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综述

2016-12-01苏益春广西大化供电公司广西河池5308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1期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影响因素

苏益春(广西大化供电公司,广西河池 530800)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对策综述

苏益春
(广西大化供电公司,广西河池 530800)

【摘要】近年来,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对电能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同时对电能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积极加强了配电网建设,为了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断进行努力。本文从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入手,对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法展开了叙述,希望对我国电网建设和国家的稳步建设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 影响因素 方法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其供电的可靠性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企业日常运行及人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能,因此,新时期,我国应积极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供电可靠性,还应当注重节约成本,确保社会正常运行。现阶段,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较多,我国相关机构应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升供电可靠性。

1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1 使用者分布与密度

配电网供电过程中,拥有多条线路,不同线路上所包含的使用者数量就是使用者密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不同单位和个人拥有不同的负荷要求,因此每一条线路上所分布的使用者及密度也存在差异。供电可靠性会受到不同接线方式的影响,在对影响程度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可以将平均密度值进行确定,并将其同现阶段所使用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对比,如果接线方式相同,而存在不同的使用者分布,就将产生不一样的配电质量服务指标。在分析使用者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可以看出,线路的前端是使用者主要存在区域,因此在对线路故障排查时,就可以对断路器进行利用,以隔离的方式进行故障检测,这样一来,当使用者多数分布于线路前端时,所得评估结果最佳,其次为线路中断。

1.2 故障率与故障修复耗时

配电网日常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在露天的环境中长期工作,而电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较多的节点以及较长的线路,同时还拥有相对广阔的覆盖面积,如果跳闸故障经常在配电网线路运行过程中产生,那么将导致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严重降低,企业无法进行连续的正常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通常情况下,主要原因包括雷电、大风等自然因素导致线路产生损坏和绝缘。例如,在大风天气状况下,很容易将建筑物等高层建筑顶部的设施吹落,一旦落于配电网线路之上,导致其被切断,或大风将其同周边树木连接到一起并产生破坏等。由此可见,在进行配电网线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周边环境和沿线的地理情况。再如,线路经过长时间的应用,没有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修,将产生老化现象,从而引起老化和绝缘,由此可见,定期的进行线路检查和应用先进的材料和设备构建配电网线路至关重要[1]。

2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2.1 加强规划与改造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意识到提高电能可靠性的重要性,因此国家相关部门积极进行了配电网建设,然而从国家整体的角度来看,配电网的工作效率和覆盖面积还存在很多缺陷,如不均匀的负荷分配等。现阶段,导致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就是过重的负荷产生于局部地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提升我国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必须及时对原有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和创新,加大城市电网建设规划力度,在充分了解城市电网运行中的不足基础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提升规划科学性和完整性,并综合分析符合的分布特点,促使电网结构能够逐渐得以完善。

2.2 加大对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极大的转变了我国人们工作和生活状态,自动化操作得以实现,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还提升了各项工作实施的精确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管理,运用自动监控和信息统计,才能够逐渐促使供电可靠性得以提升[2]。我国配电网构建过程中,多数地区加大了信息技术和自动管理的应用,然而不同地区的配电网自动化程度还存在一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运用通量管理系统,促使配电网管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自动化。该配电系统存在于电力系统当中,能够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还可以对使用者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施监视并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在该系统当中,计算机能够进行有效的网络分析和负荷管理,极大的提升了自动化管理效率。

2.3 提升管理制度可靠性

提升管理制度的可靠性的过程中,需要将配电网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综合整理,从纵向的角度来看,需要上级领导同下级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实施统一的配电网建设和管理目标;从横向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各个工作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针对配电网线路运行状况展开分析,在信息高度分享的基础上,构建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促使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更具效率。同时,在分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过程中,还应当针对不同的季节积极采集不同的数据,并进行详细的分析,相关工作单位以数据的形式进行分析报告,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配电网管理和建设的模式与方法,从而在有效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减少故障产生的概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在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电能的有效供应,因此提升电能可靠性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我国积极加强了配电网建设,对于提升电能可靠性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未来的发展中,相关机构还应当努力加强配电网规划与改造、加大对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同时提升管理制度可靠性。

参考文献:

[1]何占琦.含分布式电源的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2]王存平.配电网节能补偿应用中储能逆变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供电可靠性配电网影响因素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浅析提升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可行对策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