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不同产地假茼蒿的挥发油成分比较

2016-12-02曾祥燕颜萍花谢凤凤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广西中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石竹茼蒿挥发油

曾祥燕 颜萍花 谢凤凤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蔡 毅* 广西中医药大学530001

广西不同产地假茼蒿的挥发油成分比较

曾祥燕 颜萍花 谢凤凤 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179号

蔡 毅*广西中医药大学530001

目的:分析比较广西不同产地假茼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假茼蒿药材中的挥发油,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假茼蒿药材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共有成分仅8个,即α-石竹烯、葎草烯环氧化物Ⅱ、(E)-β-金合欢烯、古巴烯、芳樟醇、石竹烯氧化物、δ-荜澄茄油烯、3,7,11,15-四甲基己烯-1-醇。结论:不同产地假茼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其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假茼蒿;广西;挥发油;GC-MS

假茼蒿,别名野茼蒿、冬风菜、满天飞等,是广西地区常用壮药[1],主要分布于广西灵川、博白、南宁、灵山、罗城、乐业等地[2],其味辛、性平,具有通利水道、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健脾功效,用于治疗水肿、淋症、伤风发热、咽喉疼痛、消化不良、脾虚浮肿、乳腺炎等[3]。现代研究表明,假茼蒿含有黄酮类成分(槲皮素、山奈酚苷),酚酸类成分(异绿原酸)及多糖类成分等[4-5],具有抗氧化和抗肝毒性等药理作用[6]。目前对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尚少,本文参考文献[7],收集广西3个产地假茼蒿,采用GC-MS技术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比较不同产地假茼蒿挥发油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的异同,旨为假茼蒿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Agilent HP6890Plus/5973N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G1701DAMSD化学工作站;HDM2000型调温恒温电热套(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CG-16W高速微量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挥发油提取器(安徽滁州天长市长城玻璃仪器制造厂)。

1.2 药材假茼蒿实验药材分别采自广西3个地区(桂东、桂中和桂南),经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蔡毅教授鉴定为菊科植物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Benth.)S.Moore的全草[2]。样品统一低温干燥后粉碎,过40目筛,备用。药材基源详见表1。

1.3 试剂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0020518);无水乙醇(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0009128);乙酸乙酯(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0009418);超纯水。

2 方法

2.1 挥发油提取取假茼蒿粗粉约100 g,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8]操作,提取5 h,停止加热后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0线上面5 mm处为止。放置0.5 h,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恰与刻度零线齐平,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得油率。所得挥发油颜色不一,且较重易沉底,易沾壁,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后备用。3批样品挥发油得油率见表1。

2.2 分析条件

2.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25 μm,30 m×0.25 m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80℃,保持2 min,然后以10℃/min的速度升至120℃并保持20 min,再以3.5℃/min的速度升至230℃并保持2 min;载气为氦气(He);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80℃;溶剂延迟3 min;进样量为1 μl;分流比50∶1。空气流速为300 ml/min;尾吹气N2流速为30 ml/min。

2.2.2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四极杆温度为150℃,倍增电压为1 247 eV,接口温度为280℃,扫描范围m/z 45~550。

3 结果

采用GC-MS联用技术,按上述条件对药材挥发油进行分析,得到不同产地假茼蒿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经计算机NIST08和Wiley275谱库检索,并与标准图谱对照,结合人工谱图解析,确认挥发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2、表3。

表1 假茼蒿的产地及挥发油得油率情况

表2 不同产地假茼蒿挥发油成分分析

续表2

表3 不同产地假茼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统计表

4 小结

从表3测定结果得知,3个产地假茼蒿的得油率一致,但不同产地假茼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共有成分仅8个,分别为古巴烯、α-石竹烯、葎草烯环氧化物Ⅱ、δ-荜澄茄油烯、石竹烯氧化物、3,7,11,15-四甲基己烯-1-醇、(E)-β-金合欢烯、芳樟醇等,说明挥发油成分受产地影响明显。有研究表明,石竹烯类化合物具有局麻、抗炎、祛除蚊虫、抗焦虑、镇咳等作用[9],3个产地假茼蒿中α-石竹烯含量均较高,或许与假茼蒿临床作用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1]朱华,蔡毅.中国壮药原色图谱[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158.

[2]覃海宁,刘演.广西植物名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35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写委员会.中华本草(第七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92-793.

[4]徐明全.安南草多糖含量的测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4):151-152.

[5]张福平,郑绵青,吴美娟.革命菜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2,33(22):48-52.

[6]陶晨,杨勤,赵鸿宾,等.野茼蒿的挥发性成分研究[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25(1):9-10,17.

[7]胡军影.野茼蒿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保肝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20(6):260-261.

[8]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63.

[9]陈旭冰,仝诚,陈光勇.β-石竹烯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1,40(7):34-36.

(2016-06-22收稿/编辑陈明伟)

R284.1

A

1003-0719(2016)04-0073-04

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桂科基字〔2014〕32号);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桂教科研〔2013〕20号);广西重点学科(壮药学)(桂教科研〔2013〕16号);《广西壮药质量标准(第三卷)》质量评价与标准研究项目合同(编号:MZY 2013016)

*通信作者,教授,E-mail:Caiyi118@163.com

猜你喜欢

石竹茼蒿挥发油
阳台变成小农田——茼蒿盆栽
石竹茶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自由基清除作用
石竹属植物染色体倍性、花粉活力及种间杂交结实率研究
4种不同石竹属植物的抗旱性分析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四季蔬果最佳吃法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遮光处理对杂交石竹生长的影响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