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堰船夫号子艺术特征浅析

2016-12-06康平汉江师范学院艺术系

民族音乐 2016年4期
关键词:拍子船夫十堰

■康平(汉江师范学院艺术系)

十堰船夫号子艺术特征浅析

■康平(汉江师范学院艺术系)

■地理环境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十堰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十堰境内汉江流域绝大部分是山地,为山地弯曲河型,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使东南季风可长驱直入本流域,加之北界的秦岭山脉,而且阻滞北方冷空气侵入,因而这里成为我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流域内气候较温和。上游山岭纵横,阻碍重重,风力较弱,但在峡谷道上,风力亦大,雨量、降雪、冰雹很少,各季雨量的分配颇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丹江口以上为上游,十堰境内除干流外,还分布有堵河、天河、滔河、丹江等大小支流与水库,流经郧西、郧县、竹山、竹溪等县,其中上游两岸高山耸立,峡谷多,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堵河为较大支流。

延绵不断的汉江水因其独特地理环境与便利条件,一直作为重要的水上枢纽,连接着汉江各段物质与人员往来,而水面上穿梭不息的行船也创造了汉江上掷地有声的船夫号子,回荡着力与美的交响。

■类型

船夫号子集中反映了汉江上较为多样的劳动方式,也集中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当地船夫号子根据行船过程,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行船前:活锚号子、接锚号子、立杆修船时的拖船号子、起货物所用的搭货号子。行船中:根据水势变化有上水号子、下水号子、平水号子、回流水号子、麻流子水号子、慢流水号子、涉水号子。其他自然条件与环境变化有进出过码头号子、平水上大船撑船号子、起风升帆拔蓬号子。

不同环境下的号子也组合在一起先后唱出,如平水放小船后,撑船前行,唱《悠号》1.《咋号》;行船至回流水中,唱《拖号》《鹞子转身》。

■艺术特征

1.调式与旋律

从郧县、竹山及郧西、竹溪搜集的若干首号子可以看到,船夫号子主要为宫、商调式,以五声、六声音阶(常加7)为主,少量的四声音阶出现于宫调式,有“楚宫体系”特征,即以135三音为主,加入变宫音7,使旋律体现出原始气息。

曲调上除含有号子四、五度音程外,伴随有其他宽音程跳进。值得关注的是:具有秦陇区域风格的“双四度框架”开阔、明亮,出现在多首号子的领、和衔接处或和部中,以直线型连续上行或波浪形进行反复,这种双四度主要为调式主音及上方四度音构成,为la-re-sol,除此外还有少量双四度在偏音上、下构成,如sol-do-fa。这种特点的音调主要运用在比较费力、耗时、形势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动反映出船夫们鼓起干劲,与困难相抗衡进行的呐喊。如在上水中遇到险滩,水急浪大,船不能前进,船夫们几乎全身扑到沙滩,强行拉船喊出《沓腿号子》。在酷夏长距离的“麻流子水”中,人们为了提神喊出一首《歇口不歇力》。这种音调在《揭锚》《拖号》《鹞子转身》《涉水号子》《咋号》中也有较多体现。

2.节拍与节奏

节奏是号子的核心,常伴随劳动特点,与劳动配合密切,船夫们常通过节奏来指挥、协调动作。

该地区船夫号子有2/4单拍子,2/4、3/4两种拍子组合的混合拍子两种类型。拍子的特点与劳动强度有关,当劳动力度大,用强弱交替鲜明的2/4单拍子。反之,则用混合拍子。在混合拍子中,3拍子的出现反映了劳动特点,如下例《活锚》2拍子变3拍子,反映了用力后的缓冲。

谱例:

3拍子的出现也体现出领或和部通过重复加强语气和力量,如《堵河船工号子——上水号子》:

还可以体现出一定抒情性,如水流平缓船夫们摇出的《摇橹号子》、顺水而行船夫们拽出的《拽纤号子》。

在节拍律动中,不同号子的节奏型体现出劳动的特点及船夫们的精神气质,如以及与语言节奏密切结合的密集型节奏,体现出劳动过程中的紧张性;而强度小的号子,如《撑篱号子》切分与三连音交替节奏,体现出动力中见平稳、张弛有度的效果,体现了船夫们从容不迫的心态。

