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职业前景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2016-12-26李晟唐豪倪进东林伟研廖正发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东莞市认同感社区卫生

李晟, 唐豪, 倪进东, 林伟研,3, 廖正发,



·社区卫生服务·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职业前景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李晟1, 唐豪2, 倪进东2, 林伟研2,3, 廖正发2,

目的 了解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于目前职业前景认同的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东莞市中随机抽取3个镇,所抽中镇的全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工作人员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53名医务人员的职业前景认同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在对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前景调查中,认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有148人,占51.0%;单因素分析显示,任职性质、年龄与工作前景认同感相关(χ2=9.12,P=0.010;z=3.18,P=0.001);将任职性质、年龄纳入Logistic回顾模型,结果显示,有编制人员对工作前景认同感高于无编制聘用人员(OR=3.47,95%CI:1.11~10.87),随年龄增长对工作前景认同感增强(OR=1.49,95%CI:1.16~1.91)。结论 任职性质与年龄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职业前景认同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政府及社会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发展,通过多方式、多渠道提高社区医务人员对工作岗位前景认同感,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医务人员; 职业前景认同感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由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1],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医务人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作用的第一要素。本研究通过对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关于职业前景认同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完善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东莞市30多个镇中随机选取3个镇,分别是大朗、麻涌、南城3镇,每个镇均只有1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3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分站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3份,有效率为92.9%。

1.2 调查内容

在参考国内外文献前提下,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对本职工作满意度、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及社区卫生专业知识培训等情况。

1.3 质量控制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社区内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安排专人对每日汇总调查表查漏与检错,如发现存在错误或遗落信息,经电话回访补充与纠正信息。随机抽取已完成的调查表,经电话回访核实调查表内容,以核查调查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检错;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构成比描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采用卡方检验或z检验;经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研究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计算各研究因素与职业认同感的关联强度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53名调查者中,年龄在18~59岁,平均为33.36±7.54岁。男104人(29.5%),女249人(70.5%);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学历以大专、本科为多,共有165人,占47.7%;具有高级职称6人,占1.7%;人员构成上,临床医生占35.0%,护士占35.3%,公卫医生有7.4%,检验技术人员最少,只有5.4%;就工作满意程度而言,45.3%的工作人员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这部分人群中有105人认为报酬太低,41人觉得工作任务太重,25人觉得工作太烦琐;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业务培训的有290人,占82.2%,63.1%的人员很愿意接受专业培训,不愿意的仅有1人,占0.3%;接受社区医学培训累计时间以3个月至不满6个月为主,占31.6%,其次是半年以上和1个月至不满3个月。见表1。

2.2 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前景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所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前景调查,共290人应答该问题。认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有148人,占51.0%。单因素分析显示,任职性质、年龄与对工作前景认同感相关(χ2=9.12,P=0.010;z=3.18,P=0.001)。学历、性别、技术职称、从事社区卫生工作年限、从事工作种类、从事工作内容等与对工作前景认同感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将任职性质、年龄等因素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结果显示,有编制人员对工作前景认同感高于无编制聘用人员(OR=3.47,95%CI:1.11~10.87),随年龄增长对工作前景认同感增强(OR=1.49,95%CI:1.16~1.91)。见表3。

表1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一般情况 n,%

表2 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职业前景认同感的单因素分析

因素 职业前景(例数)认同不认同单因素分析OR(95%CI)任职性质 有编制职工20 54.23(1.54,11.63) 无编制职工1211280.88(0.26,2.96) 其他 5 6年龄(岁)34.7±8.1532.28±7.231.04(1.01,1.08)学历 大学及以上63570.74(0.36,1.52) 大专61680.60(0.29,1.23) 中专及以下2416性别 男4836 女971020.71(0.43,1.19)职称 高级240.59(0.10,3.37) 中级100811.45(0.89,2.38) 初级及以下4553职业 临床医生58482.42(1.07,5.48) 公卫医生1593.33(1.11,10.00) 检验人员681.50(0.42,5.41) 护士52472.21(0.97,5.05) 行政后勤571.43(0.37,5.55) 其他1122从事工作年限(年)5.0±3.265.39±5.27专业培训 无3225 有1151160.78(0.43,1.39)

