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发展
——记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

2016-12-04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100717

中国科技术语 2016年2期

才 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 100717)



传承与发展
——记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

才 磊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 100717)

摘 要:介绍了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情况,分析并讨论了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中新元素的中文命名问题、化学名词的造字与规范汉字问题、化学名词的定义问题以及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的差异问题。

关键词: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交流

19世纪中叶,近代化学经翻译逐渐传入中国后,化学名词的中文译名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化学名词的正确定名,为学习化学知识、推动中国的化学教育,以及为化学的中国化创造了条件。

一 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历史沿革

1855年(咸丰五年),上海墨海书馆出版了由英国人合信(Benjamin Hobson)用中文编著的《博物新编》,它是近代西方科技输入中国的第一本著作,最早介绍了西方的化学知识。1915年,国民教育部颁布《无机化学命名草案》,这是民国成立后第一份官方的化学名词草案。1918年,国民教育部在南京成立“科学名词审查会”。1932年8月,国民教育部和国立编译馆成立以郑贞文为主任委员的“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同年11月,《化学命名原则》由国民教育部颁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学会成立了化学名词研究小组,参与官方的名词统一工作。1950年重新修订《化学命名原则》,1955年出版《无机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1960年出版《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原则》,1978年再次组织专家重新修订,1982年出版《无机化学命名原则》《有机化学命名原则》。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1986年3月,全国科技名词委与中国化学会共同成立第一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1年公布并出版了第一版《化学名词》(5874条名词),2005年,公布并出版了《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201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台湾教育研究院合作,开展了两岸化学名词对照工作,2013年,出版了《海峡两岸化学名词》。

二 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的介绍

2004年12月,全国科技名词委与中国化学会共同成立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展《化学名词》第二版的修订工作。同年12月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担任委员会主任,张礼和院士担任副主任,高松院士担任无机化学专业组组长,吴毓林研究员担任有机化学专业组组长,庄乾坤教授担任分析化学专业组组长,薛芳渝教授、赵新生教授担任物理化学专业组组长,何嘉松研究员担任高分子化学专业组组长,王祥云教授担任放射化学专业组组长。成立大会上确定了化学名词的体系框架、收词范围、如何处理化学各专业间的交叉和平衡问题,以及此后的审定工作计划。

成立大会之后,各专业组分别开展了化学名词的收词审定工作。各组的第一次审定会分别确立了增补名词的原则、增补的方法、增补词条的范围、增补的工作方式、审定进度的安排以及审定中需要用到的相关参考资料。

至2006年4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放射化学各专业组相继完成了名词词条的审定工作,并召开了审定会,对增补的名词进行了逐条审定。

2006年5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修订后的名词进行会审与函审,先后有101位专家参与了审定工作。

2011年8月,在完成定义或注释初稿后,各章细分为小专业,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参加会审与函审,78位专家先后参加了审定工作。

在化学名词审定期间,先后召开审定会40余次,向全国业内专家学者发征求意见信200余封。

由于定义的撰写难度较大,审定工作的进展不很平衡。原定先行公布第二版《化学名词》改为分上、下册出版定义版。上册为:无机化学、放射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下册为: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此后考虑到化学学科的完整性,将分册出版的计划再次调整为一本。

在数年来的化学名词审定工作中,委员们都是在繁忙的本职工作中挤出时间,多方收集最新资料,每一个专业组多次召开审定会,对名词逐条审查,字斟句酌。对于有争议的名词反复讨论,并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组不定期发行了《化学名词审定简讯》,先后发行共22期。《化学名词审定简讯》成为全体委员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的园地,各位委员利用这个园地介绍审定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并对名词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2009年6月,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放射化学、高分子化学完成审定工作上报全国科技名词委, 2009年11月,有机化学完成审定工作上报全国科技名词委,2013年6月,物理化学完成审定工作上报全国科技名词委。

全国科技名词委又委托朱永贝睿、邱坤元、李克安、荆西平、许寒分别对化学名词各分支学科进行复审,并根据复审意见做了进一步修改和审定。

2015年3月,《化学名词》第二版由全国科技名词委路甬祥主任批准,正式预公布。

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期间,还于2005年公布出版了《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又开展了海峡两岸化学名词对照工作,并于2013年出版了《海峡两岸化学名词》。

三 在审定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化学是基础学科,它对农学、环境科学、生物学、药学等很多领域都有重大的贡献和影响,而基础学科的定名和定义相对难度更大一些。在进行第二版《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中,遇到不少问题,下面就几项比较重要的工作做些介绍和总结。

