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墩——南京附近史前文化遗址考察记(二)

2016-12-10刘宗意

江苏地方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土墩秦淮河史前

◎ 刘宗意

神墩——南京附近史前文化遗址考察记(二)

◎ 刘宗意

秣陵神墩

“湖熟文化”,是由杰出的考古学家曾昭燏和尹焕章提出的考古学上的一个命名,指长江下游地区距今约4千年前后的一种史前文化,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具有土著文化特征,因1951年最先在南京江宁县湖熟镇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境内的长江沿岸地区,宁镇山脉和秦淮河流域分布密集,扩及太湖流域。该文化遗址大都是土墩,顶部较平,称为台形遗址。遗址中主要有陶器和石器,也发现少数小青铜件,成为该地区青铜文化的开端。

土墩遗址中通常不止一种文化层,在其下层可能会有更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比如南京北阴阳营遗址的下层是“北阴阳营文化”(距今约6千~5千年),中层才是湖熟文化。在湖熟文化层之上,还会有春秋战国、汉代、六朝等各时期直至近代的文化层,所以,土墩遗址往往是本地的一部文化发展史。

若问一方文化事,先从上古识神墩。

一次有创意的回程

1951年5月23日,尹焕章率领的南京博物院湖熟考古队,结束了调查发掘工作。共发现13处史前文化遗址,是南京第一次通过科学发掘所确认的史前考古成果,在考古学上被命名为“湖熟文化”。考古队没有乘车从陆路回南京,而是雇了木船,扬帆走秦淮河水路。这是尹焕章的一个创意,把回程也变成了考古调查,希望能扩大战果。

总结在湖熟发现遗址的经验是:“凡水田中高出的土墩,尤其沿秦淮河岸者,大半为遗址所在。墩周围除水田外,亦有池沼或溪流。凡墩均与山岗相距不远,但与山岗相连的岗,又无遗址存在。”①这就是说,秦淮河岸边与山岗相距不远的突出土墩,就可能是史前遗址。据此经验,他们相信秦淮河两岸还会有不少遗址存在。(图1)

图1 考古队回宁线路

船在河中行,两边河岸上派人步行观察,第一天就发现了磨盘山遗址(编号台14),“在秦淮河北岸,方山东南脚下,东距杨柳湖十华里,北距解溪镇四华里,在南圩村(今南捍村)西南约120公尺,这墩面积约有二百平方公尺,高出周围水田约10公尺,墩上出红砂粗陶片,同其他遗址。”②

南捍村在2005年已拆迁,现在是江宁开发区科学园征用的土地,至今荒废着。磨盘山遗址由于1982年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幸存。目测遗址高度仅剩约3米,上面是庄稼地,能看到不少散落的陶片。正在修建的一条公路从遗址东、南面绕过,渣土倾倒在路外成高堆,与遗址仅一条小沟之隔。(图2)

对岸没有新发现

船向西行,就到了方山南边的西北村,这里是秦淮河的一个三岔口。秦淮河处于四面环山的低洼盆地中,有两条支干从两个源头流来。一条来自句容,叫句容河,流经湖熟镇,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就是在句容河的岸边首次发现史前遗址;另一条从溧水来,叫溧水河。这两条支干通常都叫秦淮河,在西北村汇合成秦淮河干流,然后往北到南京流入长江。广义上讲,秦淮盆地里所有河流都叫秦淮河。如果能在秦淮河干流发现史前遗址,而且是两岸都有,那此行将是十分完美的。

西北村的河西属于秣陵乡,考古队来到秣陵北面的张家村住宿,没有发现遗址。第二天早上启帆往南京,又发现一处史前遗址,仍然是跟其他遗址在同一侧岸边。

图2 南捍村磨盘山

图3 方前村庙墩

方前村庙墩(编号台15),“在方山西北隅山脚下约八百公尺,为一圆形墩,与(湖熟)馒头墩大小相若。墩上平坦,原有庙宇,故名,今庙已毁,但尚有痕迹可寻。墩四周都是水田,墩上有红砂陶片,与其他遗址同。”③

2005年方前村拆迁,这里也是江宁开发区科学园开发用地,庙墩已不见,大片土地长满杂草,荒废至今。庙墩遗址只能在想象中了。(图3)

这次乘船沿河调查,证明秦淮河岸边还能发现遗址,但河对岸怎么会没有发现呢?尹焕章后来在“两岸有一系列的史前遗址”的判断后面,加上了“至少一部分的正确”④,这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对人力有限、时间仓促而不能在更大范围调查的无奈。

