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探究: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为切入点

2016-12-15樊小辉谷庆明

中国市场 2016年47期
关键词:毕业生因素影响

樊小辉,谷庆明,赵 丹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02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探究: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为切入点

樊小辉,谷庆明,赵 丹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02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受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毕业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创新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研究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入手,依据就业工作实际构建就业工作模型,从而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奠定理论上的分析基础。

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工作模式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1]。党和国家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会议都明确提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精准发力,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然而,虽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但受高等教育的结构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经济、政治、宏观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仍举步维艰。因此,高校就业工作的外部压力和客观规律都对高校就业工作体系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就业工作模式不断地创新。

1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素一直众说纷纭。就其理论分析方面的研究,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种典型的理念:一是个体因素;二是宏观经济因素;三是高校内部因素[3]。李明、姚海田认为:“个体因素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情商是个体因素中的重中之重,高情商的毕业生不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很客观地进行自我认知,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周劲松认为:宏观背景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会导致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会增加人才需求数量和层次,通过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谢维和认为:高等教育的层次定位和分化存在不够清晰的现象,高校证书的制度建设缺乏清晰思路,因此,解决高等教育内部因素是解决就业难的重要途径之一。

除了以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理论因素研究外,研究学者也对实证分析进行了深入研究。岳昌君等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8722名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论:一是毕业生的基本教育情况、学校的性质、学业状况;二是行业收益情况。张宇等通过企业实习调研得出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个人素质、专业知识等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的条件。胡军刚则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两大因素:一是学历、毕业院校;二是毕业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类型等个体因素对就业产生显著影响。冯华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五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劳动力市场制度、就业期望值、就业意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4]。

开展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从长远看,对提高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教育改革、明晰教育前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眼前看,可以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介绍、就业咨询、就业辅导等。总之,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的探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探究

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为切入点,可以使高校就业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5]。基于影响高校就业因素分析,需要考虑宏观因素(国家、社会、学校)微观因素(学生家庭、学生个体),从而构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动态系统。

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对教育部门进行教育改革产生影响,同时伴随着社会需求的改变,用人单位会调整人才需求。宏观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需求系统,会为高校在办学层次、专业招生、学科设置等方面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并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各高校在适应国家调控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要逐步完善就业服务工作(就业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者、学生导师)和专业教育(职业规划)并行互动的工作模式,其中就业工作委员会对就业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各学院配合就业工作,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导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并请专业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在宏观系统内部形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促进就业工作的模式。

在构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中,家庭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微观因素[6]。在实际生活中,家庭因素对学生的择业观的影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和家庭经济状况两个方面。不同教育类型的父母会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现实应激性、职业选择、地域选择等产生很大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影响学生选择职业的内部动机,在职业报酬、保障条件、兴趣爱好等因素的选择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个体的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正确择业的最直接因素,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在构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使微观因素成为促进就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工作切入点。见下图。

工作模式图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探究对就业促进的启示

3.1 完善政府主导的宏观就业调控机制

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保证。首先建立健全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能够客观、动态地、真实地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情况,统计高校的就业率,建立多层次的统计主体,根据统计的数据建立人才需求、人才供给、专业趋势、就业趋势预测;其次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制定和实施失业的紧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某些行业会受到冲击,毕业生失业的机率会大幅度增加,此时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积极引导干预,保持就业稳定;最后要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积极创造多方式、多渠道的就业途径,改善就业环境,增加资金投入,支持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保障机制,强化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形成全方位促进就业的政府合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3.2 构建高校市场化声誉机制

市场化声誉机制是调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所在:第一,形成高校声誉的市场价值,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进步的同时,高校的竞争由规模、数量的竞争转变为品牌、特色的荣誉竞争,高校的声誉度和知名度是高校竞争的潜在价值,对未来高校的发展非常重要;第二,大力推进高校自主权的推进,《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具有7项办学自主权,落实好7项办学自主权对于高校自主开展学科专业、教学科研就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人才,促进就业[7];第三,建立就业指导机制,做到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机构到位的就业工作要求,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就业市场分析,进行就业指导咨询,强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生进行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就业创业。

3.3 健全毕业生的个人约束机制

毕业生个人约束机制是其能够就业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就业心态和科学的职业规划对每位毕业生迈进职场生涯都非常重要,及早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培养毕业生的兴趣、能力、气质、调整就业心态促进毕业生更好的就业;要有创业准备和精神,加强知识储备、加强实践锻炼、保持积极沉稳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坚忍不拔、处变不惊;要有规范的就业行为,毕业生在寻找单位、收集材料、准备面试过程中,也不可忽视相关的法律法规、就业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诚信的原则,在签约违约重要就业环节上慎重,对自己、高校、单位负责,形成良好的个人约束机制。

综上所述,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为切入点的就业工作模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同时影响高校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拓宽择业、创业渠道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崭新的视角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1.

[2]李媛媛.近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4).

[3]张晓东.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4]徐焕才.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考[J].探索实践,2016(1).

[5]张晓媛,曹光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4(2).

[6]吕婷.论我国大学生就业体系的构建[D].成都:四川大学,2007.

[7]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10.13939/j.cnki.zgsc.2016.47.099

猜你喜欢

毕业生因素影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解石三大因素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最“叛逆”的毕业生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
什么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