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探讨

2016-12-10董馨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

董馨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产生原因。方法:选取前往我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年龄、并发症情况及糖尿病认知程度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果:37-49岁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50-69岁、70-83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大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认知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中认知组及低认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产生与患者的年龄、并发症情况及糖尿病认知程度存在关联,值得临床工作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产生原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92-02

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多数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法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令人可喜的成效。虽然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并不差,但是治疗过程中能明显提高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而低血糖又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1]。基于此,详细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产生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是当前临床工作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本文对前往我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前往我院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7-83岁,平均年龄(64.38±1.83)岁。100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100例患者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餐前给患者皮下注射诺和灵R,并且睡前注射诺和灵N或者早餐前皮下注射射诺和灵30R,注意药物剂量不超过30-60 U/d。

1.2.2分组方法

首先根据患者年龄将其分为37-49岁、50-69岁、70-83岁三组;其次按照并发症情况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以及无并发症组;最后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把患者分为高认知组、中认知组以及低认知组。

1.2.3低血糖处理方法

患者产生心慌、头昏及冷汗等症状时,则确定为低血糖反应,医护人员应按照患者低血糖轻重度进行处理[2]。若患者症状较轻或意识清楚时,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口服150ml含糖饮料或者进食2-3块饼干、点心;若患者症状较重或者意识存在障碍时,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口服静注40-6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3]。待患者恢复后,医护人员应对其开展饮食及运动两方面的指导,并给予健康宣教及疾病知识教育等,同时通过床医师与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制定饮食计划,按时检测患者血糖。此外,临床医生应选择适当的的胰岛素剂量与胰岛素剂型对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按照患者的运动及饮食情况对用量进行调整。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全部患者的全部数据资料处理分析均使用专业医学软件SPSS13.0以及excel软件进行,其中计数资料使用率方式来表示,并进行X 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年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如表1所示,37-49岁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63.64%,50-69岁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88.37%,70-83岁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84.62%,其中37-49岁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数量并发症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如表2所示,并发症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86.67%,无并发症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0%,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2.3不同糖尿病认知程度患者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对比

如表3所示,高认知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53.33%,中认知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82.5%,低认知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90%,其中高认知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与其他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并发症情况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均可诱发低血糖。本研究结果显示,50-83岁年龄阶段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究其原因在于老龄患者机能衰退,抵抗力较低,同时患者的各系统与器官功能均出现明显降低状况。此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也不低,这是因为各类并发症能降低患者肝肾代偿能力,显著削减患者肝脏糖原储备能力,再加上药物半衰期得到增加,胰岛素降解速度明显下降,从而致使高并发症高低血糖率现象的产生[4]。另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是诱发低血糖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患者对低血糖症状的危害性不了解,无法预防低血糖症状的产生。基于此,临床工作人员开展强化治疗过程中用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监测,并且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段小林.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低血糖原因分析[J].临床医学,2015,11(35):51-52.

[2]任金梅.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原因分析及预防[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3(12):78-79.

[3]李萍.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讨论[J].医药前沿,2014,16(22):25-26.

[4]李静.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11):142-143.

猜你喜欢

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