第二年,在秦淮河西侧发现了岔路口橙子墩和窨子山两处遗址,但距离秦淮河都不算近,分别有1公里和3公里,并没有给此前的判断以更好的补充。

秣陵来的好消息

南京发现湖熟史前遗址,以及后来发现北阴阳营等遗址,尹焕章总是尽早发布消息和发表发掘报告,引起业余考古爱好者的极大兴趣,有人还特地去遗址发掘现场参观。他们那一代考古学家的贡献,不仅在于全身心投入考古工作,不仅在于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同时也与社会分享考古收获,推动考古事业和历史文化普及工作的发展,而不是把所得资料占为己有,只供自己研究。有人说,曾昭燏院长领导时期,是南京博物院的黄金时期,其中就包括了他们与社会共享考古信息的大家风范。

1956年,南京及镇江的史前遗址发掘,以及苏南、浙江大范围的遗址调查,使得史前考古工作取得全面突破。五年前没能在秦淮河西的秣陵地区发现史前遗址的遗憾,在这一年也出现了转机。

那年夏天,江宁县秣陵关中学31岁的数学教师张名振来到南京博物院,这位带有山东口音的考古爱好者,捐赠了自己采集的史前陶片,采集地点是秣陵镇神墩。这是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秦淮河盆地西南片几个千年古镇,将跟北面的湖熟一样,也是史前人类的居住地,而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古镇当然是秣陵。

史书记载,南京及秦淮河盆地本属于吴地,后来越王勾践消灭吴国,这里被越国占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发兵打败越国,这里就属于楚国,南京开始有第一个行政建置“金陵邑”。邑城应该在今莫愁湖以北,清凉山以南,控秦淮入江口。秦始皇灭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旧志说,县治设在今秣陵镇。对此专家尚有争论,本文不讨论。

秣陵是南京继金陵之后的第二个古地名,处于秦淮河盆地之中的秣陵镇因名而显,明朝在此设税关,至今习惯称为秣陵关。吴承恩有诗句:“一带江城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

图4 秣陵神墩及张名振

揭开古镇史前面纱

1957年,在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中,南京博物院(省属单位,非南京市的)结合省文管会的普查工作,开展了大范围的史前遗址调查。普查工作主要由尹焕章、张正祥担任。我现在的考察就是依据南京博物院的《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报告》(以下简称《普查报告》)⑤和《尹焕章考古日记》⑥以及其他调查报告进行的。

1957年5月14日,尹焕章率普查组来到了秣陵镇,直接住进了秣陵关中学,张名振在这里教书。普查组的工作得到镇政府和中学的协助。

秣陵镇并不在秦淮河干流边,而是一条支流穿镇而过,古称秣陵浦,现称云台山河。秣陵镇中心跨河有司门桥,桥北偏东120米处,就是张名振发现的神墩史前遗址。

《普查报告》记:“台65秣陵神墩 遗址紧靠秣陵关中学东边,一周都是小塘,南有秦淮河向西流。墩一周被破坏露出断面,文化层厚,包含遗物多。顶上基本平坦,惟西北较东南略高。……遗址突出地面约5(米),现有面积为南北长60,东西宽50米。”

(图4)

第二天,普查组在神墩上开了两个探坑试掘,至第三天结束。《普查报告》记,墩顶正中的探坑显示,最上层0.9米土层中,“除早期遗物外,还有汉代半筒瓦、六朝瓷片及明、清砖瓦”,这是汉代以来的历史延续。再往下至1.5米深,“早期红砂陶片更多,还有春秋、战国时印文硬陶瓿、罐器等片”,这是先秦时期的秣陵。再往下至3.8米深,有二米多的纯新石器时代物,仍未到文化层底部。

另一探坑有更大收获,石器尤多,“有小型的有段石锛、穿孔刮削器,以及砺石等”。“所出红砂陶,多手制,有鬲,多空心尖足,亦有鼎,多三角式扁足的大鼎和圆足的小鼎。印文软陶,多罐形器,有雷文与编织文等纹饰。黑皮磨光陶,有豆、罐、瓿、罍、盘,还有小平底大敞口盌,轮制。有泥质灰色较大的盆、罐,多有绳文及附加堆文。有纺轮和小陶垫等。”秣陵史前文化的面纱被揭开了。

近六十年过去了,我来到秣陵中学,带着瞻仰的心情考察神墩,不仅是看先人开创南京文明的旧地,也是缅怀南京考古前辈发现史前文化的功绩。神墩与中学之间的池塘被填平,成了中学的一部分,这是古秣陵真正的历史地标,如果少了它,你都不敢说秣陵镇历史有那么悠久。(见题图)

