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2016-12-13马雪兴渊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江苏苏州215008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窦性心阵发性贝沙坦

王 允 韩 震 马雪兴 李 渊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江苏苏州 215008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王 允 韩 震 马雪兴 李 渊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心血管内科,江苏苏州 215008

目的 分析阵发性房颤实施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疗法的效果。 方法 从我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中抽选实施胺碘酮疗法的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疗法的40例作为试验组,统计两组患者疾病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 试验组疾病缓解率为92.5%,对照组缓解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3、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12个月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6、12个月后的左心房内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给予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厄贝沙坦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左心房内径扩大,增强总体效果,值得学习。

胺碘酮;厄贝沙坦;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

心房颤动是临床的一种多发性心律失常病症,近年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该病症发生率明显上升,且病死率、致残率亦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报告显示,虽然心房颤动不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但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病症、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特别是伴有心脏的患者,更是加重心脏恶化,加重心力衰竭,增加经济、社会负担[1]。目前,临床均借助药物治疗,但大多数的药物可维持长时间的窦性心律不足50.0%,胺碘酮是最为常见的药物。我院借助胺碘酮、厄贝沙坦药物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取得显著性效果。为进一步的评定该疗法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80例患者的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通过后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包括:女18例,男22例,年龄段45~62岁,平均(52.2±1.6)岁;疾病史4个月~2年,平均(12.1±0.2)个月;疾病类型:15例冠心病,20例高血压,5例其他;试验组中包括:女17例,男23例,年龄段46~63岁,平均(52.3±1.7)岁;疾病史5个月~2年,平均(12.2±0.3)个月;疾病类型:14例冠心病,21例高血压,5例其他。2组患者的疾病类型、疾病史、男女例数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疾病诊断

(1)入选标准:患者均经症状询问、心电图检查等,确诊为阵发性房颤,每月至少发作1次,每次持续30秒;(2)排除标准:心功能等级处于Ⅲ~Ⅳ级,左心房内径大于45.0mm,药物过敏、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排出本次调查。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基础化的抗凝处理,同时应用胺碘酮(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H19993254)药物,此药物服用的第1周为每天600.0mg,第2周将药物剂量减少至每天400.0mg,第3周将药物剂量减少至每天200.0mg,直到治疗结束,治疗时间共计3个月。

1.3.2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深圳市海滨制药有限公司,H20000511)药物,此药物服用的前2周每天75.0mg,若患者不存在低血压症状,可于服用的第3周将药物剂量增加至每天150.0mg,治疗时间共计3个月。

1.4评定项目

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效果、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左心房内径和不良反应。疾病效果标准[2]:症状消退,房颤未发作,表明疾病控制;症状减少,房颤降低幅度大于60.0%,表明疾病缓解;症状未变化,房颤降低幅度不足60.0%,表明治疗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14.0的软件包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疾病效果判定

调查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由不同治疗后,试验组疾病缓解率为92.5%,对照组缓解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疾病效果判定

2.2临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评定

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治疗3、6个月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12个月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统计有区别: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临床窦性心律维持情况评定[n(%)]

2.3临床心房内径评定

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前的心房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治疗6、12个月后的心房内径统计有区别: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临床心房内径评定

表3 临床心房内径评定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 40 39.42±1.56 37.20±1.71 36.01±1.30对照组 40 38.96±2.01 38.52±2.23 38.02±1.56 t 1.143 2.971 6.260 P 0.256 0.004 0.000

2.4临床不良反应评定

调查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出现2例肝功能异常现象,经有效的保肝治疗后,症状均好转;试验组患者出现1例血压偏低现象,减少厄贝沙坦药物的使用剂量后,症状改善;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QT间期延长现象。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一种特殊性的临床病症,病发机制尚未统一观点,房颤的危害相对较大,一旦发生,将启动心房电重构、解剖重构,导致房颤恶性循环,且窦性心律的转换还可导致病症反复发作,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增肌经济负担[3]。报告显示[4],房颤病症发生后心脏病患者的病死率将增加2倍左右,脑卒中增加5倍左右,尤其是发展为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危害更大。因此,临床探究一种合理、有效的疗法,对于预防房颤发作、维持窦性心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胺碘酮是临床治疗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主要常见药物之一,具有钙、钠等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可转复阵发性,预防房颤病症。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钾通道具备的阻滞作用,通过延长复极过程,延长不定时而消除的折返作用,减缓房室结的传导速度,达到控制房室、心律失常的临床目的[5]。虽然临床微创、射频消融术具有显著性成效,但由于患者机体承受力差、手术禁忌等诸多因素的存在,药物仍是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手段。就目前的调查结果而言,房颤诱导的心房重构主要包括心房有效、不定时的缩短、频率适应性丧失为特征的电重构,心房肌结构存在适应性、适应性的改变导致结构重构。房颤心房的点重构主要表现为心房不定时的缩短,频率适应性降低,导致房颤具备稳定性、诱导性,以心房间质纤维化改变为主要特征的重构在房颤的发生、进展中具备重要性作用[6-9]。近年来,随着临床的不断探究得知,胺碘酮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药物可获得显著性成效。厄贝沙坦是一种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阻断相应受体结合所造成的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等,尤其是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作用;并且,该药物还可延缓甚至阻滞心房的重构,预防房颤,降低房颤复律后复发。临床联合胺碘酮、厄贝沙坦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病症,协同性更佳。

