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6-12-13张姗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1期
关键词:后遗症脑梗死护理人员

张姗姗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张姗姗

目的 分析和评价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55例)给予综合护理,B组(51例)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能力。结果 A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明显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相对显著。

综合护理;脑梗死后遗症;康复效果

目前,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症,而且发病率逐年增高,越发呈现年轻化的特点。患者患有脑梗死疾病后,由于缺乏相关病理知识,易发生肺部感染、静脉曲张或是褥疮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死亡,是临床中脑梗死后遗症护理措施的一大难点[1]。脑梗死的治疗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护理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表明,综合护理可有效避免脑梗死后遗症的恶性发展,且能发挥治疗效果最佳化。本文旨在分析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55例和51例。A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62~79岁,平均(52.22±7.12)岁。B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60~80岁,平均(51.97±7.8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B组给予一般护理,包括叮嘱患者定时服药、维护病区安全、进行消毒处理等,A组给予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关心、尊重和体贴患者,适时给予其心理安慰,多加鼓励,对于患者所疑惑的疾病问题,应耐心、准确的回答。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熟知其手势、表情和行为等传达出的内心情绪,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也可采用书法、绘画或歌唱等娱乐形式,放松患者的身心,缓解其患者心理压力。

(2)康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健侧肢体功能位摆放。在患者头部放置枕头,保持其头部舒适,抬高肩关节,在肩下放置一个枕头。将上肢放在枕头上,呈外旋姿势,伸直肘部,伸展手腕并向后转动,将拇指展开,臀部下方放置一个枕头,膝关节下方放置一个小枕,踝关节取中立位,背曲约90°。此外,患者可取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使关节功能得到锻炼。

康复护理中,分为早期护理、中期护理和后期护理。早期护理中,在上述健侧肢体功能位摆放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应进行手法治疗,按摩患者的瘫痪肢体,遵循由远端到近端的按摩原则,手法应轻柔,并逐渐加强力度,在按摩数分钟后,再转为轻柔,避免发生褥疮。按摩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分别训练肩部和趾关节等,避免挛缩或粘连发生。中期护理中,应重点进行站立训练,改善行走功能。后期护理中,应训练患者手部的协调能力,进行洗脸、握笔、穿衣等训练。

(3)出院前指导: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或家属防止肌肉挛缩或避免关节强直的保健操,叮嘱其坚持训练。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保持饮食规律。

1.3疗效评价标准

运动能力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运动能力越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运动能力越好[2]。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运动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对其预后性具有重要作用,可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治疗后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3]。在脑梗死的治疗中,综合协调的给予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护理效果最大化,其原因是脑梗死后遗症普遍需要患者卧床,若卧床姿势、动作或体位不够舒适,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4]。而卧床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使其康复训练的积极性有所下降,不利于恢复[5]。综合护理中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出院前指导等,目的是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其在科学的康复计划指导下,积极进行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6]。加之出院后的康复指导,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自我康复训练,提高其治疗效果[7]。研究显示,A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明显好于B组(P<0.05)。

表1 对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表1 对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注:与B组相比,aP>0.05;与B组相比,bP<0.05

54.26±19.34b35.22±16.72分组  例数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能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B组55 51 32.11±5.84a33.81±6.22 60.75±9.26b42.36±8.45 27.44±17.22a28.61±15.27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能够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8-9]。

[1] 曹慧.老年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综合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8):203-205.

[2] 李跃娟.脑梗后遗症的综合护理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30(17):108-109.

[3] 赵红静.脑梗后遗症的护理分析[J].现代养生B,2014,29(10):220.

[4] 姚应惠.一例脑梗后遗症双大腿烧伤后感染并褥疮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0):828.

[5] 李秀敏.心脑舒通胶囊联合综合护理治疗脑梗死后遗症56例[J].中国药业,2014,23(9):83-84.

[6] 季明凤.脑梗死后遗症护理分析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5,36(18):4204-4205.

[7] 田敏.老年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综合护理[J].大家健康,2014,7(4):295-296.

[8] 张荷,郑冬图,胡海燕.脑梗死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94-96.

[9] 陈爱丽 .大面积脑梗后出血转化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45-46.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Cerebral Infarction

ZHANG Shansh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Ruijin Second Road,Shanghai 20002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06 cases of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3 to September 2015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A group(55 cases)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B group(51 cases) treated with general nursing,compared with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exercise capacity. Results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fe and exercise capacity of 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B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in patients with sequela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effect is relatively obvious.

Comprehensive nursing,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Rehabilitation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6)21-019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118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20

猜你喜欢

后遗症脑梗死护理人员
春天的“后遗症”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