当时神墩“已被学校与农民破坏严重”⑦。对照1957年的老照片来看,破坏在以后又继续了下去,本来神墩东边紧靠杨塘,后来盖了好多住房,有了一条神墩巷,神墩收窄。1976年神墩上还建过自来水塔。神墩南半部分也被挖成漫坡,真是挖残了。怎么向后人介绍这是个“台形遗址”呢?现在作为学校的小园林,应该算稳定下来了。(图5)

图5 秣陵神墩地图

秣陵镇北的发现

在神墩试掘的同时,普查组开始查找更多遗址。5月15日,调查的路径是往北走,到三里湾一带。我分析这是沿当时的九里河东岸调查。

云台山河自秣陵西面的凤凰山流来,那时在镇西分岔,一路向北是九里河,流到方山下,接秦淮河干流;另一路向东过镇,接秦淮河支干溧水河。

在九里河东岸果然发现了一处遗址。《普查报告》记:“台66 大坟滩在三里湾傅家村北约50米,在奚家小村东旁。周围为水田及小溪。遗址高2米左右,呈漫坡状,面积约100×30米,南北两部高起。全墩灰土及烧土块普遍,含遗物颇多,惟多春秋、战国及汉代物。……此遗址原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至汉代的文化遗存积压其上。”

图6 大坟滩遗址

2016年5月,我找到傅家村大坟滩,这里正在建“秣陵新市镇”。卫星地图显示,2015年开始往大坟滩倾倒渣土,所以,我看到的是一处渣土场。也许是已经结束倾倒渣土,有农民在渣土堆上种庄稼。一老人说,这渣土下面就是大坟滩,从前生产队平整过做公场。 几十年前搞田块方格化,大坟滩的土就被挑了不少。我发现渣土堆上有红砂陶片散落,走到东坡,满是红烧土、陶片。原来,东坡下正在修建公路,路与渣土堆之间开了条淌水小沟,正好开在大坟滩遗址东沿,把下面的遗物挖上来翻到了渣土堆上。(图6)

图7 大坟滩表面遗物

小水沟两边都是遗址的断面,能看到大量陶片聚集,还有兽骨和螺丝壳带,如果继续往下挖,还能有遗物。(图7)

从残片来看,陶器种类很多,而罐器扁耳最普遍,器多平底,也有圈底。有扁器足,却未见空心尖足。不少罐器内面为黑色,也有外面是红衣的。有红砂陶、蚌壳陶和硬薄陶。有椭圆形陶制磨擦器,底面是网格纹和洞眼。捡到砺石,上面有磨痕;也有粗制小石器,没有见到磨光的。(图8)

大坟滩遗址被渣土埋没了,我会是最后一个见识此遗址的人吗?

图8 大坟滩陶片石器

九里河西岸的发现

大坟滩北面是一片圩田,不会再有遗址,那时在九里河东就能看到河西有个高墩,尹焕章他们就去了九里河西岸,发现了第三个史前遗址。《普查报告》记:“台67 墩墩山在后晋村,墩南坡即村所在。墩一周为水田,有流水三面环绕。面积约40×20(刘注:数据可能有误),高出地面约4米,顶平,北高南低。在断崖上,看到约2米厚的浓灰土层,所含遗物多红砂陶,地表散布亦多,遗物有红砂陶鬲、鼎、甗等残片、印文软陶片、汉代绳文罐片。”

2003年卫星地图显示,后晋村(也叫后晋家庄)正在建设“江宁开发区秣陵工业园”,墩墩山遗址已在平毁中,现已不存。当地人说,墩墩山原址在园区的望远路与苏源大道交口东南。

2007年4月南京有报纸报道:“秣陵镇一处商周古人类遗存(湖熟文化一部分),在经历了3000多年后,却因江宁区开发区铺路的需要,遭到施工单位的野蛮破坏,整个遗址被挖掉了一大半。……这里是一片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大土堆,四周全是水塘。由于地势特别高,形状如同一个喇叭形的山头,……从被挖的断壁上可以看到,泥土中夹杂着木炭灰和数以千计的碎陶片及古人食用留下来的贝壳,堆积层有5米厚。……经专家一致论证,确认该土堆为商周时期的遗址,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属湖熟文化一部分,具有江南台形遗址的特征,其面积之大,内容之丰富,这在南京是非常罕见的,具有很重要的考古和研究价值。”⑧这能是墩墩山遗址最后被平毁的情况吗,或者是另一处刚发现的史前遗址?后续如何,不得而知,反正是被毁了。(图9)