3.演唱形式

“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运用于各种场合,具有此起彼伏、多声叠置的气势,领部与和部的组合形式综合体现出号子的艺术特征,体现出劳动的进程与劳动强度的大小。根据领、和组合方式及旋律、节奏变化体现的艺术性,呈现出两种方式:一、呼应式。领部与和部前后出现,常以一小节至数小节为单位,该方式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组合单纯,艺术性弱:合部从头至尾固定,领部有简单的旋律,如《拖船号子》,和部从头至尾为八分音符1出现于每小节的强拍,领部以两个小节的4、5度音调为单位,重复出现。该形式体现了号子的原生性。一种组合有几种形式,有一定的艺术性:领、和部由几种简单节奏构成,音调以4、5度为主。如《歇口不歇力》包含5种组合,分别为:(1)合部为4度音调反复出现于每小节的强拍,领部为4、5度单一音调;(2)合部为1音于每小节反复出现,领部为4、5度单一音调;(3)领、和为密集节奏的呼应式念白;(4)和部为4度音调反复出现于每小节的强拍,领部为密集节奏的念白;(5)合部为密集节奏念白,领部为4、5度音调。这种组合形式在船夫号子中比重较大,顺应了劳动过程,为调节劳动疲劳,缓解枯燥,进行简单自由的变化。二、综合式。领、和音调先后呼应,或同时出现,两声部体现了支声复调的特点。组合有较强的艺术性:合部有一定旋律性,领部旋律抒情性较强。如郧西天河口《撑篱号子》、《摇橹号子》《拽纤号子》,在中速中,领部旋律以2度、3度颤音、波音式特点表现出旋律的繁漪,体现了自由抒情性效果,和部在4、5度或单一长音进行中,频繁加入前倚音,使简单框架呈现出旋律性,弱化了合部的力度,增强了抒咏性。两声部常出现2度、7度的叠置,不协和的音程效果呈现出双声部一定的原生性,该形式体现出最弱的劳动强度,表现出人在水面,较为自如的劳动场面与轻松愉悦的心情。

4.歌词

在汉江水面及江边上,因不同劳动需要,同时要克服江面行船遇到的困境,船夫们在演唱中,常喊出大量的衬词,以放松协调劳动,同时,号子中加入了少量的实词,多以节奏感鲜明紧凑的短语或短句的形式念白,与合部进行半句和腔呼应,表明行船的艰苦,也表现了船夫们豁达、乐观的精神气质,如“撑到”“扽到”“兜着”“拽到”“要弯船”“拔断根”“只三声”“得住力了”“咳咳三声”“累坏哥兄”“新媳妇上桥”“搭上捞一下”“看你涨头不涨头”等等,内容既有与劳动相关的号令,也运用了比喻、联想、想象手法,加入生活中的趣事来鼓劲,听来逗趣、诙谐。如“钱到赌场精打光,马到校场逞刚强,唱戏的本事在台上,拉纤的本事在摊上”“老婆纺线慢上劲”“新媳妇上桥一步一步慢慢走”……

■结语

从船夫号子的艺术特征中,我们能感受到船夫与自然斗争的呐喊声,这种声音透着力量,也闪烁着船夫们集体智慧与乐观主义精神,也许在今天某些需要众多人力的场合中不失为一种鼓舞。

“所有的风格都是沿着山脉、河流和海岸传播扩散的。……边沿地区一般具有双重作用:有的情况下,风格在这里严格地保存下来,而另一种情况下,它们互相混合,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十堰船夫号子的音乐特征表明:由于水的作用,可以带来上游的秦文化,在十堰境内保存,表现是出与上游较近似的特征关系,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境内较为古老的楚韵。

十堰上游船夫号子,既反映出号子产生于劳动环境中的粗犷质朴的共性,也映射出汉江的蜿蜒秀美:少了一份长江、黄河的惊涛骇浪,多了一份从容自在,还彰显了鄂西北地域特征:绵长秀丽的汉江穿流,成为陕、鄂两个文化区联系的天然通道,它使处于汉水中上游的十堰与汉水上游的秦地保持较强的共通性特征。此外,处于多省交接处的山区环境使民歌带有少量的楚音痕迹,与当地其他民歌相比,调式、音调上与秦地的更鲜明而集中的共通性特征成为了十堰船夫号子的独特印章。

①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9.

②牛孝文主编.十堰记忆丛书民歌(第三、四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11.

猜你喜欢

拍子船夫十堰
妈妈的竹拍子
船夫和风
Shiyan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 Manager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童迷黑白秀
关于在湖北十堰举办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光明正大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
船夫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