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人参、西洋参与三七分部位使用的探讨

2016-12-13夏蕾芳金卓康帅张继刘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408江苏省无锡药品检验所江苏无锡40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00050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西洋参本草药典

夏蕾芳金 卓康 帅张 继刘 燕▲.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408;.江苏省无锡药品检验所,江苏无锡 40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00050

当归、人参、西洋参与三七分部位使用的探讨

夏蕾芳1金 卓2康 帅3张 继3刘 燕1▲
1.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无锡 214018;2.江苏省无锡药品检验所,江苏无锡 214028;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

本研究近期对当归、人参、西洋参及三七进行了研究,发现古代本草及国家、省级或其他地区中药标准对于当归的功效与药用部位对应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人参等药材不同部位的使用情况在历版药典或者古代本草及其他地区标准的记载存在较大的不同。历代对于当归的记载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一是对当归药用部位划分上有所不同;二是对相同部位当归的功效记载也不同;三是有的本草或中药标准未分部位记载当归功效;历代本草对人参、西洋参及三七的加工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本研究揭示了当归分部位使用历来就存在争议,还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对人参、西洋参及三七应该更加合理的加以利用。

当归;人参;西洋参;三七;不同部位;使用;探讨

笔者在研究当归等药材过程中,发现了古代本草及国家、省级药材或饮片标准对于当归的功效与药用部位对应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对当归部位划分上的不同;二是对相同部位当归的功效记载也不同,对于人参、西洋参等的规定也不尽相同,为了引起更多的学者注意,本文对古代本草及国家、省级药材或饮片标准进行了查阅汇总和梳理,供以后的学者们参考。

1 历代本草以及国家、省级标准及其他地区标准对当归功效记载情况

当归,别名干归[1]、文无、马尾归[9],是常用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在卷二中列为草部中品,记录了当归的性味、功效、产地、采收加工以及用法等[1],《雷公炮炙论》中对当归不同部位的功效进行了记载,《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 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2]。为了了解各个时期相关本草文献及国家、省级或其他地区中药标准对当归的记载,本研究进行了查阅,结果见表1。

2 人参、三七、西洋参的药典收录情况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具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具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和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都是五加科人参属(Panax)的植物,是常用的名贵滋补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如皂苷类、糖类、氨基酸、多肽、挥发油等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且药理作用也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张崇禧等[19]认为人参芦头含6种单体人参皂苷总量为2.485%,人参根的含量为1.080%,西洋参根含量为3.616%,西洋参芦头含量为4.728%,三七根含量为5.704%,三七芦头含量为9.527%,可见三种药材的芦头含量均明显高于根的含量。1963年版药典规定人参炮制时需要去芦,而到了1995年版药典人参炮制时又不用去芦了;西洋参从2000年版药典收载即去芦使用,直至2010年版药典也未作改动;三七从1963年版药典规定需去芦使用,但到了1985年版药典开始又使用芦头了。历版药典对以上三者芦头的使用情况,见表2。

表1 历代本草以及国家、省级标准及其他地区标准对当归功效记载情况

表2 历版药典记载情况

3 古代本草对当归分部位使用的讨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当归功效的记载有所不同,古人所述的破血与止血、和血与养血以及生血与止血在中医学的范畴内概念有什么不同?雷公所说的头一节硬实处是否与后来的古人所说的归头是否部位完全相同?同一个部位如归头雷公说是破血,而李杲说是止血,这是为什么?古人对当归的功效众多记载中,究竟谁的说法更可信,更科学,更贴近实际?笔者对此感到疑惑,还查阅了清代陈士铎撰写的《本草新编》[18]一书,在文中提到“当归,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无毒。虽有上下之分,而补血则一。东垣谓尾破血者,误。入心、脾、肝三脏。但其性甚动,入之补气药中则补气,入之补血药中则补血,入之升提药中则提气,入之降逐药中则逐血也。而且用之寒则寒,用之热则热,无定功也。”从他对当归临床应用的经验表明他是不同意当归分不同部位进行使用的,我们现代中药研究者还需要从中医传统理论、现代药理实验以及临床方面的试验中对当归分部分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实验研究,为当归的临床合理使用做出科学的指导。在对当归功效记载中发现有的古人在自己的本草著作里,引用了当归头尾功效各不相同的说法,例如《本草丛新》中引用了“东垣日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中守,尾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统治。雷斅海藏并云头破血”[18]。再如《汤液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备要》[19]以及张宗祥的《神农本草经新疏》[20]也记载了雷张二说头尾功效各不相同的说法。

4 目前国内省市地方标准关于当归质量标准的差异

表1中《广东省中药材标准》未对当归进行收载,仅收载了当归尾,《中国药典》2010年版,《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宁夏中药炮制规范》1997年版等标准都收载了当归,未分不同部位对功效进行规定,河南省的标准对当归不同部位功效分别进行了规定,笔者还查阅了云南、陕西、青海、山东、甘肃、北京、黑龙江、河北、广西、湖南、江西、上海、辽宁、湖北、吉林、山西、四川等省的标准均未收载当归质量标准,为什么各个地方当归的标准也存在差异?

