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2016-12-10道梅英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应用

道梅英

【摘要】目的:进行感染科护理中风险管理应用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400例患者成立对照组,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400例患者成立观察组。观察组护理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护理工作实施常规管理,进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工作成效的对比。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3%,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延长率、职业伤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风险管理;感染科;护理工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50-02

医疗结构中感染科负责各类传染病的治疗,收治患者所患疾病主要包括梅毒、病毒性肝炎等。由于这些患者多携带病原体,相关医护人员往往需要面临较大风险,而这也增加了感染科医疗管理工作的难度。为了有效控制感染科医护人员面临传染风险,本研究将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800例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对比分析,探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风险管理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400例患者成立对照组,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400例患者成立观察组。对照组400例患者中包括230例女、170男,年龄范围8~74岁,平均年龄为(42.5±6.7)岁。观察组400例患者中包括223例女、177男,年龄范围10~73岁,平均年龄为(41.6±7.3)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内容包括:①明确护士长职责:以护士长为核心建立护理团队,护士长负责团队领导、监督、协调,并对团队护士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团队内设置一名助手和一名副助手,助手辅助护士长各项工作,辅助手负责质量监督工作。②风险要素的识别和干预:入院初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在充分掌握患者病情、文化背景、家属陪护等情况的基础上,对基础状况差、活动不便、配合意识不强、疾病认识不足、皮肤损伤、卫生习惯差等高危人群进行识别。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知识宣讲,使他们能够充分掌握传染疾病知识、交叉感染知识、疾病注意事项等。针对存在焦虑等情绪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引导其积极配合治疗。③开展消毒和隔离管理:严格管理患者陪护人员,限定探视区域和探视频率,防护隔离人员密集区域。严格统计和处理病房废料,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避免病房存在尖锐物品。④强化防护用具检验和使用:组织资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面罩、护目镜、隔离服、无菌手套。针对A类疾病传染病患者(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的日用品、隔离用具进行定期质检和消毒。⑤强化危险品管理:专门存放易会发、高刺激性药品,对存放场所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开展培训,使护士能够正确使用和配置消毒剂,并做好进行相应防护。开展定期体检,对于出现异常护理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并进行后续观察。⑥开展人文关怀:由于身体不适、缺少社会支持等原因,传染病患者多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而护理人员也会因感染风险而存在较大心理负担,所以感染科应强化对患者、护理人员的日常关怀和心理疏导。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用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P<0.05时,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400例患者中出现2例护理差错、5例不依从、2例护患纠纷、2例意外伤害、1例其他,共12例护理不良事件,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3.0%。对照组400例患者中出现12例护理差错、23例不依从、5例护患纠纷、3例意外伤害、2例其他,共44例护理不良事件,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1.0%。观察组、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对照组服务质量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6%、并发症发生率为23.4%、住院时间延长率为3.4%、交叉感染率为0%、职业伤害率为1.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7.5%、并发症发生率为32.7%、住院时间延长率为6.7%、交叉感染率为0%、职业伤害率为4.3%,观察组、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感染科存在较高职业伤害风险、交叉感染风险,某个环节的疏忽会对护理工作整体造成严重影响。实际中感染科风险主要包括:①生物学风险:病原体通过患者传播,易出现交叉感染,主要途径包括接触、呼吸道、血液。②理化危害:部分有毒药剂存在细胞毒性损害,接触后会在体内积累,进而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③患者及家属负面心理:患者因疾病等因素会出现负面心理,进而对治疗工作造成影响;面对传染病患者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较大,进而对护理工作的规范率、有效性造成影响。④护理技术和防护能力差:实际护理工作中一些护理人员护理水平不高,缺乏护理防护意识,这些都会产生安全隐患。⑤管理缺陷:管理制度不完善、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健康教育缺位等。

依据感染科风险来源可知,强化对护理工作风险的防范,需要从护理人员和患者两个角度出发。护理人员方面应当强化培训和管理,患者方面应当强化关怀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相关风险的有效预防。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0%,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延长率、交叉感染率为、职业伤害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97.6%、23.4%、3.4%、0%、1.5%,对照组分别为87.5%、32.7%、6.7%、0%、4.3%,观察组、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感染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延长率、交叉感染率为、职业伤害率,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可显著提升感染科护理工作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杜春萍,李薇薇,王明霞等. 探究风险管理应用在冠心病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对策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03:266-267.

[2]李亚玲,赵红光,王晓丽等.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5,27:184-186.

[3]刘欣欣,卢瑾,陆黎珍. 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12:84-85.

[4]商丹英,贾勤璐,傅丽琴. 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探究[J]. 中华全科医学(自然科学版),2015,04:664-666.

[5]黎东眉,魏冬雪,黄维宇等. 急诊护理人员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5:85-86.

[6]吴爱庆,蒋晓鸥,林梦娟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感染科导管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理论版),2014,10:1679-1680.

猜你喜欢

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应用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