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似多因性黄牛皮肤病的中西结合疗法

2016-12-05郑四清黄从菊张小亮刘友余

中国牛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灰白色脱毛螨虫

郑四清,黄从菊,张小亮,刘友余,倪 婷,陈 亮

(1.耒阳市畜牧水产局,湖南衡阳 421800: 2.耒阳市坛下乡畜牧水产站,湖南衡阳 421800)



疑似多因性黄牛皮肤病的中西结合疗法

郑四清1,黄从菊1,张小亮1,刘友余2,倪 婷1,陈 亮1

(1.耒阳市畜牧水产局,湖南衡阳 421800: 2.耒阳市坛下乡畜牧水产站,湖南衡阳 421800)

2月19日下午应坛下某规模牛场业主的邀请出诊。到场后立即随业主、居场兽医、牧牛人等进入生产区,边走边问边看,发现该场大部分黄牛感染了皮肤霉菌、螨虫等发生了以脱毛为特征的皮肤病,还有牛继发感染了化脓杆菌等病情严重。

1 基本情况

该场2015年5月建成新牛舍3栋约2 000 m2,设计不规范、建设简陋。是用彩条布封严四周以防寒的,防寒效果不好且通风换气不便,又粪尿没分开、也没及时清除,舍内空气混浊(有异味刺鼻、异物熏眼)而且湿度大、卫生条件极差,牛体皮肤、被毛上可见粘连的粪块等污秽异物。

现存栏黄牛87头,不同品种、性别、年龄和体质体况的牛只混群饲养,整体膘情中等偏下,部分牛只瘦骨嶙峋。

1.2 患病症状

首先看到的是许多牛只体表有耀眼夺目的、形状呈多边形或近圆形或椭圆形(如图1)、大小不一(面积1~10 m2)的脱毛斑,有的分界不清而形状不规则(如图5);近看脱毛斑可见更多的内容差别:图1无毛斑的颜色较淡于周边皮肤且上布稀疏的灰白色小结节,图5脱毛斑的颜色虽与周边皮肤没有明显差异但上面飘覆着很多灰白色麸皮样的干燥鳞屑(有的飘挂在周围的被毛上)、有多处红色擦痕。有的黄牛头部、颈部和肛门周围等处皮肤上长布着明显突出于皮肤且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晰的、呈圆形或椭圆形至多边形的、壹角钱硬币大小至婴儿拳头大或更大的痂块,其中有1头6月龄犊牛额部几乎被多个铅灰白色、干燥疏松如石棉状的痂块(见图2,是黄牛皮肤真菌病的示病性病状,俗称癣痂)占满;癣痂容易成块剥离,剥离后的皮肤创面干净、平整、有红色出血趋势或痕迹但不成溃疡、有新生毛发,痂块上有无光泽的断毛残留;在抓捉该牛犊作检查时,由于有较大力量压挤了耳朵造成原已脱毛被屑的耳尖皮肤破裂而炸出脓汁(见图3,化脓性毛囊炎);另有1头10月龄幼牛头部同时发生二种不太一样的病变(见图4),眼眶前上方不规则脱毛区上有大量灰白色糠麸状干燥杂碎脱屑和鲜红色擦痕(疑为癞斑),前下方脱毛斑上有灰白色脱屑和暗灰至黑灰色结痂,后方有隆起而界线明显的黑灰色痂块(疑为癣斑),眼结膜苍白、结膜上血管不明显。还有1头7~8月龄犊牛右眼眶周围皮肤增厚形成褶皱(见图6),上面覆有浅黄色脂肪性痂皮和灰白色糠麸样鳞屑,皮肤弹性降低。有的牛烦燥、起卧不安,常把身躯某些部位紧靠在牛围栏柱或树茬、墙角等有棱角而坚硬处不断上下或前后磨擦,或用嘴舌不断舔舐局部皮肤造成被毛湿卷,有的牛食欲不振,消化吸收机能紊乱,贫血、日渐消瘦甚至骨瘦如柴而成恶病质样。

2 成因分析

2.1 机体非特异性抗病力下降

环境恶劣如牛舍内温度过低(高)、湿度太、异味浓、污物多等都可引起牛只应激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营养不良可以直接导致机体内分泌机能、免疫机能等紊乱,抗病力特别是非特异性抗病力显著下降;特别是混群饲养常会引起争食争位序的打斗而产生外伤性皮肤损伤,造成天然防疫屏障洞开,为感染病原体特别是条件性病原体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本病例中重要的诱因。

2.2 皮肤霉菌感染

根据兽医学学临床诊断研究成果资料,从明显突起于皮肤脱毛区而与周边皮肤分界清晰且呈灰白色、干燥疏松如石棉状的痂块(见图2)就可直接诊断本病例有严重的、典型的皮肤霉菌感染。