图9 秣陵平毁遗址报道

很典型的台形遗址

图10 中村小墩山

5月16日,是普查组在秣陵的第三天,他们顺着云台山河往西走,在河北面的中村发现了双墩,东边一个叫磨子山,西边一个叫小墩山,两墩之间仅隔30米。

我在2003年卫星地图上寻找,那时中村(地图上是中庄)还在,有一个土墩遗址清晰可辨,并不见双墩,另一个呢? 2010年中村拆迁,2012年卫星地图显示这里已成渣土场,后来中村完全被渣土覆盖,渣土逼近土墩遗址。

我去中村考察,翻过渣土堆,果然看到那个土墩。后来联系到一位村干部,才知道这是西边的那个小墩山遗址。东距机场高速路40米,北距正方中路400米,西距将军大道1.05公里,南距云台山河670米。

(图10)

图11 中村小墩山遗物

《普查报告》记:“台69小墩山在磨子山遗址西约30米,……面积约100×80米。全墩灰土及遗物普遍。有红砂陶鬲、鼎等片,黑皮磨光陶盆片,汉代的印文硬陶片。”

2013年遗址上部被南北向切开,一条粗大的热气管线从中穿过,这可能就是渣土堆没有继续往东覆盖的原因。切墩留下的泥土中能捡拾到不少陶片,与普查报告记载相符。土墩南部的断面上露出极其丰富的遗物埋藏,令人惊讶!(图11)

我坐在旁边的田埂上望着这个遗址,久无去意。还有多久它也将在大开发中消失呢?不希望我是给小墩山留下最后一张照片的人!

当地人说,东面的磨子山在1996年建机场高速公路时被平毁。《普查报告》记:“台68磨子山在中村东约200米,……墩一周为水田、小溪及池塘。遗址高5米,为椭圆形土墩,似磨盘故名,其直径约60米。因修堤铲去墩表草皮,露出灰土、烧土,遗物极多。”

当地人其实把西边的小墩山叫作神墩,把东边的磨子山叫作小神墩。当地老人讲,每当洪水要来时,小神墩下面会出“胶”(可能是指一种粘性泥浆),所以传说那下面是个“水眼”,先人挑来土堵住水眼就有了土墩。1996年平毁小神墩那天,村上人放了鞭炮,以示对神灵的告知和敬畏。

中村双墩是两个很典型的“台形遗址”,而且文物埋藏极多,如此好的史前遗址竟然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一个已毁,剩下的一个难道还要毁掉吗?

秣陵镇东的失望

图12 南庄回龙庵

5月17日,尹焕章他们步行顺云台山河向东去调查,这是往秦淮河支干溧水河方向走,如果能发现一个遗址,秦淮河“两岸有一系列的史前遗址”的判断就将确定无疑,也许这是尹焕章此行最大的心愿。

他们一直走到溧水河西岸的张公渡,这里是地势低下的锅底洼天禧圩区。西岸依然没见到土墩,只有大片圩田,却看到河对岸湖熟的南庄有一高墩。当时这里与南庄有张公渡大桥,他们走过桥就来到湖熟地界。

《普查报告》记:“台70回龙庵在南庄村东南约30米,紧靠秦淮堤。墩西面、南面有张家渡及大河滩,为秦淮河东源转弯处。遗址高约3米,当地逐年用土作堤,破坏严重,现存面积约50×30米。全墩露出灰土和烧土屑,上有近代建筑物。遗物有红砂陶扁足、鼎片和印文软陶片。”

回龙庵遗址很残破也很特别,附近居然没有土岗,除一面紧靠河堤,其余就是小路和池塘,像是一个怪胎,不但无助解答问题,偏又多添了疑问。不过,回龙庵在“秦淮河东源转弯处”,一定有其独特原因,只是今天不能知道罢了。

2016年我来南庄考察,听当地老人讲,回龙庵墩早先是个高墩,上面有座回龙庵,里面办过小学,他们还在此读过书,庙被毁后办了窑厂。那时回龙庵墩要比河堤高。2002年南庄也曾经划归江宁科学园,园区挖墩土加高河堤,墩子挖光成平地,现在原址上盖了一些平房。

(图12)

普查组带着回龙庵墩这个难以解释的发现回到镇上,秣陵神墩的试掘也结束了,出土文物确立了秣陵神墩遗址在秦淮河盆地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普查组在中学阅览室公开展出了文物,尹焕章一定也向师生和镇干部讲解了人类发展史,凭他丰富的考古经验,那应该是一堂非常生动的历史课。

5月18日,普查组满载收获回南京,随后他们又奔波于秦淮河盆地及宁镇山脉其他片区,继续发现了大批史前遗址。

图13 秣陵镇附近遗址

史前的古秦淮大湖

湖熟镇发现的史前遗址是在句容河及其支流岸边,史前人类需要傍水居住,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湖熟经验在秦淮河干流及溧水河西岸没有成功,这怎么解释呢?

