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向性心动过速

2016-12-21蔡思宇

心电与循环 2016年3期
关键词:希氏电轴波群

蔡思宇

双向性心动过速

蔡思宇

双向性心动过速(BT)指心动过速时QRS波群额面电轴呈两种形态逐搏交替变化,常呈180°旋转,作为一种单纯描述性术语,它包含了一组有相似心电图形态及不同电生理机制的心律失常,呈高度异质性。Marriott心电图学则将BT定义为心律规则伴QRS波群呈两种极性相反形态的室性心动过速[1]。虽然是一种罕见的心律失常,近100年来却引起心脏病学家和电生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1922年Schwensen首次报道1例洋地黄中毒患者出现BT[2]。洋地黄中毒也是迄今报道最多的BT原因,此外还见于乌头碱中毒[3-5]、缺血性心肌病、重症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低钾性周期性麻痹。近年来发现BT也是遗传性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6]。受基础疾病影响,洋地黄中毒导致BT患者预后不佳,年死亡率达85%[4]。

1 心电图特征

BT发作时,心电图显示QRS波群电轴在某些导联呈交替性改变,而在其他导联仅有形态或振幅的改变。其特征性心电图表现是胸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型,额面心电轴左偏与右偏交替(图1),也可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与RBBB交替(图2),或LBBB伴心电轴交替改变(图3),或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伴心电轴交替等。QRS波群一般宽大畸形,窄QRS波群BT罕见。心室率140~180次/min,基本节律常为心房颤动,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律相对规则。心动过速常呈短阵发作,持续数秒、数分,一般均自行终止,血流动力学通常稳定,并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罕见,也有影响血流动力学导致心室颤动的报道,多见于CPVT患者[6]。

2 电生理机制

2.1激动起源多数文献报道的BT病例都在电生理研究开展之前,有关其激动起源与电生理机制都是推测性的,由于发病率低,进行电生理研究的病例也很少。没有一种心律失常像BT那样,对其起源部位(室上性与室性)产生如此大的争议。Marriott心电图学认为有些是真正的心室起源,另一些则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伴RBBB及交替分支阻滞,不可能使用单一机制解释所有病例[1]。

2.1.1室上性起源Rakita将乙酰毒毛旋花子甙原注射入狗房室交接区后出现BT,推断心律失常起源于房室交接区。1969年Rosenbaum在传导系统三分支概念基础上,提出BT是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阵发性三分支阻滞,心动过速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上,顺传心室时呈固定的RBBB和功能性左前、左后分支交替阻滞。此外,也有报道刺激颈动脉窦或Valsalva动作可终止BT,鉴于迷走刺激对房室结以下的异位兴奋灶几乎无效,支持BT为室上性心动过速。2.1.2心室起源1911年Lévy和Lewis给猫吸入氯仿蒸汽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包括BT,且与之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态相同,他们认为心室内有2个独立兴奋灶交替发放冲动。随着心内电生理研究的开展,在心动过速时记录希氏束电图,如每个心室波前均有H波且H-V间期正常(>35ms),则意味着心动过速起源于希氏束以上。而70年代进行的多个希氏束电图研究显示,BT发作时V波前无H波[4],支持心动过速起源于心室。此外,心动过速时出现房室分离、心房期前刺激出现窄QRS波群的心房夺获,窦性心律时以接近或高于BT的频率进行心房超速起搏未诱发室内差异性传导,以及BT发生前室性期前收缩形态与BT时2种QRS形态中的一种相同,均支持心室起源。Lévy等[7]认为BT术语应局限在起源于心室的心动过速,即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BVT)。

3 分型

1939年Scherf与Kisch报道了最大系列的BT病例,根据心动过速时R-R间期的规则性进行分型。Ⅰ型:心动过速时2种QRS波群交替,R-R间期恒定,Ⅱ型:2种QRS波群交替,R-R间期呈长短交替,Ⅲ型:R-R间期长短变化不规则。

4 鉴别诊断

BT需要与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鉴别[13](图9),两者都表现为心电图同一导联两种形态QRS波群交替,尤其当心动过速QRS波群不是非常宽时。Tatli等[14]曾报道过1例肺栓塞患者发生BVT,实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结合窦性心律时心电图QRS形态、寻找P波与QRS波群的关系有助于鉴别,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可见窦性P波及顺传的QRS波群,BT时P波常不清楚或可见P-波。BT还需与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与间歇性预激综合征鉴别。

5 处理

BVT的处理需考虑到基础疾病,洋地黄中毒导致BVT者,首先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在血钾、血镁正常后可使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禁用电复律,国外有使用抗地高辛Fab片段治疗BVT的报道。Tai报道过1例乌头碱中毒致BVT患者,通过呕吐、颈动脉窦按摩等迷走刺激或ATP静脉推注暂时抑制心动过速,最后静脉使用氟卡胺终止。同年,Tai报道17例乌头碱中毒致BVT患者,9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成功,其中5例使用胺碘酮,而利多卡因全部无效。在处理药物中毒所致BVT患者的同时,还需加强支持治疗与生命体征的监测。Li[8]对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室异位兴奋灶进行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心动过速未再复发。CPVT患者预防BVT发作,主要是抑制交感活动,首选β受体阻滞剂,且要达到最大可耐受剂量,30%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仍有心律失常者需要植入ICD[6]。心动过速发作时有使用氟卡胺成功复律的报道。

[1]WagnerGS.Marriott'spracticalelectrocardiography[M].ed9.Baltimore: Williams&Wilkins,1994∶331.