注:年龄和从事社区卫生工作年限两项的数据表示平均数±标准差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及统计量

2.3 人才队伍建设需求

调查对象中128人(36.3%)表示最应提高待遇,其次119人(33.7%)表示最应加强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设,57人(16.1%)表示最应完善有关制度;其余表示应提高业务水平和强化医务人员敬业精神等。关于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问题,127人(36.0%)认为是政府投入,其次为支持政策62人(17.6%),工资收入52人(14.7%),工作条件与环境29人(8.2%),个人发展22人(6.2%)。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建设需求强烈,医务人员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初级职称占半数以上,本科学历少,大专学历较多,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很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这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职称构成不合理等现象相符[3]。要更好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应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近年来,东莞市相继出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结构仍需优化[4]。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加强配置全科医师的同时,还应加强公卫医师、护理人员及中医类人才的配备,提高中医预防和医疗保健服务覆盖面和质量[5]。

本次调查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显示,有36.3%表示最应提高人员工资待遇,33.7%表示最应加强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建设,16.1%表示最应完善有关制度。加强人才建设需提高待遇,提高业务水平,完善有关制度,强化医务人员敬业精神和改善服务态度,对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方便群众就医及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自身职业发展前景的认同度不高,认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只占51.0%,有45.3%的工作人员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有研究认为,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地位不断提升,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也逐渐完善,社区医生应不再为社会、学术地位及经济问题所担忧,但当前财政补偿不到位,绩效工资未兑现,使得社区医生工作情绪受影响[6],这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认同感。

本研究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对自身职业发展前景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任职性质、年龄、社区卫生专业培训和工作岗位等因素与工作人群职业发展前景认同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任职性质和年龄进入了最后的模型;有正式编制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认同高于非编制的聘用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无正式编制在工作待遇、个人发展机遇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黄龙银等[4]对于社区卫生人员的研究调查也发现,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反映工作待遇差、入编难、工作流动性大等问题。提示在实际工作中应通过健全人才机制,增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就职的稳定性,提升工作人员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认同感;同时,要解决好人才流失问题,政府应完善配套的人才政策,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提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完善人事管理及绩效考核制度,重新核查制定人员编制数,鼓励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改进工资评估制度,在经费、培训、职称等方面给以相应的政策保证[7-8]。

[1] 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1-93.

[2] 陈博文.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 李立蔚.我国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改进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2(17):124-125.

[4] 黄龙银,张晓阳,梁志伟,等.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前后人力资源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6):14-1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情况介绍[EB/OL].[2013-01-01].http://www.gov.cn/gzdt/2013-01/10/content_2309390.htm.

[6] 钦嫣,吴琢,卢建华.关于社区医生工作现状与职业前景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6):150-152.

[7] 冯勇.苏会璇.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建议[J].社区医学杂志,2009,7(10):1-3.

[8] 袁建明,冯万林,刘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4(9):73-74.

·卫生服务评价·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Career Identity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edical Worker in Dongguan

LI Shen,TANG Hao,NI Jindong,et al.

SchoolofHumanitiesandManagement,GuangdongMedicalUniversity,Dongguan,523808,China

Objective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eer identity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medical worker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Dongguan.Methods A multistage cluster sampling design was used and 3 towns in Dongguan were selected.All medical workers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at the selected town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our study.All 353 participants will need to fill out a questionnaire about career identity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Results 148 of 353 considered tha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have a good prospects,accounting for 51.0%.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ype of work and age were associated with career identity(χ2=9.12,P=0.010;z=3.18,P=0.001).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lso suggested that type of work and age were associated with career identity(OR=3.83,95%CI:1.38~10.61 andOR=1.04,95%CI:1.01~1.07,respectively).Conclusions Government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service staff in community agencies and use variety ways to improve the staffs’career identity,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personnel.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organization; Medical staff; Career identity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108102019);广东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JY14031);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2JY14025)

1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东莞,5238082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东莞,523808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广州,510150

倪进东

R192

A

10.3969/j.issn.1673-5625.2016.06.020

2015-12-29)(本文编辑 甘勇)

猜你喜欢

东莞市认同感社区卫生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东莞市耐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莞香杯”第四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启幕
东莞市耐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试试“托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