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镇青城风霜浓

2016-12-08柏红梅

湛江文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狄青青城古宅

※ 柏红梅

古镇青城风霜浓

※ 柏红梅

心中有种错觉,似乎这次出游,是去拜访几位隐居的老者,慈眉善目,精神矍铄,从时光深处走来。这样的想法让我充满了期望。从唐宋、明清时代蹒跚而来的古镇,身披数百年的风霜,阅尽世间炎凉,可不就是一个一个胸怀万千、宠辱不惊的老者吗!

青城,与狄青有关。宋朝大将狄青,白盔白甲,横枪策马,立于城隍庙前,目视前方,不怒自威,勇猛而潇洒。北宋仁宗年间,西夏叛乱,凭秦州刺史狄青一干人马,自然难以抵御李元昊的凌厉进攻。于是,借黄河天险,依唐朝龙沟堡基础,狄青筑东西长、南北狭的军事重镇“一条城”。后人为了纪念狄青,故称“一条城”为青城。此刻,我就站在青城古镇腹地,在狄青雕像前,听战马嘶鸣,乡音喧嚷,读两军对垒,商贾云集。但眼前的院落祥和、静寂,村民安逸、闲散,像一曲民乐,悠远、舒缓,全然没有金戈铁马之声。

青城古镇,位于榆中县北部,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商贸中心,唐宋元明年间的军事重镇,水烟的发祥地。我决定先拜访罗家大院,这是民国时期水烟作坊“永顺成”老板罗希周先生的宅院。推烟坊、品烟轩,院子里巨大的压烟担,昭示着制烟、品烟的全过程,而品烟轩内“书藏大美终身益,座有微香一室清”的中堂,道尽了主人的儒雅和清朗。纺织、剪纸、刺绣坊,令闺秀、女眷的巧手、笑语近在眼前。东院制烟、中院起居、西院待客,十六道门庭相互贯通,典型的四合院严谨对称,穿梭其间,可闻脉息,罗氏老少的音容笑貌似触手可及,余温犹存。

我将步履尽量放慢、放缓,走走停停,恍然置身于时光隧道,嗅及岁月的荣辱与尘埃。进了曾为狄青府的城隍庙,见识了钟楼、鼓楼以及大殿的雄伟之后,我站在了高氏祠堂门口,首先被悬于头顶的几块匾额所吸引,“名门寿母”“才兼文武”“进士”等,无不隐含着高氏昔日的辉煌。恰遇导游讲解,说,这块颇为罕见的圆形牌匾,是因文臣高氏先祖高鸣桂不费一兵一卒,凭三寸不烂之舌,以唇枪舌剑,令敌方兵退,清道光帝喜而赐匾。整座祠堂由山门、前后过厅、厢房、大殿构成,呈方形八卦状,为明清独有的悬山式建筑,逐层递高,预示子孙高升,后过厅与厢房连接,期望后人相互扶持,可谓寓意深远,用心良苦。除了院内的木雕、彩绘之外,前过厅东、西两边墙上的砖雕吸引了我。如此精妙的砖雕,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刀法苍劲、干练,线条流畅、刚劲,人物、花卉细腻逼真,甚至连人物表情、树木枝叶都栩栩如生,内容应该分别是耕作和读书,由此可见,“耕读传家”在当时被置于何等重要的位置。

讲到读,就不能不到青城书院了。心目中,凡书院,皆为神圣典雅之所在,何况创始于清道光十一年的青城书院,又该诞生了多少文人墨客、贤人雅士。书院门前竖一座以龙凤、读写为主要内容的砖雕照壁,“青城书院”匾额之下,“菁莪造土,朴械作人”八个大字,题于门扇之上。步入书院,鸟鸣声脆,树木幽静,槐花盛开,窗明几净,让人心旷神怡。讲堂内,一排排桌椅,静静伫立着,仿佛有朗朗书声传出。轻轻进室,找张凳子,慢慢坐下,以一位学生的姿态,注视着前方,那面摆着一束鲜花的讲台,久久不动。此刻,我感觉自己的心里,像被水洗过了一般,纯净无比。山门、前院、中院、后院,书院的每个角落,我都走过了,轻轻地,虔诚地,只怕惊扰了孩子们求学的心。尽管,如今的书院已空无一人。

其实,以“耕读传家”为家训的,不仅是高家这样的名门大户,即使普通百姓,也莫不如此。我们想寻访古镇普通百姓家,便向着一条条巷道深处寻访,因为有50多处古民居四合院就隐居在这些小巷里。眼前就是一家,古朴得近乎破败的木门、砖雕,静静地立着,门锁着,看不清里边的模样。走不了几步,又是一家,门楼上的青砖雕刻,镂空与雕刻相结合,层次分明,立体感颇强,竟然如此完整,如此精美,和国画与印章的技法似乎有几分相像。内容上,除了盛开的花朵,便是耕与读的内容。大门虚掩着,一座雕刻着松、鹿的照壁,挡住了视线。再往小巷深处走,又发现了第三家古民居,大门敞开着,门楼上有着同样内容的耕读砖雕,但工艺似乎比前两家稍简单一些。正读砖雕时,从院里忽然出来一人,四十多岁,很精干的样子,见我们向里边张望,便热情地招呼着,让进门去看。称谢之后,随其进门,才发现这个四合院,正在维修,院里显得凌乱异常,几位工人正蹲在地上,小心地补修着。这是一座明代四合院,算是青城最古老的民居了。引我们进门的人,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越久远的工艺越简单,侧重于写意,像这座院落,窗棂都是方格状,梁柱也未作修饰;你们摸摸门板上这些细而深的竖纹,没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不会有的;还有,屋内墙壁上这些装饰用的石头,制作很复杂的,这种工艺,现在已快失传了;我们每年都有古民居维修工作,是文物部门的项目,要手巧、心细才行,都是慢活儿。看来,这座古宅,算是青城的耄耋老者了。

这样的古民居,其实还有很多,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一座。同样古朴的木门,精美的砖雕,“耕读传家”的横批,以此可以看出,古镇百姓间,对于耕作和读书的重视。有趣的是,在随后发现的几座古院落前,都有一两位长寿老人,看样子都有近百岁的模样,不言不语,坐在古宅门前,像古宅的守护神一样,静静地向远处看,却不知望向何方。

从青城回来,仿佛从一个神秘的传说中归来一样。我隐约感觉到,时光其实是公平的,也是慈祥的,它总会给有心人留下一些线索和体温,供触摸,供回味,也助我们继续向前。

猜你喜欢

狄青青城古宅
醉爱青城
异乡人
我爱家乡青城美
2019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到访青城武术国学夏令营
狄青: 打个胜仗行不行
狄青智取昆仑关
真假古俑
《通灵之六世古宅》:今天你解暑了吗?
狄青示弱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