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2016-12-07宋佳佳

课外语文·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宋佳佳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过渡期,希望通过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探讨能够为提高教师的有效性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科目之一,其伴随了学生学习生涯的前十二年,是进行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开展教学时,应当重视其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与内容。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下面笔者就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有效性教学的基本内容

所谓有效性教学主要是在满足时代发展与个体需求的前提下,教学效率不低于平均教学水平。在有效性教学中,所获得教学效益是其核心内容。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判断,主要是根据教师在进行一段时期的教学之后,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学是否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也并非取决于教师是否认真负责,也是在于学生有没有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没有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那么教师再认真负责也是无效教学。所以,教学有效性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判断。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教材是教师进行知识讲授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如果教师在理解教材内容出现了偏差,那么将会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保有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顺应时代的改变进行相应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的需求①。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情况,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很多时候没有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外,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即使老师已经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也没有很好地完成,造成在教师讲课时对所讲授的内容缺乏一定的了解,无法跟上语文教师的讲课节奏,导致学生学习效率普遍偏低。

(三)教学方式上的问题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上通常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课上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表现的都十分积极,教学进行十分顺利,从表面上来看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习的较好,但是通过课后的检验情况来看,却与表象存在巨大的差距。产生这种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授课过程中,太过于重视学生的反应,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形成,没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课文的阅读,所谓的积极表现与发言也只不过是一种顺应老师的表现,并不能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没有真正掌握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教师应当做好授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在授课前应当对所讲授的知识与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使其对所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理解,并明确其在该节课堂教学上的目标。并综合考虑所教授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知识的掌握。如果授课教师都没有充分理解课文的内容,其在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缺乏教学重点,从而无法为学生充分讲授语文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其教学的主要目的,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学生进行引导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使其缺乏一定的控制力和执行,无法有效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所以,需要教师根据所教授学生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例如,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可以先为学生提出几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课堂的内容进行回答,以此来吸引学生去阅读语文课文,完成课文预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其对未知事物的渴求欲望,充分利用学生的能动性完成课堂教学。

(三)应当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追求其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和所产生的表面效果,应当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主。学习是提供学生对外界事物认知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快地对新的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需要经过大脑不断的处理和加工,然后形成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绘画等教学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够使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由于小学语文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应当引起人们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提高其教学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对其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想要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与有效性。

注   释

①胡华杰.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

②周小艳.立足课堂追求有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8(2).

③张乾顺.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学周刊,2013(11).

④仲应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实践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6).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