引起人和动物发病的皮肤霉(真)菌或皮肤丝状菌(简称皮霉,Dermatophytes)主要是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等3个属的真菌,以牛最易感;牛的皮肤霉菌病(Dermatomycosis)俗称钱癣、脱(秃)毛癣、匐行疹,多发于秋末至春初期间,多见于犊牛、青年牛等幼龄牛,成年牛抵抗力较强而少发或病情轻微(如图1);主要由疣状毛癣菌(T.verrucosum)、须毛癣菌(T.mentagrophytes)和马毛癣菌(T.equinum)引起,所以又常称为牛的毛癣菌病(Trichophytosis)。

毛癣菌属真菌通过已破损的皮肤侵入受感染牛后,在皮肤角质层内发芽长出菌丝并蔓延深入毛囊、毛根寄生于毛鞘内或(和)毛鞘外围,产生溶蛋白酶和溶角质酶,损害局部体表角质化组织(皮肤角质层、毛发等),使受害牛毛长出毛囊后很容易在近根部折断而大量脱落形成无毛癍;菌丝在皮肤角质中大量增殖形成小结节(见图1+)并使皮肤角质层溶解产生上皮碎屑和炎性渗出物,上皮碎屑和炎性渗出物与真菌菌丝粘合形成干燥疏松的石棉状癣痂。

2.3 疥螨侵害

剧痒(病情越重痒觉越强烈、气温升高或运动后痒觉加强)、脱毛掉屑(见图5)、皮肤增厚形成皱褶(见图6)是螨病(俗称疥癣或癞)必然出现的典型病状。

引起人和动物发生慢性皮肤病的螨类寄生虫种类很多,但牛螨病的主要病原体是疥螨亚目(Sarcoptiformes,也称无气门亚目Astigmata)疥螨科疥螨属的牛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bovis,是一种寄生于皮肤表层内的永久性皮内寄生虫,着咀嚼式口器,食皮肤角质层组织和渗出的淋巴液,多始于眼眶、鼻梁、嘴唇周围和耳部等皮肤薄、被毛短而稀少的部位,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皮肤)和痒螨科痒螨属的牛痒螨(Psoroptes communis var.bovis,是一种永久性体表寄生虫,着刺吸式口器,食皮肤组织细胞和体液,多发于颈前肩部和肉垂部等被毛长而稠密处皮肤)、足螨属的牛足螨(Chorioptes symbiotes var.bovis,以脱落的上皮细胞如屑皮、痂皮为食,多寄生于尾根、肛门附近及蹄部)。常因夏季阳光普照、气温升高、皮肤干燥等不利于螨的生存(螨虫大量死亡,仅少数在皮肤隐蔽处如耳壳、股股沟等部位及被毛深处潜伏成为复发因子或传染源)和繁殖而没有明显的致病表现;到秋末气候(光照减少、气温下降)等条件向有利于螨虫生活繁衍改变后螨虫才表现活跃为害,螨病发生案例才不断增多,经过冬季到早春1~3月份时达到发病高峰。以犊牛、青年牛等幼龄牛和体质瘦弱的牛发病多且病情较重,成年牛和膘肥体壮的牛有抵抗力但也可感染成为带螨牛(传染源);牛舍阴暗潮湿和(或)未及时清扫消毒导致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良如营养不足、拥挤、放牧少等都可以促进螨病流行或加重病情。

螨虫一方面通过口器叮咬等产生严重的机械刺激,另方面分泌溶解皮肤组织的毒素造成化学损害,引起周围血管过敏出现充血渗出、皮下组织增生、刺细胞层水泡变性、真皮乳头层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及淋巴细胞等浸润、毛囊和汗腺受损、角质层增厚过度角化等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表现出剧痒、脱毛、鳞屑飘落、皮肤增厚形成皱褶并失去弹性。

2.4 继发感染

感染毛癣菌和(或)螨虫都会引起机体抗病力下降、毛囊等受损,化脓杆菌等条件性病原体乘虚而入,造成化脓性毛囊炎(见图3)等甚至更为严重的继发性感染。

3 处理措施

3.1 强化饲养管理,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抗病力

首先请患牛场的饲养管理人员立即把牛舍内的牛粪尿彻底清扫出去并将本项工作制度化,天天坚持执行(1~2次/d),改善环境卫生,确保牛舍特别是牛床干燥干净,确保牛体皮肤干燥清洁,同时将清理出来的粪尿及其垫草料等废弃物堆积发酵处理;二要每天定时或不定时给掀开围膜、打开大门给牛舍通风换气(3~5次/d),保障舍内空气清新;三要不断增长放牧时间,特别是天晴时要让牛群多走出牛舍多晒太阳光;四要加强补料。该牛场地处湘中南此时饲料油菜、白或红萝卜、小黑麦等青绿多汁作物都已长成,可大量收集运来补饲,同还应给牛群按大小补饲用玉米或稻谷、豆粕、米糠、酒糟等调制的精饲料2~5 kg/(d·头)。五要加强环境消毒,对牛舍地面墙壁和用于饲喂、饮水、运揄、打扫卫生等等方面的工用具等等从诊断之日起每天用3%甲醛(5%戉二醛癸甲溴铵)溶液或3%过氧乙酸溶液带牛消毒1次,二药交替使用,连用14 d,以后每周消毒1次。