(一)与其他学科名词重复交叉时的工作方法

在进行化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同时,材料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也在开展,笔者正好负责这两个学科的审定工作。化学的分支学科有“高分子化学”,材料科技按照专家讨论的学科框架分类,包含有“高分子材料”这一分支学科,为保证各自学科的系统性,这两个分支学科会各自收录其基本名词,会有一些重复。重复的名词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定名、内涵上是完全一致的。为避免专家们做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006年4月28日,在全国科技名词委主持下,在计算机查重的基础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高分子化学组和材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高分子材料组的专家们对学科间重复名词的撰写工作的分工做了逐条讨论。基本的分工原则是:化学以高分子科学用词为主,负责高分子科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名词定义的撰写工作。材料科技以高分子材料和加工用词为主,负责上述领域名词定义的撰写工作。定义撰写工作完成后,相互审核,共同引用。这种操作模式为其他学科名词定义的编写工作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模式。

(二)新元素的中文命名

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期间,相继有4个新元素(111号、112号、114号、116号)由国际化学术语命名权威机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确认并公布。

新元素的中文定名,是全国科技名词委以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4年5月,IUPAC确认了元素周期表中111号元素,并正式命名为roentgenium,元素符号为“Rg”[1]。2007年3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111号元素的中文名称“钅仑”。

2010年2月,IUPAC确认了元素周期表中112号元素,并正式命名为copernicium,元素符号为“Cn”[2]。2011年10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了112号元素的中文名称“钅哥”。

2012年6月,IUPAC确认了元素周期表中114号、116号元素,分别正式命名为roentgenium, livermorium,元素符号为“Rg”“Lv”[3]。2013年7月, 2013年10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分别公布了114号、116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为“钅夫”和“钅立”。

以上元素的中文定名也同时报请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审查同意,其中111号元素的中文定名“钅仑”已纳入2013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4]。

(三)化学名词的造字与规范汉字的问题

化学领域的造字现象是科技名词造字的缩影,《化学命名原则》新造的汉字历经上百年的洗礼,绝大部分已纳入通用规范汉字。

为促进规范的科学技术名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配合《通用规范汉字表》的研制工作,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了17个科技领域的专用汉字[5]。其中有化学用字:艹卓、钅粦,由于钅哥、钅夫、钅立公布较晚,尚未进入《通用规范汉字表》。但即便是进入《通用规范汉字表》,由于计算机内码的编码滞后,也无法录入。

例如:1999年,媒体广泛报道了在欧洲生产的畜禽和乳制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二口恶英”,在欧洲乃至世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计算机字库里没有口恶字,所以国内不少媒体误用“二恶英”或“二噁英”。时至今日,这种错误用法仍常见于各种媒体。

再者,即使专业的高科技公司能够编出“通用规范汉字字符集”,也只能在安装了该字符集的电脑上用专门设计的输入法输入、使用,而无法在通用的信息文件中交互传递。这些化学用字如:、、、、等。

为正确、方便地使用以上化学规范用字,全国科技名词委目前正与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和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心积极协商,争取尽快将其纳入国际标准ISO/ IEC10646字符集并取得区位码。

(四)化学名词的定义问题

给名词加注定义应遵循概念准确、紧跟时代、反映本质等原则。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属的内涵式定义法。但化学名词中的某些物质类、表达科技原理的名词无法用最简练的文字,准确、清楚地说明该概念与其他概念区别的本质属性,需通过在定义中加结构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或函数式的方法才能使名词的内涵显得直观和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

1.用语言和结构式同时表达一个物质名词的定义。如:

聚乙烯:主链结构单元为1,2亚乙基(-CH2-CH2-)并可能带有烷基侧链的聚合物。

2.直接用结构式表达一个物质名词的定义。如:

其中结构式的写法,按照《有机化学命名原则》《无机化学命名原则》《高分子化学命名原则》中规定的优先顺序。比如对于杂环化合物,命名顺序依次为:杂环、杂原子(从第6族到第2族依次排序,同一族按周期顺序从小到大排序)和取代基。

3.物质名词的定义,原则上不以讲述制备方法为主,但对于结构十分复杂或含有多种不同结构单元的聚合物,难以用结构直接定义时,采用以制备来源定义,并辅以结构描述。如:

酚醛树脂:酚或酚的衍生物与醛(主要是甲醛)经缩合而得的一类聚合物的总称。以结构式单元中含有基和基(或只含前者)为特征。有热固性酚醛树脂和热塑性酚醛树脂之分。

4.直接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科技名词的定义。如:

单分子自由基亲核取代[反应]:反应涉及单电子转移的一种亲核取代反应。是一链式过程,常

用代号为SRN1。

5.直接用函数式表达科技名词的定义。如:

(五)海峡两岸化学名词差异的问题

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台湾教育研究院合作,开展了海峡两岸化学名词的对照工作。对照工作的原则是:两岸名词各自保留,只做对照,不强求一致。

