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

2016-12-05杨靖

就业与保障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德育

杨靖

浅探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

杨靖

当前,德育课程正积极探索实现生活化改革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和中职德育课程的“职业性”特征,探求实现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方法,以期为中职德育的生活化改革尽一点绵薄之力。

德育课程中职教育生活化

近几年,教育界就“德育课程生活化”相关论题做了不少研究,但综观现有文献发现,理论研究居多,教学实践应用研究不足,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探讨更是几近空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倡导中职德育课程的生活化改革。在此大背景下,研究“应如何实现中职德育教学生活化”是有意义、有必要的。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回归丰富多彩的生活背景并走向复杂多变的德育课程,必然要求用生活事件来活化道德知识、道德符号、道德规范,并使它们在生活事件中被有机组织起来,共同构建鲜活的道德场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是以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例等为媒介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再开发,将抽象的道德原理具体化、形象化。

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首先,精选素材。面对众多情境素材,教师在选取时既要考虑与教材的联系,还要考虑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生活背景,多选择符合中职生年龄及认知水平、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生活实例。中职生毕业后即进入职场,故可多选取有关职场生活的素材。其次,情境数量适当。为保证实效性,针对一个知识点创设的情境在精不在多,应该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对之深入挖掘,切忌形成事例的无效堆砌。

二、设置生活化的问题

中职生对于“非专业”课程往往心不在焉,加之德育课程中有不少抽象的概念,使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过于“复杂”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而失去意义。教师创设生活化情境后,可借此将课堂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运用德育知识寻求答案。当然,答案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通过问题调动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考中感悟生活、内化德育理论。

在生活化问题的设置上,所设问题要源于教材也要高于教材,具有发散性和拓展性。问题不应只是对理论知识本身提出的,而应从学生的生活内部自然产生,是学生也想知道的问题,而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另外,问题难度要适中,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开始,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深化和拓展。中职生是一个思想活跃、性格叛逆的群体,他们有时会给出一些“另类”的回答,对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答案,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主流价值观。

三、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中职生虽然学习兴趣不浓,但对社会热词、网络语言等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德育课程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将这些“时髦”的生活语言运用到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贴近生活”地学习。例如,在讲授市场与物价的关系时,引入“蒜你狠、姜你军、油你涨、煤超疯”等生活热词,能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等教学难点。

中职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喜欢把自己看作是“成年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应具有民主性、本真性、启迪性和情感性。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引用社会热词、网络语言,更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良性互动,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语境。例如,采取讨论法,引导学生在愉悦地交流中判断、分析德育问题。

四、挖掘企业中的德育资源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具有职业性特征,职业道德教育是其主要内容,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最直接、最接地气的表现之一。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将教学内容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土企业中的德育资源。例如福建星网锐捷公司“追求创新,创造超值服务,注重团队精神,赢得卓越成就”的核心价值观;东南汽车企业“服务用心、待人诚心、品质信心、主动关心、奉献爱心”的服务理念等,这些优秀的本土企业文化都很好地体现了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观等职业道德内容。另一方面,利用中职学校与企业之间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实践学习,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场生活,“活化”德育课程。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和途径上,应更多地体现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笔者以为,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和问题,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挖掘企业的德育资源,有助于推动中职德育生活化走出实践的困境。当然,还有很多具体有效的措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作者单位:福州第一技师学院)

[1]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5).

[2]卫黎敏.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3]王卿.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生活化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4]谈心,易连云.德育社团:德育课程建设不应忽视的资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德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