5 现代本草对于当归记载情况

笔者还查阅了《中华中药典》,未对当归分部位记载功效,《新编中药志》以及《中药大辞典》也未对当归分部位记载功效,这些存在疑问的地方还需要学者们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把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扬光大。

6 合理使用西洋参、人参及三七的建议

从表2的统计结果看,西洋参芦头含量要远高于根的含量,去芦使用是对中药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怀疑西洋参去芦使用与历来中医认为人参芦头属于涌吐药有关,人参芦催吐作用在李时珍《本草纲目》[18]中确曾记有“一女子性躁味厚,暑月因怒而病呃,每作则举身跳动,昏冒不知人。其形气俱实,乃痰因怒郁,气不得降,非吐不可。遂以人参芦半两,逆流水一盏半,煎一大碗饮之,大吐顽痰数碗,大汗昏睡一日而安。”但是人参芦头的临床应用的报告中,均未见使用者出现呕吐的现象。王玉华等[28-29]报道在门诊条件下,给1500多人次单用参芦,每人用量达100~700g不等,更有2000余人次应用的方剂中以人参芦头代替党参,结果也无引起呕吐者,反而收到了类似人参的补益作用。目前在人参的商品规格中,生晒参仍然还是去芦使用,红参也是去芦使用,这种现象都对中药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历代《本草》将人参芦列入催吐剂中,故临床应用人参时将芦头去掉,这可能是造成目前人参、西洋参去芦使用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像人参这一类药材的芦头最好要保留使用,对药典进行必要的修订,以更好的利用祖国传统中药。

[1] 黄奭辑.神农本草经(卷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11.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24.

[3] 南北朝·雷斅.雷公炮炙论[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57-58.

[4]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20.

[5] 金·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86-187.

[6] 元·李杲.珍珠囊雷公药性赋解[M].上海:上海建文书局,1954:17.

[7] 明·虞抟.医学正传(卷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4.

[8] 明·陈嘉谟.本草蒙筌[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37-38.

[9]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上下册)第14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833-834.

[10]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

[11] 清·严西亭等.得配本草[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34.

[12] 清·袁凤鸣.药性三字经[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60:51.

[13]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S].郑州:河南科技出社,2005:55-57.

[14]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中药材标准[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140.

[15] 中华民国中药典范[S].民国七十四年:595-597.

[16]中华药典[S].民国九十三年:169.

[17] 第八改正日本药局方第二部解说书[S].日本:株式会社广川书店,1971:461-462.

[18] 清·陈士铎.本草新编[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6.

[19] 张崇禧.HPLC法测定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0)∶1190-1194.

[20] 张宗祥.神农本草经新疏(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67-568.

[2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3:2-3,8.

[2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7:5-6,18-19.

[2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4-5,7.

[2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4-5,7.

[2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4-5,8-9.

[2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7,10,99.

[27]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8,10,87-88.

[28] 王玉华.对使用人参不去芦头的建议[J].河北中医,1983,3:25.

[29] 王玉华,尚瑞梅.对参芦治疗作用的初步探讨[J].北京中医杂志,1986,1:30.

Discussion on segment use of angelica sinensis, ginseng,American ginseng and pseudo-ginseng

XIA Leifang1JIN Zhuo2KANG Shuai3ZHANG Ji3LIU Yan1
1.Wu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Wuxi 214018,China;2.Wux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Wuxi 214028,China;3.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Beijing 100050,China

Angelica sinensis,ginseng,American ginseng and pseudo-ginseng were studied recently by the author. The followings were found from the study:There were big differences on effects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its medicinal parts between standard of Chinese ancient material medical and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level or other areas. For the use of different parts of ginseng and other medicinal herbs in pharmacopoeia or the ancient herbal and other regions with standard records,there were quite differences.History for angelica sinensis record reflected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First,the division of medicinal parts of angelica was different.Second,the effect of the same part angelica sinensis was also different.Three,some herbal medicine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andard had no site effect of radix angelica sinensis records,and ancient herbal medicine of ginseng,American ginseng and pseudoginseng processing also existed differences.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it is revealed that the use of the parts of angelica sinensis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it needs further research,and it should be more reasonable to use ginseng,American ginseng and pseudo-ginseng.

Angelica sinensis;Ginseng;American ginseng;Pseudo-ginseng;Different parts;Use;Discussion

R283

B

2095-0616(2016)17-49-04

(2016-06-28)

猜你喜欢

西洋参本草药典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文登西洋参“红”了!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西洋参防护X线辐射对小鼠肺的过氧化损伤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我国与国外药典中苯扎氯铵的质量控制标准及相关方法比较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