3.2 全身用药

一是对患病牛所在的全群所有牛只按0.2 mg/(kg·b w)一次性皮下注射1%伊(阿)维菌素注射液,隔7~10d重复用药一次。二是对患病牛所在的全群所有牛只投喂单味中药苦参,1次/d,连用5 d,即犊牛(5、10、15)g、青年牛(20、25、30)g、成年牛(30、40、50)g,将苦参打碎成粉用青绿多汁牧草或白米饭(面)团等搅拌制成鸡蛋至成人拳头大小的药食团分头饲喂。三是对食欲不振、反刍嗳气减少、瘤胃蠕动减弱而全身体质衰弱的患牛取氯化氨甲酰甲胆碱注射液(主要成分:氯化氨甲酰甲胆碱,10 mL:25 mg)2 mL, 一次性给50 kg体重的患病黄牛皮下注射,1次/d(首日给患牛用药3~4次),连用3~5 d。

3.3 局部用药

将患牛站立保定,首先用脱脂消毒棉花雕取碘甘油(100 mL∶碘10 g、碘化钾8 g、甘油82 mL)从脱毛斑四周向内缓慢涂摸,让碘甘油自然渗透到癞斑皮肤或癣斑痂块内,待癣痂软化后用钝性钢尺或竹篾片把痂皮剥离干净,再涂摸碘甘油;经10~15 min自然凉干后,往病变皮肤上均匀地敷布一薄层笔者自制的癣癞中西膏(取:3%克霉唑软膏35 g,5%硫磺软膏30 g,口腔溃疡散(主要成分:青黛、白矾、冰片)30 g,精制敌百虫片研末5 g等药物,用膏药调制器反复拌匀待用,现配现用)。前3 d皮肤每天用药1次,后7 d隔1 d用药1次。

4 回访结果

采用电话跟踪调查和分期现场摄取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病原的方法实施回访。回访的主要结果是用药3 d后末再见牛擦痒、新增舔舐湿毛处或脱毛斑。第7d癣斑、癞斑皮肤颜色看不出明显差异;取病料查不到真菌孢子、菌丝或螨虫;癣斑上有新毛长出。第15 d癣斑、癞斑上全部长出新毛;病料检查未发现真菌孢子、菌丝或螨虫;全群牛只未见其他异常。

5 小结

5.1 黄牛慢性皮肤病的发生呈日渐增多趋势

随着黄牛规模舍饲模式的推广,拥挤、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差、长途运输、放牧时间少、营养不良等应激因素时常作用于黄牛致其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抗病力下降,皮肤真菌、螨虫等世界性分布的病原体乘虚作乱,引发皮肤真菌病、螨病等慢性皮肤病,甚至呈地方性流行,主要是降低饲料报酬和生产性能、产品质量,严重时也会导致渐进性消瘦、贫血等恶病质现象发生衰竭死亡。

5.2 鉴别诊断

临床中有脱毛落屑的皮肤病主要有皮肤真菌病、螨病外,还有虱与毛虱、湿疹和营养不良性秃毛等,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发病季节)、临床症状观察和皮屑痂皮检查一般是可以区别的。

皮肤真菌病:癣痂(边界明显的、皮肤脱毛斑上隆起的、圆形或椭圆形至多边形的、疏松干燥而容易揭落的、灰白色的石棉状厚硬痂块)是秃毛癣的临床特征。痒觉不明显或发病前期与后期局部有痒觉和压痛;病料镜检可发现霉菌孢子或菌丝。

螨病:患部痒觉剧烈而且在温暖的环境中或运动后痒感加强,皮肤失去弹性并增厚形成皱褶,癞斑具有扩展性(患部逐渐向周边组织蔓延)而无明显界限,传染性强,病料镜检可发现螨虫与虫卵。虱与毛虱:发痒脱毛但无癞斑癣斑和鳞屑等皮肤病变,肉眼可以找到虱与毛虱和虱卵。

湿疹:无传染性,无癞斑癣斑,无痒觉,病料镜检无病病原体。

营养不良性秃毛:患牛明显消瘦,轻轻一触被毛掉落一片但无痒痛,脱毛的位置不定、形状不一、面积大小不等,脱毛处的皮肤颜色、厚度、触感与健康部位皮肤一致。

(附图见下页)

图1 界限明显的近椭圆形脱毛斑

图1+ 近椭圆形脱毛斑,灰白色小结节

图2 隆起而界限明显的灰白色石棉状痂块

图3 耳尖破溃流脓

图4 眼前上方癞斑、下方2个癣斑,结膜苍白

图5 不规则皮肤脱毛斑上覆灰白色糠肤脱屑和数处擦痕

图6 眼眶周围皮肤皱褶与鳞屑

2016-08-20

2016-09-06

郑四清(1965-),耒阳人,男,农技推广研究员,地、县级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研究与推广。

S823

A

1001-9111(2016)05-0096-04

猜你喜欢

灰白色脱毛螨虫
高颜值复古扬声器设计
太阳真能晒死螨虫吗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地平线
鸡螨虫高发怎么预防
跟螨虫在家做伴
脱毛灵
不惧遥远的勇敢鸟
美丽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