[2]Schwensen C.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s the result of administration ofdigitalis[J].Heart,1922,9∶199-205.

[3]Richter S,Brugada P.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J Am CollCardiol,2009,54(13)∶1189.

[4]Cohen S I,Deisseroth A,Hecht H S.Infra-His bundle origin of bidirectionaltachycardia[J].Circulation,1973,47(6)∶1260-1266.

[5]Zhao Y T,Huang Y S,Yi Z.An 88-year-old man with syncope and an alternatingaxis[J].Heart,2016,102(10)∶e3.

图9 同一患者BVT与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心电图。A.BVT心率117次/min,有两种QRS波群,呈RBBB与LBBB型交替,R-R间期恒定。B.窦性心律,心率97次/min,前间壁ST段抬高、下壁ST段压低,箭头示正常窦性心律顺传心室。C.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心率110次/min,有2种QRS波群,实线箭头所示与B相同,为正常窦性心律顺传心室,另一种QRS波群的P-R间期极短提示室性期前收缩。R-R间期不等,虚线箭头提示P波。

[6]Femenia F,Barbosa-Barros R,Sampaio S V,et al.Bidirectionalventricular tachycardia:a hallmark of 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J].Indian Pacing Electrophysiol J,2012,12 (2)∶65-68.

[8]Li J M,Welch P J,Zagrodzky J D,et al.Bidirectional tachycardia elimin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J].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2002,25(12)∶1786-1787.

[9]LiuT,ShehataM,MassumiR,etal.Bidirectionalfasciculartachycardia with alternating axis deviation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IntJCardiol,2011,148(3)∶367-369.

[11]Ueda-Tatsumoto A,Sakurada H,Nishizaki M,et al.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aused by a reentrant mechanism with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configuration on electrocardiography[J].Circ J, 2008,72(8)∶1373-1377.

[12]Baher A A,Uy M,Xie F,et al.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ing pong in the His-Purkinje system[J].Heart Rhythm,2011,8 (4)∶599-605.

[13]Berte B,Eyskens B,Meyfroidt G,et al.Bidirection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fulminant myocarditis[J].Europace,2008,10(6)∶767-768.

[14]Tatli E,Aktoz M,Barutcu A,et al.Bidirectional tachycardia in a patient with pulmonary embolism[J].Cardiol J,2010,17(2)∶194-195.

(本文编辑:杨丽)

31000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图1患者男性,54岁。急性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心电图显示规则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呈RBBB型,QRS波群相对较窄(140ms),心电轴交替左偏与右偏[3]。可见房室分离,V1P波(*示)明显。

2.2发生机制

2.2.1自律性增高Aliot提出左、右心室各有1个异位兴奋灶交替发放冲动,且互不干扰。Li等[8]报道1例呈LBBB与RBBB型交替的BT患者,术前心电图记录到融合波,分别选择二尖瓣环心室侧与右心室心尖部进行消融,术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心动过速完全消失,支持两个心室异位灶交替兴奋。但2个心室兴奋灶交替发放冲动很难解释部分BT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R-R间期恒定的现象。

针对常见的RBBB伴心电轴交替左偏与右偏,Liu等[9]提出单源心室异位激动起源于左束支分叉以上,激动交替沿左前、左后分支顺传(图4)。

2.2.2折返活动心内电生理研究显示,BT能被1个或多个程序电刺激诱发及终止,以不同频率起搏后观察到起搏后间歇与起搏频率一致的拖带现象,提示其发生与折返有关[10]。Lévy等[7]发现BT伴1∶1室房传导时,有2组恒定交替的V-A间期(图5),显示左心室有2个环路交替使用。Aliot在冠心病患者中记录到,BT紧随2种极性相反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后出现,形态与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时相同,也支持存在2个心室环路。此外,BT终止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形态与BT时的一种相同,配对间期恒定也支持折返。通过一个额外心室刺激可将BVT转变成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通过额外刺激可再次诱发BT,也是折返的证据。

图2患者男性,88岁。1d内晕厥3次。入院后心电图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QRS波群电轴交替改变,V1呈RBBB与LBBB型交替[5]。患者因胸背部疼痛服用中药附子抗炎镇痛,其主要成分是乌头碱。

图3患者男性,15岁。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显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V1呈LBBB型,肢体导联QRS波群呈2种形态交替,心电轴不偏和左偏,R-R间期也呈长短交替。

Lévy[7]提出2种可能的折返形式:(1)单源心室异位起搏点在心室内折返,有两个出口交替使用,例如分别靠近左前、左后分支或心室内两个不同部位(图6)。Ueda-Tatsumoto等[11]使用CARTO及起搏标测技术通过消融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2个出口,终止了呈LBBB伴心电轴交替右偏与左偏的BVT。(2)束支参与的大折返环,位于左束支分叉以上的单个心室异位兴奋灶,在左前与左后分支交替阻滞,发生折返(图7)。