湖熟土墩遗址的地点位置可以简单概括出两个特征:一、在水边;二、靠近土岗。山脉延伸出来的土岗就像惊叹号的上部,遗址就像下面那个圆点,土墩遗址是先人利用山水地形建设出来的家园。

句容河及秦淮干流是贴着湖熟、方山那一侧山岗流的,所以在方山旁还能发现南捍磨盘山和方前庙墩遗址。而河西的山岗向东延伸到河边的只有元塘村一带(严公渡对岸,过去很可能有过遗址)。另外,在支流两岸能发现遗址,是因为支流旁边都有山岗。

(图13)

秦淮河盆地的史前人类,不能像现在人那样居住在远离山岗的平地上,因为那时有一个“古秦淮大湖”——我所提出的这个见解,可以解答当年尹焕章他们遇到的问题。

距今7千年前后的地球“全新世”大暖期,带来高强度的降雨,秦淮盆地周边山脉来水激增,泥沙也被大量带入盆地。秦淮盆地几乎是个闭塞的容水器,只在南京有狭窄的入江口,这就造成盆地内水位的逐渐高涨,以及泥沙淤积。所谓秦淮河冲积平原就是这样形成的。秦淮河从一万年前冰期的河流相,到全新世中期形成了湖泊相。大气候曾经有暖湿和温凉的交替,湖面的大小也随气候而改变。既然是湖泊相,那史前遗址就不是沿河存在,而是沿湖分布的。

秦淮盆地平原的泥沙淤积也是逐步的,随着泥沙淤积渐增高,湖面也升高。水位也不是一直升高的,会有波动性涨落,史前的居民点会随水位进退。

古秦淮大湖边的秣陵

我制作了秣陵史前遗址在古秦淮大湖中的位置图。图中的地形是现在的,我们无法知道几千年前的地形是什么样,尤其是地势低的区域,但这并不妨碍分析。为了与大多数遗址发现的时间同步,图中的秦淮河流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图14)

我首先设定一个中等湖面高度(蓝色),随着湖面上升,蓝色逐渐变浅,从黄色开始是高水位很难到达的地面。可以看出,除南庄回龙庵墩以外,所有遗址都跟岗地有联系,岗地延伸出来的边缘,也就是遗址所在的地点,所以,河边并不是寻找遗址的必要条件,而岗地边缘才是。

秣陵神墩的位置比较好,在一定水位条件下,这里有个伸向湖中的半岛,神墩处于秣陵半岛的前端,墩前还有一个港湾,但在水位高到图中浅蓝色时,秣陵半岛就会被淹没,神墩也会与岗地失去联系。

傅家大坟滩遗址在岗地最前端,靠近大湖水流较快的位置,理论上说,这类遗址的下层应该属于早期遗址,水位上升后,或与岗地失去联系,或者被淹没,遗址上的居民就要后撤。当大暖期结束,湖面缩小,秦淮河冲积平原基本形成后,岗地最前端的大坟滩土墩又恢复了活力,这可能就是墩上春秋战国、汉代遗物较多的原因。

中村双墩也是处于半岛上,但中村半岛地势较高,居民进退自如。

上新丰神墩那里地势最高,虽然在中等水位时就会远离湖边,但它处于河流入湖口,影响并不太大。

南庄回龙庵墩看起来是个孤岛式特例,但它是处在句容河、溧水河水势都能冲击的流径地,而且,两千多年的农业社会取土筑圩堤时有发生,地形改变在所难免。

大湖退缩之后,秦淮河成为主流。到六朝时,河水依然丰沛,水面宽阔,被看作“小江”,六朝称为淮水,唐代才开始叫秦淮河。

《三国志·张传》注引《献帝春秋》里,孙权曾说:“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文中的秣陵指汉代秣陵县,相当于现在南京的秦淮河片区。

