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的对比探讨

2016-12-24郎忠彪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东林场常规

郎忠彪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北山林场,青海海东810700)



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的对比探讨

郎忠彪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北山林场,青海海东810700)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国家政府不断地加强对于各行各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整治力度。作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领域,农林业如何能够科学的、有效的实现生态化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下北山林场为例,通过介绍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的概念及其经营模式,分析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之间的不同之处,希望可以为进一步加快生态农林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生态农林业;常规农林业;概念;对比

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首先是,保障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强农林业建设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还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中介,原因就在于农林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次是,为建设生态经济提供了依据。生态农林业建设是我国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究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由常规农林业向生态农林业转变的同时,也为我国其他行业实现生态发展提供了参考;最后,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本文已经介绍了与常规农林业相比,生态农林业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能源,就可以获得极大的收益,而且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保证生物的多样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1 案例分析

自2014年,我国政府出台了有关农林业改革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截止到目前已有上千家林场摒弃了原有的常规农林业经营管理办法,开始进行管理机制、经营体制等等诸多方面的改革。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实施生态农林业建设之后,林场的收益相比于常规的农林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增长,作为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县下北山林场的一员,本文想在此介绍一下我场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的生态农林业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

一方面,加强造林计划实施的力度。自《国有林场改革方案》颁布之后,我场每年春季都会选择适当的植树时间,组织近百人进山造林,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法的实施,增加山林覆盖面积,实现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向林业示范点学习。在林场增加无公害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并以沼气为纽带,实现“畜-沼-果”三者之间的循环经济运营模式,使林场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号召,对乐都县所有林区全面实施防火戒严及禁止采挖冬虫夏草,保护林区的安全。

2 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

2.1 生态农林业的概念及经营模式

生态农林业是近10年来新型的一种产业,它运用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原理,将林木与农作物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实现对于光、热、肥料等能源最大化的利用,以其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受到了各大林场的普遍欢迎。

在生态农林业的经营管理中,经常提到的经营模式有三维生态农林业模式与生态治理模式两大种。其中,三维生态农林业模式是依据生物学原理与互利共生原理构建的,构建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不同层次的生物都可以利用太阳能、肥料、水分等等实现自我生长。而生态治理模式的重点在于治理,林场的生态环境在经历了多年的常规的经营后,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恶化,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农作物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生态农林业,就要对原来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修复已经被破坏了的生态系统,逐步建立“草林-牧-农”、“草林-牧-农-商”的生态循环网络,实现农林业的循环发展。

2.2 常规农林业的概念及经营模式

所谓常规农林业,并不是传统的农林业,而是前些年我们经常提到的现代农林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农林业生产管理中运用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林场运用机械代替原来的人畜力生产、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提高生产的产量。常规农林业的生产方式旨在追求一时的利益,并没有考虑到长久的发展下去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危害。

美国的一位农林业研究专家曾经针对常规农林业的生产模式做过为期10年的调查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运用常规农林业的生产方法,投入2.5%的能源只能得到1%的农产品收益。就是说在这种经营模式下,要想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就要不计较能源的投入与长期的发展。比如说,在近50年来,美国在农林业生产方面投入了相比于之前近80倍的能源,就收获了丰富的农产品,使得土地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3 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的特点比较

研究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之间的区别,可以从农林业的类型、生产的目的、技术措施等等多个方面出发。下面就针对两者区别较大的地方制作一个表格来进行比较,如下表1所示。

表1 生态农林业与常规农林业的特点比较

4 常规农林业向生态农林业转换的途径

4.1 加强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

生态农林业之所以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就在于能够充分的利用新科技,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可以获得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在在这个过程中无法获得人们想要的经济效益,相信生态农林业只是一种畅想的生产模式,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因此,必须要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生态农林业生产,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寻求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不过,实现新技术、新方法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国家政府要加大科研力度,鼓励从事农林业研究的专家人士积极的进行新技术的研发。

4.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速度

实现常规农林业向生态农林业转换的重要物质保障,就是优化农林业的产业结构,我国可以从三个产业的不同方面出发,探究优化农林业的产业结构的方法。第一产业方面,可以根据产业的特点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以市场为突破口,进行工业原料及其他耗时较短的辅料生产;第二产业方面,可以以第一产业为基础,推进新产品的研发与出售,将高层次

产品与低层次能源结合起来,促进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方面,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利用森林中良好的空气与观光环境,引起外来人员参观旅游。总体上来说,要逐步的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变,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发展策略,加快农林业发展的速度。

4.3 积极实现生态资源的“四个转变”

这里所说的“四个转变”是指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由砍伐天然林向砍伐人工林转变、由森林生态效益的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由企业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退耕还林的实现可以保障我国的森林面积持续增长,使得森林覆盖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砍伐人工林替代砍伐天然林,就能够在保证农林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在实行森林有偿使用的政策之后,不仅可以增强树木的利用率,还能时刻的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最后一点,全社会办林业可以尽量的避免由企业办林带来的诸多无法控制的一些弊端。

4.4 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除了颁发相关的条例政策以外,国家政府还要加大在农林业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通过增加在林业建设、管理及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得地方政府能够优先安排农林业建设。并且,在将资金拨给当地政府之后,要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完成对于政府资金最大化的利用。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相关的鼓励机制,利用农林业建设可以获得的巨大收益来引导群众参与到生态农林业建设中去。

5 结语

截止到目前,我国在农林业的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国家政府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在完成合理的、科学的分析工作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理,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1]苏建兰,林诗文,刘娜.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及生态农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导入[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2]李亮.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南省农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3]陈珂,李雪婷,朴慧兰.中国林业生态效率与生态生产率的测度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6(2).

[4]陈守越,王梁.基于后现代农业理论下的生态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11).

郝风楚(1972-),男,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3583982706@163.com。

2016-08-07

F326.23

A

DOI.:11.13268/j.cnki.fbsic.2016.06.043

猜你喜欢

海东林场常规
女性多练深蹲好处多
筑梦海东,遇见未来
筑梦海东,遇见未来
常规之外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林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