我院为进一步的探究胺碘酮、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应用效果,通过将80例分成不同组后得知,药物联合疗法试验组患者疾病缓解率为92.5%(37/40),对照组缓解率为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和单用胺碘酮相比,胺碘酮、厄贝沙坦联用可获得显著性成效;试验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9个月、12个月)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于胺碘酮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药物,可更好地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病症,预防房颤复发。有研究表明[8],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病症的发生、进展和复发上作用显著,同时,还可降低电复律、抗心律失常的可行性。而心房重构过程中,RAS具备重要作用。并且,另外一些研究报告显示,AngII主要参与心房结构的重构,直接作用于心房肌,加快纤维细胞、心肌细胞的增生速度[10-1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疾病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的心房内径分别为(37.20±1.71)mm、(36.01±1.30)mm,对照组为(38.52±2.23)mm、(38.02±1.56)mm,通过比对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时间使用厄贝沙坦药物可从根本上逆转心房重构、维持窦性心律,这和国内外的诸多研究报告结果基本相似。此外,笔者经由多年工作经验得知,临床除给予阵发性房颤患者针对、有效的治疗外,还需加强护理干预,包括:(1)为患者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环境,禁止噪音干扰;注意季节、气候的变化,根据四季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预防感冒;(2)确保劳逸结合,病症发作时需卧床修养,缓解期适当活动、锻炼机体,便于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以散步、广播操等运动为主;冬季外出锻炼时禁止过早,以免寒气入侵,危害健康[14-16];(3)保持愉悦心情,禁止暴饮暴食、情绪暴躁,以清淡、营养丰富类食物为主,如:低脂肪的动物、蛋白质、高维生素类食物,禁止吸烟、饮酒,饮用浓茶,少食多餐,每餐八分饱;(4)讲解疾病相关内容,借助宣传栏、健康手册等形式宣讲,每周1次;(5)对于处于疾病发作期的患者来说,需及时实施心理疏导,给予精神、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处于精神、心理放松状态,减轻不良心理造成的危害。

综上,临床给予阵发性房颤患者胺碘酮、厄贝沙坦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病症,预防左心房内径扩大,增强总体效果,值得学习。

[1] 邹丽芳,张光君,陈士良,等.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9):646-647,652.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4.

[3] 闫秀莲,张梅.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P波离散度及阵发性房颤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29-1030.

[4] Mohebbi M,Ghassemian H.Predicting termination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using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of the atrial activity and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J].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ing: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2014,52(5):415-427.

[5] 辛克刚,于晓峰.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治疗1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3):138-139.

[6] 范宇鸣,李文华.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16-17.

[7] 张剑文,曾戈林.胺碘酮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25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2):55.

[8] 肖飞,钟国强,曾志羽,等.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270-5272.

[9] 王敬科.4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的临床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4):253-254.

[10] 陈鹏.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和对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2):124-126.

[11] Ciaccio EJ,Biviano AB,Garan H,et al.The dominant morphology of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has greater temporal stability in persistent as compared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J].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2013,43(12):2127-2135.

[12] 侯磊,刘茂月.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136例临床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12):50-51.

[13] 成娟,王宏,刘敏,等.静脉泵注大剂量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109例疗效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4):426-428.

[14] 陈鹏.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和对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2):124-126.

[15] 王用,邢玉龙.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3):492-493.

[16] 耿继光.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1):49-50.

Curative effect of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irbe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ANG Yun HAN Zhen MA Xuexing LI Yu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North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 Suzhou 215008,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irbe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treated with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irbesartan were selected as experiment group. Effects after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 Results The response of experiment group for disease rate was 92.5%, and the remission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75.0%.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There were no distinctions on sinus rhythm maintenance rate 3 months,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ere some distinctions on sinus rhythm maintenance rate 9 months after treatment and 12 months after the rate (P< 0.05). Left atrial diameters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of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miodarone combined with irbesarta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s outstanding. It can improve disease, prevent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effect. It is worth learning.

Amiodarone;Irbesartan;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Clinical effect

R541.7

B

2095-0616(2016)17-66-04

(2016-07-12)

猜你喜欢

窦性心阵发性贝沙坦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