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2016-12-13张丽娥韩江全张莉莎石美玲金方迪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珠海519100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预见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张丽娥 韩江全 张莉莎 石美玲 李 雁 金方迪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 (珠海)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珠海 519100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张丽娥 韩江全 张莉莎 石美玲 李 雁 金方迪
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 (珠海)医院神经内科,广东珠海 519100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见性护理效果。 方法 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结合合并症,综合病情严重程度,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NIM评分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康复,改善预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的进行资料评估和严密的病情监测,从而为预见性护理实施提供尽可能全面准确的参考。

急性脑出血;预见性护理;并发症

急性脑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该病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1]。为了改善预后,给予急性脑出血患者全面有效的临床护理十分的重要。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和方法,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均经病史询问,临床表现和颅脑影像学检查确诊。入选标准[2]:发病前无明显精神障碍;无颅脑外伤史;病情保守治疗有效。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伴有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异常;精神系统异常;对本次调查研究不知情者。结合合并症,综合病情严重程度,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

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3.9±12.3)岁(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8±0.4)h。伴发疾病:高血压7例,血管动脉瘤3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2例,哮喘1例,COPD 2例。疾病严重程度:小量出血17例、中量出血12例、大量出血1例。

对照组年龄(63.7±12.5)岁(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7±0.5)h。男18例,女12例。伴发疾病:高血压5例,血管动脉瘤2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4例,哮喘3例,COPD 2例。疾病严重程度:小量出血18例、中量出血11例、大量出血1例。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伴发疾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均衡性,两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研究对比中。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管理,心理护理和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内容基本对照组,但更强调预见性,主要如下[3-7]:

(1)资料评估。主要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常规资料,如患者年龄,性别,病史,职业,家庭成员,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等。第二部分是影响因素,如基础体质,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第三部分是危险因素,如原发疾病,情绪状态,病情变化等。根据患者不同部分资料的具体构成,制定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方案。

(2)护理实施。总的原则是依据综合资料,限制危险因素,降低影响因素。在危险因素中,原发疾病不仅影响着脑出血的发生和进展,而且有可能导致复发,因此对原发疾病要积极治疗,由于原发疾病多为慢性基础性疾病,短期内难以治愈,但是至少要保持病情稳定,避免病情的剧烈波动而导致脑出血加重。情绪状态基本目标为稳定,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尽量向积极的方向引导,避免患者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导致病情加重。病情变化主要依赖于严密监测,不仅要尽可能全面,准确的监测相关生理和病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定期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患者下一步可能的病情变化,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急救器材,并将分析结果报知医师,以便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影响因素中,基础体质难以短期改善,且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体质相对较弱,因此要加强饮食护理,至少要能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使患者体质不至于因疾病影响而继续进一步虚弱。性格特征主要是指患者比较稳定的性格体现,如较为随和或固执等,在平时的护理中要考虑到患者的性格特征,尽量避免触发患者的负面情绪。生活习惯主要是指患者在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相对固定的不良习惯,如晚睡,抽烟,喝酒,不爱运动等,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其他资料,采用合适的方式引导患者逐渐改正不良习惯。

(3)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采用微笑、握手、点头等鼓励性动作安抚患者,待患者清醒后,告知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并为患者陈述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给予患者家属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家属出于对患者病情和身心健康的担心,必然伴随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故在护理过程中应为患者家属讲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制,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减少患者的恐慌感。

(4)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拒绝闲杂人等打扰患者静养,并减少患者的探视次数,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打扫,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室内注意通风,确保空气清新。

(5)并发症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理患者口内的分泌物,帮助患者排痰,避免呼吸道感染;保持患者的大便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总量,并给予患者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应以少食多餐为主;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液颜色,及时给予患者止血治疗,定时抬高患者的下肢,给予患者按摩及被动运动,以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的发生。

(6)保暖护理。患者在做好保暖措施的前提下,容易导致血管扩张,增强穿刺成功率,并可以确保药液分散至全身,减轻局部刺激,在脑出血患者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可在穿刺部位放置热水袋,注意保暖,但需控制水温,避免患者出现烫伤。

(7)预后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伴有肢体、吞咽功能障碍,因此应给予患者合理的功能锻炼,避免过急、过激、过重的锻炼方法,并在功能锻炼时做好保护措施,运动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1.3指标观察

