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6-12-07刘芳雯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分析

刘芳雯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和深化,对于如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枯燥沉闷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更加充分乐趣的学习环境,以此能够轻松欢乐的学习到知识。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针对小学生的此种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

一、丰富课程导入形式

丰富的课程导入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在小学学习阶段,小学生正处于对所有事物感到好奇的时期。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借助此种现象,合理设置课堂导入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阶段,需要提前准备各种多样的、与教学相关联的资料信息,保证资料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课程初始阶段,快速将学生领入阅读情境中,从而有效集中学生的阅读学习注意力。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课文时,教师有必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程导入方式,通过活动将课程学习活动进行导入,以此提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明确不同的方位,形成良好的观察生活习惯。具体活动就是让几名学生进行踩影子游戏,使学生在互动中观察影子的方位,学生对自己的影子感到好奇之后,能够带着兴趣和疑问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之后,教师可以导入学习内容,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能够对课文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在熟悉课文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物体的影子,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二、创建轻松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主要强调感情的倾诉,教学活动需要以学生作为实际出发点,教师需要创建宽松、和谐、民主的阅读氛围,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放松,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以此能够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进一步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努力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注重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和激励,以此加深对课文的阅读体会和感悟。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问题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问题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并且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将问题融入于阅读教学中,通过创建不同形式的问题情境,以此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欲望。在学习《司马光砸缸》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除了砸缸之外,还有其他的救人方法吗?并且在不破坏缸的前提下”。通过创建问题情境,可以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三、教师需要善于引导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身理解,还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正确指导学生可以细心咀嚼文字,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通过独立思考而感悟到课文深刻内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目的地进行点拨。对于好词佳句,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对文章的独特布局进行揣测和分析,深刻探究构思的独到之处,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当然,还需要将学生的读作为根本点,培养学生的自悟能力,教师的点拨只是起到指导性作用,恰当选择点拨时机,在关键之处进行点拨。

四、培养自主性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感悟能力,还需要语文教师能够长时间地进行锻炼和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以文本为基础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可以对文章总体内容做到准确理解,从而引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碰撞,掌握文章中心思想。语文阅读不是茫无目的的消遣活动,而是能够用心、平静地去阅读,欣赏文字之美,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去理解、评判文章中的人物、景色、事件、情感等内容,能够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不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和道德品质,在阅读中提升精神境界。此外,考虑到语文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需要语文教师能够精选有价值的文章,让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的语法和用句,多读多思考,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久而久之,在长时间的阅读学习中,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总结

总而言之,为了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改善教学现状,还需要语文教师能够在长时间的实践教学中进行思考、总结、学习和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有效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丽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才智,2013(32).

[2]尚华强,胡秀琴.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6).

[3]王晓莉.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12).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