2.2.3触发活动动物实验中通过程序电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动过速,除了折返机制,触发活动也可能参与其中,但递增起搏较额外刺激更易诱发触发活动。虽然电生理研究证据更支持折返,但BT常见于洋地黄中毒,以及运动或精神紧张引起的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如CPVT),提示触发活动也是一个重要机制。

图4单源心室异位激动的示意图。A.正常传导系统,B.心动过速起源点(实点)位于左束支分叉以上,C.交替沿左前分支顺传与左后分支顺传。AVN.房室结,LB.左束支,RB.右束支,LAF.左前分支,LPF.左后分支。

内向整流钾通道(IK1)在维持静息膜电位与复极末期动作电位中起重要作用,Andersen-Tawil综合征是KCNJ2基因突变导致IK1失去功能,无法抗衡钙自动释放时钠钙交换引起的除极效应,静息时细胞膜发生除极。CPVT是由于Ryanodine受体(RyR2)或钙结合蛋白(CASQ2)基因突变导致其功能增强,当交感兴奋、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时,肌浆网钙离子释放增加,细胞内钙超载。洋地黄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钠钾ATP酶发挥作用,洋地黄中毒时该酶泵出细胞内钠离子受抑制,细胞内钠离子蓄积,通过钠钙交换,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少量钙离子诱发肌浆网释放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浆。乌头碱中毒时,通过与心肌电压敏感性钠通道结合,钠通道持续激活,钠离子内流时间延长,细胞内钠离子蓄积,激活钠钙交换,钙离子超载。以上几种疾病的共同特征是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增多,或细胞内钙超载,产生一过性内向电流Iti,后者通过诱发膜电位震荡,引起延迟后除极,当达到钠电流兴奋的阈值即触发异常搏动。交替起源于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的触发活动产生了典型的RBBB伴心电轴交替左偏与右偏的心电图表现。

图5BT时记录的希氏束电图显示1∶1室房逆传,两种R-R间期(375ms与400ms)交替,两种V-A间期(QRS电轴右偏时V-A间期120ms,左偏时V-A间期80ms)交替,H-A间期恒定120ms,可以排除房室结逆传时间交替导致的V-A间期交替。HRA.高位右心房,LA.左心房,HBE.希氏束。

2011年Baher[12]通过创建兔心室希浦系统模型,提出乒乓机制用于解释BVT,他们认为启动BVT的前提是心脏希浦系统存在两个独立的异位兴奋灶(图8),诱发其出现延迟后除极触发的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的阈值心率不同。当心率超过第1个位点的阈值心率时,在正常心室激动后,1次延迟后除极将触发1次新的动作电位,形成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同时导致心率加快,当心率超过第2个位点的阈值心率时,将触发该部位延迟后除极,两个位点交替发放冲动形成BVT。该理论可解释BVT时不同心电图表现的形成机制。当2个位点分别位于左前分支与左后分支时,心电图表现RBBB伴额面心电轴交替。当两个位点位于左束支与右束支时,心电图表现LBBB与RBBB交替。3个或更多部位的激动诱发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图6假设的折返环路的示意图。深灰色区域代表电瘢痕区,箭头代表兴奋的传导方向,星号代表两种室性心动过速的出口。假设室性心动过速环路有一个共同径路(CP)和两个不同出口。CP位于瘢痕区域,分成两条径路①与②。径路①传导快但不应期长,径路②传导慢但不应期短。冲动N往往沿径路①兴奋心肌,形成VT1的图形。下一个冲动N+1到达时,遇到径路①的不应期,冲动只能沿径路②兴奋心肌,形成VT2图形,第3个冲动遇到径路②的不应期,沿径路①传导,依此顺序,QRS形态逐搏交替,表现为BVT。BVT可以解释为每隔一个冲动遇到径路①的不应期而只能通过径路②作为出口,形成QRS波群交替的形态。

图7假设折返环路由左束支的2个分支组成,冲动顺传交替受阻于分支。A.心电轴左偏,由于左前分支受阻,冲动因此沿左后分支顺传,通过不应期恢复的左前分支回到希氏束。B.心电轴右偏,由于左后分支受阻,冲动沿左前分支顺传,通过左后分支回到希氏束。AVN.房室结,LB.左束支,RB.右束支,LAF.左前分支,LPF.左后分支。

图8不同形态BVT时异位兴奋灶的组合。HIS.希氏束,LBB.左束支,RBB.右束支,LAF.左前分支,LPF.左后分支。

(2016-05-03)

猜你喜欢

希氏电轴波群
迎浪随机波中C11集装箱船参数激励横摇对应波群特性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Ⅰ和aVF导联联合Ⅱ导联法与传统Ⅰ和Ⅲ导联法判断QRS平均心电轴的比较
China e Iberoamérica
希氏束及其束支起搏的临床应用进展
希氏束起搏的研究进展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探讨
P波电轴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59》答案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