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研究

2016-12-13刘艳霞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内科广东珠海519020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磺酸蛋氨酸腺苷

刘艳霞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内科,广东珠海 519020

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研究

刘艳霞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内科,广东珠海 519020

目的 观察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2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确诊为肝炎综合症的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的患儿均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的患儿给予抗病毒及熊去氧胆酸保肝利胆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 结果 两组的ALT、AST、TBIL、DBIL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LT、AST、TBIL、DBIL治疗后组间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疾病疗效比较,观察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肝炎综合症;婴儿;磺酸腺苷蛋氨酸;肝功能;临床研究

婴儿肝炎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在1岁内发病,伴血胆红素升高,肝功能损害和肝脾肿大为主的临床征候群[1]。其病因较为复杂,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可导致患儿肝硬化,肝衰竭,还可诱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2]。而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患儿的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3]。因此婴儿肝炎综合征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改善患儿的预后。本研究应用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2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确诊为肝炎综合症的患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儿科学》中关于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并排除遗传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排除早产儿及发育不良的患儿。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男20例,女22例,日龄28~68d,平均(47.23±7.10)d,体重2.3~5.1kg,平均(3.31±0.56)kg;观察组42例,男21例,女21例,日龄31~69d,平均(47.42±6.85)d,体重2.2~4.9kg,平均(3.40±0.49)kg,两组的患儿在性别、日龄和体重等治疗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的患儿均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和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的患儿给予抗病毒及熊去氧胆酸保肝利胆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磺酸腺苷蛋氨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103110),剂量按照5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缓慢静滴[4],两组患儿均治疗3周后观察ALT、AST、TBIL、DBIL及疾病疗效的变化。

1.3疗效评定[5]

治愈: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黄疸全部消退,肝功能恢复到正常,肝、脾肿大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黄疸较治疗前显著好转,肝功能部分恢复到正常,肝、脾肿大较治疗前缩小。无效: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黄疸未消退,肝功能及肝脾肿大较治疗前无明显的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的ALT、AST、TBIL、DBIL在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的ALT、AST、TBIL、DBIL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LT、AST、TBIL、DBIL治疗后组间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ALT、AST、TBIL、DBIL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两组ALT、AST、TBIL、DBIL比较

注:两组治疗后比较,t=5.63,5.32,9.48,15.22,P<0.05。

组别 n ALT(U/L) AST(U/L) TBIL(μmmol/L) DBIL(μmmol/L)对照 42  治疗前 108.3±21.7 102.6±23.28 124.5±19.9 36.3±7.6治疗后 89.3±18.8 90.1±19.4 63.5±10.4 26.2±3.0 t 4.29 2.68 17.6 8.01 P<0.05  <0.05  <0.05  <0.05观察组 42  治疗前 109.1±23.6 101.7±25.0 130.3±20.8 35.9±6.3治疗后 67.4±16.8 70.2±14.5 42.8±9.6 17.6±2.1 t 9.33 7.06 24.83 17.91 P<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患儿的疾病疗效比较,观察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论

婴儿肝炎综合征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6],发生于婴儿期时期,以黄疸,丙氨酸转氨酶增高,肝脾肿大及肝脏病理性变化为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7-8]。其病因复杂,与先天代谢异常,宫内及产后感染,肝内胆管发育不全等因素均有关,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的感染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首要致病因素,本病主要是以非特异性多核巨细胞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为特征。患儿的病情及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病情轻的患儿肝小叶可无结构的改变,严重的患儿肝小叶遭到破坏,结构发生紊乱,肝细胞发生点片状的坏死,导致肝纤维组织的再生;炎性的细胞侵袭肝小叶后,肝细胞间质增生,胆管可受压,发生胆汁淤积[9];再加上部分患儿胆管发育不全可加重胆汁的淤积,从而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目前婴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关键主要是加强胆红素的结合,降低血胆红素的水平,减少胆酸肝肠循环,快速恢复肝功能[10]。

磺酸腺苷蛋氨酸是一种生理活性分子,是由三磷酸腺苷和蛋氨酸在腺苷蛋氨酸酶的作用下化合的产物,参与机体内重要的生化反应,在人体的组织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磺酸腺苷蛋氨酸也是人体内唯一的甲基供体,作为甲基供体和生理性的巯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牛磺酸,半胱氨酸和辅酶A等)的前体,参与到机体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转甲基可显著增加膜磷脂的合成[11],改善患儿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大大增强Na+-K+-ATP 酶的活性,加快机体胆酸的分泌和转运,有效防止肝内胆汁的淤积[12];而转巯基可有效提高半胱氨酸、谷胱甘肽及牛磺酸等内源性解毒剂的合成,有效发挥抗氧化的能力,并显著提高患儿肝细胞的解毒功能[13-14]。还可通过转丙胺基的作用促使生物多胺合成增加,改善体内的代谢能力,有效调控肝细胞的再生与增殖,促进肝功能的修复[15]。本次临床研究显示,经过治疗两组肝炎综合征的患者的肝功能(ALT、AST、TBIL、DBIL)指标均有显著的改善,治疗均有效。但是应用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观察组在治疗后患儿的ALT、AST、TBIL、DBIL指标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婴儿肝功能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效果更为显著。并且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的疾病疗效相比较,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应用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可显著改善婴儿的症状和体征。也充分表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疗效。综上所述,应用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显著降低ALT、AST、TBIL、DBIL的水平,快速促进患儿受损肝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对婴儿的生长及健康的发育均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郑佳佳,许红梅.婴儿肝炎综合征感染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7):558-560.

[2] 黄丽,王琳琳.612例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及预后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5):795-797.

[3] 黄国日,潘革.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51-52.

[4] 王玉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0):1-3.

[5] 李红,邓玉萍,鄢素琪,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45例[J].医药导报,2013,32(5):612-613.

[6] 廖勇,程建.婴儿肝炎综合征中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9):133-135.

[7] 夏毅如,陈振华.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175-176.

[8] 董红,欧榕琼,欧阳颖.遗传代谢病类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新医学,2015,46(10):698-701.

[9] 罗丽娟,万盛华,许增华.甲泼尼龙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11):87-88.

[10] 赵红,张健.思美泰加赤丹汤治疗慢性乙型重度淤胆型肝炎效果[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48(6):514-516.

[11] 谢敬东,赵钢德,谢青,等.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J].肝脏,2013,18(8):550-552.

[12] 王崇慧,郑三菊,占国清.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4):215-217.

[13] 谢彦奇,陆俏群.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不同胎龄段新生儿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1):9-12.

[14] 李俊义.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10):156-157.

[15] 于静,高芳,严海燕.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66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0):37-39.

Clinical research on sulfonic acid adenosine methionine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LIU Yanxia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Zhuhai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Zhuhai 51902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lfonic acid adenosine methionine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Methods 84 cases of children diagnosed with hepatitis syndrome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y 2013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2 cases in each.All childre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fluid,vitamin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other treatment.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viral and UDCA choleretic,and childre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ulfonic acid adenosine methionin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Results ALT,AST,TBIL,DBIL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ecreased,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LT,AST,TBIL,DBIL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 Disease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lfonic acid adenosine methionine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is significant.

Hepatitis syndrome;Infant;Sulfonic acid adenosine methionine;Liver function;Clinical study

R725.7

B

2095-0616(2016)17-78-03

(2016-07-09)

猜你喜欢

磺酸蛋氨酸腺苷
国家药监局批准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上市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蛋氨酸市场回顾及展望
白杨素在人小肠S9中磺酸化结合反应的代谢特性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离子色谱法测定1,4-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中1,4-丁二磺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