总结几点加强管理措施。

信息时代;博物馆;期刊管理

传统博物馆期刊管理有重藏轻用理念,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该理念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及现代管理需求,必须树立新理念,加强博物馆期刊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拓展期刊利用与开发新方法、新途径,使期刊充分发挥实效性强、利用价值高和内容丰富优势。

1 信息时代博物馆期刊特点

1.1资源共享

在信息社会,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等得以广泛应用,迅速发展,促使图书事业发生革命性变革。博物馆在网络大环境下逐渐从既往单一实物转变成混合型文献,馆藏不仅有实体性纸质印刷资源,又有数字信息型资源。当前,仅凭单一博物馆文献保障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于信息的迫切需求,需将博物馆期刊资源全面融入进社会整体信息资源,视为社会的共同财富,促进各博物馆馆藏网络化,达到各馆之间信息资源互补和共享。

1.2纸质文献和电子期刊共存

期刊的传统载体是纸质印刷,现阶段,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型载体兴起,即电子期刊。与纸质印刷比较,电子期刊能够以超媒体、数据库和超文本等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与组织,信息检索更加方便、灵活。在信息时代,信息载体逐渐丰富,除了有纸质印刷期刊外,还有多媒体数据库、电子期刊等,形成多种载体互补共存局势。有很多学者认为,在将来电子期刊会完全取代纸质文献,全面进入电子化时代;但此观点有一定局限性,正如电视并未取代电影,广播并未取代报纸一样,纸质文献和电子期刊可长期共存,共同作为期刊资源主要形式。

1.3以期刊读者为中心

在传统管理工作中,按照作业内容及文献类型组织开展管理,由一个部门集中进行期刊采购、登记、编目、验收、装订、流通和典藏等,文献是管理工作的中心,管理模式以收藏为主,具有封闭式管理特点。而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管理工作逐渐发生改变,业务科室对期刊资源个性化服务、信息深层次化和资源共享等有强烈需求,管理工作应一改重藏轻用理念,建立以期刊读者为中心模式。

2 博物馆期刊管理现状

2.1缺乏特色化建设

在博物馆的业务发展中,调整非专业学术期刊和专业学术期刊关系,对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及经济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针对学术性强、文化素养强和专业水平强等特点,应适当选择刊物,给予专业学术期刊有力支撑。就非专业学术期刊来说,有一定数量的读者,主要作用体现在丰富人们文化精神生活和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方面,可视本馆需求收藏。报纸刊载文章新闻性和政治性较强,出版周期短,传播速度快,是获得政治动态、新闻资料和体现社会发展变化最佳载体,在信息建设管理中十分重要。报纸所报道的信息重复性高,尤其是重要信息重复率较高,可根据特定情况合理收藏。

2.2重藏轻用

期刊工作衡量标准往往是期刊收藏,忽略了期刊利用问题;很多人员对期刊信息深层次开发与利用缺乏重视,导致管理方法单一,没有实现多样化管理;部分人员的管理理念仍延续传统借还式理念,未形成主动服务思想,无法满足读者个性化服务及快捷服务要求。

2.3管理工作不到位

工作人员在期刊信息传播和收集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期刊资源开发与利用。在管理中,人员必须丰富期刊信息含量,促进期刊信息规模管理,提高资源质量,使业务人员可以更有效、更好地利用资源。工作人员必须全面落实管理,不断促进期刊加工程序规模化和标准化,使新到馆期刊尽快投入流通,在装订方面也应努力缩短时间,创造宁静、舒适、安逸阅览环境,变更信息及时通报,使期刊资源在培养全民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中充分发挥作用。

3 信息时代如何加强期刊管理

3.1建设特色数据库

结合本馆形式与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加强现有期刊资源的结构调查与分析,研究本馆学科优势及资源优势,建设与其他博物馆有区别的特色数据库。现阶段,在网络大环境下,建设数据库可为管理工作提供强大资源保障,而建设数据库也更加方便于业务人员工作。应从本馆实际情况及特色出发,重视核心期刊的收藏与积累,建立专业特色数据库。很多博物馆应做到网络型期刊、电子实体期刊及纸质印刷期刊兼收并蓄,组织有特色的期刊资源,组建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库。不断结合专业特点及科研特点,针对性开发建设数据库,使数据库特色鲜明,内容丰富,使其在网络大环境下真正得到利用与开发。

3.2创新管理理念

管理人员是期刊事业发展与生存的关键,直接决定了管理质量高低和效果好坏。首先应创新管理理念,更新观念,在观念上有质的飞跃,提高创新能力,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期刊管理者应具有较强责任性、事业心,高尚职业道德,热爱读者和期刊事业,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不断在馆员角色、服务理念、工作原则和价值观等转变理念。转变的重点是读者观念和藏书观念。改变传统管理为中心理念,将读者作为管理工作的中心,一切管理工作围绕读者开展;改变既往以藏为主理念,转变为以用为主。将管理工作重点放在调动人员积极性、开发能力及激发创造性上,创造优越条件,吸引人才;对管理人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开展专题讲座、自学、进修及培训等活动,提高其对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操作能力与知识水平,强化外语水平及其他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及知识结构,从思想观念转变促进管理技术及方法创新。

3.3加强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文献传递成为博物馆进行资源共享重要形式。读者可经网络了解现刊到馆、期刊订购和馆藏情况,通过电子邮件获得需要的文献全文和期刊信息。文献传递能大大降低期刊资源购买经费,提高文献利用率及保障率。加强馆际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在有效经费下,与其他博物馆展开合作,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数据库建设与开发中。在同地区博物馆中,应建设区域性资源中心,或通过计算机联网,达到资源共建与共享目的,而非每个博物馆购买昂贵外文期刊,以此避免期刊建设中盲目收藏、重复订购和财力、人力及物力浪费等。

针对信息共享建立网络平台,重视各种链接有效性及明确性,如个人网页、重要数据库及专业网站等,从细节上把握信息管理平台的有效性。管理者应及时发现、搜索、挖掘时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期刊信息,收集过程中及时关注各种信息,掌握前沿信息。针对各种专业期刊交叉性特点,管理人员应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相互渗透性,及时更新维护信息,逐渐完善信息平台。

4 结 语

在信息时代,博物馆期刊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占重要地位。进行期刊管理时应重视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统筹合理运用,促进期刊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笔者查阅资料及文献后,从信息时代期刊特点、管理现状及强化管理措施三方面作出研究,供学者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蔡琳.信息时代期刊室工作的创新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

[2]高红妮.对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期刊管理创新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4).

[3]肖霞.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化管理与期刊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

[4]刘静.数字信息化时代期刊阅览室的管理服务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6(7).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16

G261

A

1673-0194(2016)20-0171-02

2016-09-02

猜你喜欢

期刊管理信息时代博物馆
公共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研究
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之我见
高校图书馆期刊信息化管理小议
博物馆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
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创新的思考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