《晋书·王导传》说:“初,导渡淮,使郭璞筮之,卦成,璞曰:‘吉,无不利。淮水绝,王氏灭。’其后子孙繁衍,竟如璞言。”郭璞预言,只有淮水断流干涸,王导家族才会衰败,实际上就是千秋万年的意思,可见那时没有人怀疑秦淮河水情会出现旱可断流的恶劣状况。

估计是在北宋初期地球进入小冰期以后,秦淮河水情就不乐观了。近代秦淮河水旱灾害交错发生,也出现了断流情况。“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至1959年,冬春期间,秦淮河几乎年年断流干涸;部分年份,夏秋季也发生断流干涸。”⑨所以,研究南京史前文化需要跟地球大气候相联系,此一时、彼一时也!秣陵镇处于古秦淮大湖水情变化的敏感地区,此处史前遗址也极具研究价值。

图14 秣陵在古秦淮大湖位置

不该被遗忘的发现者

1959年,南京博物院的《普查报告》发表,一向尊重最初发现者的尹焕章,在“秣陵神墩”一条里,却没有写上发现者张名振,以后当然也无人知晓。直到五十年后《尹焕章考古日记》出版,我才看到记有:“秣陵神墩,它在1956年夏为秣陵关中学张名振同志发现,把砂陶类鬲等送交南博。”既然如此,为什么普查报告里没有他的名字?

我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才发现了问题的真相。原来,张名振也是在阶级斗争年代被迫害的知识分子。张名振生于1925年,山东临朐人,曾就读山东师范学院数学系、南京市教师研究班。1951年为南京市立师范教师,同年参加汤山中学建校,5年后调秣陵关中学,以后虽在江宁县范围内的学校有过调动,但主要在秣陵中学教书。

1957年,就在南京博物院普查组走后不久,“反右运动”展开。为人正直、待人诚恳的张名振向教育局领导提了意见,被打成“中右分子”。当时有“右派分子”和“中右分子”两种政治结论,右派分子是一种政治帽子,中右分子是不戴帽子的准右派,但是,中右既然是政治结论,实际上也是政治帽子。中央1978年55号文件里说,中右分子“虽未戴右派帽子,但有的所受处分比右派还重,处境困难。”

张名振被打成“中右分子”后,降级降薪,政治生命落到低谷。所以,在那种严酷的政治斗争背景下,尹焕章便不能在《普查报告》里写上他了。文革结束后,加在张名振头上的错误政治结论被改正,而尹焕章先生已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张名振有赞梅花诗句:“强项未惜身老瘦,风寒雪厉又添香”。文革后被调到江宁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后任江宁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1988年在南京市教育局教研室退休,1993年去世。

我在秣陵镇调查神墩时,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说:“张名振最懂,他拿着瓦片说这个是什么朝代的,那个是什么朝代的”——多么形象的回忆啊!

秣陵镇南的新发现

图15 十房村庙墩

尹焕章普查组在秣陵镇去了东西北三个方向,唯独没有往镇南调查。

参与编撰《秣陵镇志》的老教师王良寿告诉我,他家所在的十房村有一个土墩,不知道是不是史前遗址。我先看了卫星地图,十房村在秣陵镇南偏西1.7公里,村北65米有独立椭圆形一墩,相当明显。土墩东西长95米,南北宽60米,三面有水塘,西距机场高速公路220米,东距凤凰村路190米。

从我制作的古秦淮大湖地形图来分析,十房村在凤凰山东麓延伸下来的岗地上。大湖时期,秣陵半岛与凤凰山半岛之间夹一湖汊,十房村土墩正在湖汊边,完全符合史前遗址位置的地形特征。

今年我特地去了十房村,王良寿老师领我去庄后看土墩。墩高出地面约3米,墩上种了茶树和庄稼,墩顶曾有土地庙,1958年拆毁,故见到不少碎砖瓦。墩表面只有很碎小的红陶片,一时令人郁闷。我忽然看到地上有一只6厘米高的红砂陶鬲尖足——史前遗址典型遗物,加上地形、位置、形状,已有“四证”矣!这土墩遗址没有名字,我们就叫它“庙墩”。以后的事留给文物部门去做吧,希望他们能重视这个新发现。(图15)

为何处处有神墩

图16 上新丰神墩

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南京新发现上新丰神墩,“位于秣陵街道家园社区上新丰村。上新丰村神墩遗址东侧被挖出一个大断面,断面紧靠一水塘。遗址现存南北长70米,东西宽30米,高约9米,文化层约1.5米,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遗址顶部散落大量陶片,器型有罐、钵、鬲等,纹饰有网格纹,弦纹等,多为夹砂红陶和灰陶,应属湖熟文化遗址。”⑩