2013年,出版了《海峡两岸化学名词》,共收录了约8100条化学名词,其中,85%基本相同,差别只在中文的简体字和繁体字;大约15%存在差异,其中有些差异很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1.交流不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93年第一轮“汪辜会谈”期间,两岸文化交流长期的隔绝,产生了科技名词的差异。比如有11个元素的中文命名不一致。如93号元素(Np),大陆中文名为“镎”,台湾中文名为“錼”。

1998年以后公布的101~112号、114号、116号元素的中文命名,都是通过两岸专家共同讨论确定的,因而元素名称完全一致,只存在简繁字体的差异。

2.翻译方法不同

对于外来语的翻译原则,大陆多以意译为先,即用符合汉语构词习惯的意译方式较多,而台湾较多采用直译或音译外来词语的方式。

例如,plasticizer的中文译名,大陆意译为“增塑剂”,台湾直译为“塑化劑”。但此名词大陆媒体常错用为“塑化剂”。

起因是2011年4月,台湾岛内爆发了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造成的极其恶劣的制假行为和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由于事件起源于台湾地区,污染事件规模之大为历年罕见,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后迅速波及大陆地区,大陆媒体跟随台湾媒体也称之为“塑化剂”。

增塑剂(plasticizer)的定义为:能削弱橡胶、塑料等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其可加工性并改善制品某些性能的物质。它一般用于聚合物或高分子材料中,主要功效是增加聚合物的可塑性(针对加工方面而言)和韧性(针对性能方面而言)。由于聚合物一般指有机高分子,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或韧性,所以用“增塑剂”更贴切,“增塑”是一个偏正词组,“增”修饰“塑”,是在可塑性和韧性方面进行增强效果的;而“塑化剂”名词中“塑化”一般作动词,更多的是指加工方面的可塑性,没有充分体现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遣词习惯不同

(1)海峡两岸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等的不同,造成遣词习惯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名词的差异。如aminomercuration,大陆译为“氨汞化”,台湾译为“胺汞化”;enzyme electrode,大陆译为“酶电极”,台湾译为“酵素電極”;oxidative pyrolysis,大陆译为“氧化裂解”,台湾译为“氧化熱解”;dead volume,大陆译为“死体积”,台湾译为“怠體積”; process analysis,大陆译为“过程分析”,台湾译为“程序分析”。

(2)两岸化学名词中,有些名词相同而所指代的内涵不同:如有机化学中,“构型”“构象”,双方的用法截然不同。如configuration,大陆译为“构型”,台湾译为“組態”;conformation,大陆译为“构象”,台湾译为“構形”。

4.对名词内涵理解不同

海峡两岸对名词内涵理解的不同,造成了名词的差异。如tacticity一词,其定义为“高分子链、嵌段或低聚物分子中,构型重复单元顺序连接的程度”。大陆译为“立构规整度”,而台湾曾译为“立體異構性”。但“异构”从其内涵讲,通常指更广的范畴,相似于isomerization的内涵,即存在于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后经与大陆专家沟通后,定名改为“立體規整性”。

再如,用于描述聚合物相分离行为的spinodal decomposition,其定义为“亚稳单相二元混合物在一定组成和温度区间内,由位置限制的浓度涨落引发,导致长程和扩散控制的相分离而形成不稳定单相混合物的过程。其相图呈旋节线状”。大陆译为“亚稳态相分离”,而台湾曾译为“旋節分解”,但此词中decomposition无化学分解之含意。后经与大陆专家沟通后,定名改为“旋節相分離”。

在第二届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期间,还有一些名词的定名有较大争议,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将另文介绍。

参考文献

[1] Name and symbol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1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04)[ J].Pure Appl.Chem., 2004,76(12): 2101-2103.

[2] Name and symbol of the element with atomic number 112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10)[ J ].Pure Appl.Chem., 2010, 82(3): 753-755.

[3] Loss R D,Corish J.Names and symbols of the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114 and 116 [ J].Pure Appl.Chem., 2012,84(7):1669-1672.

[4]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7.

[5]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通用规范汉字表》增收科技领域专用汉字[J].中国科技术语,2013 (5):39.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n Chemistry Terms

CAI Lei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volution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work on chemistry terms, and discusses a series of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work on chemistry terms during the second session of authorized committee, including Chinese names for new elements , Chinese names for chemistry terms and standard of Chinese characters, definition of chemistry terms, and difference in chemistry term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Keywords:chemical terms,examination and approval,work exchange

中图分类号:N04;H083;O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j.issn.1673-8578.2016.02.002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简介:才磊(1965—),女,硕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审,研究方向为名词审定、术语与规范等。通信方式: cail@ cnct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