统计两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采用我们自制的满意度量表,总分1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8](采用NIM量表,总分45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并发症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患者的护理效果呈反比关系,护理满意度与患者的护理效果呈正比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数据分析,以95%作为可信区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计量资料表示,使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计数资料表示,使用χ2检验,当两组患者的P<0.05时,代表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相关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NIM评分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统计中,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2例,脑部再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2例;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脑部再出血5例,消化道出血3例,尿路感染1例,褥疮1例,便秘1例,均经过对症处理病情得到控制。

表1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脑出血和外伤性颅脑损伤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9],一是多不合并并发性损伤,且出血量相对较少,病情相对较轻;二是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如血压升高,情绪剧烈波动等。后者可为预见性护理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因此预见性护理的重点之一为降低相关诱发因素对病情的再次影响;但是仅仅进行这方面的资料评估是不够的,病情变化也是可能严重后果的,病情变化虽然与直接的诱发因素有关,但并不局限于此[10],如患者基础体质,性格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均可能影响到病情变化,因此要进行全面的资料评估。

本次观察组采用了预见性护理。我们认为,只有更为全面的掌握患者信息,得到的资料越多,预测性才更有针对性,因此我们对于患者资料也进行分级,即一般资料,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一般资料虽然对预见性护理无直接帮助,但事实上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的根本原因,可以在一般资料中找到踪迹[11],因此要加强对基本资料的挖掘。对于影响因素,我们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降低,因为影响因素一般是多年存在的,很难短期内杜绝,但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降低其对脑出血病情的影响。对于危险因素,我们采取的方式是限制,这是因为危险因素会直接影响到病情,因此必须给予更高的关注度。

预见性护理是在病情发生变化前,就通过相应的预测性措施,避免不良变化发生,或降低不良变化的严重后果[12],其对于维持患者更为稳定的病情状态,降低意外风险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从本次结果来看,观察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NIM评分等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护理效果。其中并发症率能直接体现安全管理的效果,NIM评分能体现患者的病情康复程度,而住院时间则体现了综合康复效果[13]。我们认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康复,改善预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的进行资料评估和严密的病情监测,从而为预见性护理实施提供尽可能全面准确的参考[1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6.6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10.9±3.3)d,少于对照组的(15.8±3.9)d,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6±2.8)分,少于对照组的(17.8±3.2)分,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了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王永芹等[15]将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疾病的发展规律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的并发症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切实的借鉴价值,但本文除并发症指标的对比外,还对比分析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临床指标,也同样佐证了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更具全面性。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更好更快康复,改善预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的进行资料评估和严密的病情监测,从而为预见性护理实施提供尽可能全面准确的参考[16]。

[1] 肖敏.高血压性脑出血45例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2,2(5):641

[2] 刘燕娟,黄海燕,张桂霞,等.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153-156.

[3] 柴桂云,崇文玲.高血压脑出血6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352-353.

[4] 周丹,彭雪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6):3340-3341.

[5] 陈晓红.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预防的效果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5):8-9.

[6] 文世红,宋乐群.急性脑出血的预见性护理[J].当代护士,2010,12(4):64-65.

[7] 王卫.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2):308-309.

[8] 高菊梅,谈晓峰,包民慧,等.尿毒症并发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9):1432-1433.

[9] 皮英,唐丽君,周素珍,等.延续性护理辅助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1):66-68.

[10] 张江梅,王春兰,王凤瑜,等.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1-13.

[11] 孙艳杰.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7):33-34,45.

[12] 解飞,董玉贵,崔蕊娥,等.抚触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和疼痛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3):618-620.

[13] 王晓玉.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59.

[14] 陈艳,李春利.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8-10.

[15] 王永芹,张春云.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并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9-71.

[16] 林少云,毛淑云,陈惠兰,等.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5(9):108-110.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ZHANG Li'e HAN Jiangquan ZHANG Lisha SHI Meiling LI Yan JIN Fangd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huhai 5191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60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grouping method.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predictive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hospital stay,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IM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promote the better and faster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ull data evaluation and the strict condition monitoring, so as to foresee nursing measures as far as possible to provide accurate referenc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Predictive nursing; Complication

R473.74

B

2095-0616(2016)17-99-04

(2016-07-13)

猜你喜欢

预见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