图17 麻田神子山

由于发现后即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尚存。遗址东距将军大道70米,南距正方中路与将军大道交口1.4公里。(图16)

秦淮河流域有不少史前遗址叫作神墩,问当地人为什么叫神墩,无人知晓。我推测跟土地神有关,例如十房村土墩上就曾建有土地庙。农村的神庙可以泛祀多神,但不能少了土地神,这是农耕社会最基本的神仙崇拜,用来保佑一方平安,祈求风调雨顺。

秣陵神墩上面虽无庙,但神墩南边曾有“蒋王庙”,1953年被拆毁。《搜神记》说,东汉秣陵县尉蒋子文追捕盗贼,在钟山下被击伤额头而死。三国孙权来这里建都,因种种神异而拜蒋子文为都城的土地神,封“中都侯”,建庙祭祀,“自是灾厉止息,百姓遂大事之”。孙权为避祖父名讳,还将钟山改名蒋山。

东晋时,讨平苏峻之乱和打赢淝水之战,都认为有蒋侯显灵相助。南朝宋明帝加封蒋子文为“钟山王”,齐末帝再尊蒋子文为“灵帝”,故有蒋王、蒋帝之称。南京把蒋子文作为本方的土地神崇拜,一直延续到近代。宋人马之纯《蒋帝庙》诗云:“缘何血食垂千祀,为有威灵庇一方。”

开发区里的意外

秣陵镇往北14公里是秦淮新河。新河以南、秦淮河以西,是江宁较早开发的地片,上一篇考察记说过这里的百家湖周家山遗址,本篇介绍另外几处。

在韩府山、翠屏山、将军山三连山之东,其北部有一条东西向的麻田路,因为从前有过麻田村。1957年普查组在麻田村发现一处遗址。

《普查报告》记:“台111 麻田神子山在麻田村东南约100米,南面10米许即土岗。除南面为较高的平地外,其他三面均为水田。墩面起伏不平,高6(米),面积约140×120米。灰土和烧土屑分布地表很普遍,含物多。遗物有红砂陶鬲片和印文软陶片。”

我在1937年南京老地图上找到了这个土墩,形状明显,又在近年的卫星地图上测算它现在的位置。大片密集的住宅小区里本不打算会见到遗址,按照大开发的规律,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遗址,都会直接平毁。意外居然发生了,在麻田路北的“翠屏东南”小区里,看到一个与麻田神子山形状一样的小公园。经地图测算,地点也符合。我赶过去看,果然见到一个高起的土墩公园。东距顺翔西街140米,南靠麻田路,西距将军大道290米。(图17)

翠屏东南住宅小区2006年竣工,如果在建设施工时没有破坏原墩,仍然是原先的,那这个小区公园就是江宁大开发中留存史前遗址的特例。小区设计者不可能知道这是一处文化遗址,但借势为景的设计保存了遗址,即便没有完整保存,也属难得。我想起元稹诗句:“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

四十年前的预言

将军山南面有条牛首山河,是秦淮河支流。将军山西南有水阁村,东南有陈墟村,早在1957年,尹焕章就预言:“水阁—陈墟有平原,可寻遗址。”k1996年有人果然在陈墟村发现一处遗址。

“陈墟遗址 位于江宁县殷巷乡将军山南,为商周时期遗址。此地原村名陈墟。遗址为一山丘,平面呈长方形,高约15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1996年调查发现,采集到的有陶鬲、陶豆、陶鼎、陶匜残片及石斧、石锛、石刀等。属湖熟文化遗存。”⑫

此地属江宁经济开发区,拆迁很早,遗址已不存。当地人说,遗址应该是原陈墟行政村下属的排塘村东面的成山,南距牛首山河约300米。原址在今将军大道与佛城西路交口东北的一家包装厂位置。

图18 十房村庙墩

图19 殷巷崔家山遗物

九龙湖边有残存

1957年,普查组在殷巷发现一处遗址。《普查报告》记:“台110崔家山在殷巷西南约200米,北、西、南三面为殷巷大河所环绕,且有水田。遗址面积150×70,高约5米,顶平,惟北部较高,墩呈漫坡状,南坡多浅灰土,含遗物颇多,东北部为黄灰土,遗物少。”

我在殷巷九龙湖边遇到一老人,他说,这里本来叫大湖,湖水从未干过,大开发时扩湖,另起名九龙湖。崔家山在大湖南岸,曾经有窑厂,扩湖时又遭波及,已经挖得差不多了。

现九龙湖南岸有一条约1百米宽、1千米长的沿湖未建设地带,临湖有一小土墩,即崔家山遗址的残存。东距双龙大道450米,南面是兰台街。(图18)

遗址及周边田地里可见不少红砂陶片、印文硬陶片和陶器尖足,证据足够充分。附近高楼林立,开发还没有结束,崔家山遗址的命运将会如何呢?(图19)

韩府山东三星墩

图20 韩府山以东遗址

秦淮新河以北,从2008年建南京南站至今,也形成开发片区。1957年,普查组曾在这里发现聚集在一起的三个土墩遗址,《普查报告》记:

“台105 宝于墩 在曹村北约200米。四周低下,近处有土岗。遗址高7米,面积为75×60米,顶平。北部灰土普遍,含遗物丰富。”

“台106 小古山 在姑塘村北100,东距宝于墩40,西距韩府山约150米。一周为平地,其外近处有土岗,遗址高约3,面积约50×30米。”

“台107 姑塘神子山 在小古山遗址西约30,西北距东王村约30米。一周有小河。遗址高约5,面积约120×70米。”

三墩聚集现象较少,而且其中两个还在5米以上,东北距离南京南站不到1公里,我去考察时,只见一大片渣土平地,已寻不到踪迹。(图20)

图21 镇江附近遗址

宁镇山脉普查的起因

1955年,曾昭燏在《六年来江淮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⑬中总结说,台形遗址“分布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两岸、长江下游秦淮河沿岸及太湖周围,直至杭州湾地区”。可见,那时的江南史前遗址分布有一个空白区——镇江。当有人填补这个空白时,史前遗址大发现就真正来到了。

1955年第4期《考古通讯》上,镇江丹徒县大港初级中学年轻的历史教师茅贞发表了《丹徒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一文。他的发现填补了镇江史前遗址的空白,也填补了江南史前遗址的一个空白。1955年第12期《文参》又载《江苏丹徒大港中学“课外历史活动小组”在丹徒烟墩山等地采集到大量陶片》。

1956年4月11日,尹焕章率调查组直奔大港中学,要证实茅贞的发现。《尹焕章考古日记》里说:“我们今天和该校田主任、茅真同志联系,请其支援,明日去勘查出土文物地点。得他允许,并看到很多实物……”

来看最后结果:“据我们及大港中学所做的调查,在丹徒沿江地区,以大港为中心,西至谏壁以西,东南至埤城镇,西南至宁沪道上的辛丰镇,在这长宽约20公里×7.5公里的地区以内,断断续续成一组一组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很多,其中已发现60多处,我们只调查6处,很可能和南京附近的‘台形遗址’联系起来,甚至长江北岸江都所属地区,也有此类文化遗存……”⑭(图21)

突如其来的密集发现,使尹焕章开始把宁镇两地联系起来,1957年的普查便出现了“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的区域划分。

尹焕章考古日记里多次提到茅贞,《普查报告》中却没有提及,令我产生了不好的预感。我设法联系到大港中学的三位老教师,他们说茅贞是华东师大历史系学历,都证实他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又一个当年政治运动被迫害的知识分子,茅贞为镇江历史填补了一大段空白,不应该让他在镇江考古史上空白。

有位哲学家说:“先前的文化将变成一堆废墟,最后变成一堆灰烬,但精神将在灰烬的上空迂回盘旋。”

注 释

①②③④ 南京博物院:《江宁湖熟史前遗址调查记》,载《南京附近考古报告》,上海出版公司印行1952年。

⑤ 南京博物院尹焕章、张正祥:《宁镇山脉及秦淮河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报告》,载《考古学报》1959年第1期。

⑥⑦⑪ 南京博物院编《尹焕章文集·考古日记卷》,文物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⑧ 《现代快报》:2007年4月4日《施工单位为开发区铺路挖毁南京商周遗址》。

⑨⑫ 南京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南京市志》,方志出版社2013年2月第1版。

⑩ 江苏省文物局、南京图书馆:“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网站,http://www2.jslib.org. cn/was5/web/unmovable2015.htm

⑬ 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⑭ 尹焕章、罗宗真:《江苏丹徒葛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掘记》,载《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土墩秦淮河史前
史前海王争霸战(上)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白蚁建造的神秘“金字塔”
夜航
史前人,都画啥?
南京内秦淮河中段底泥的污染与再利用
Jiangnan Style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江苏新沂高庄汉代土墩墓群
基于CA-Markov模型的秦淮河流域土地覆盖格局模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