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科手术的应用

2016-12-01唐铭君双鸭山市煤炭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

唐铭君(双鸭山市煤炭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科手术的应用

唐铭君
(双鸭山市煤炭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摘 要】目的:讨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科手术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实施胸科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组40例,分别实施简单麻醉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查看术中BP、HR,和术后的恢复状况。结果:本研究选择的80例患者中都没有出现患者死亡,麻药停止后,全部患者自主呼吸都在5-10min的恢复时间。对2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每一项指标实施对比发现观察组每一项指标比对照组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清醒时间、吸入麻药药量,发现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的麻醉药剂量明显要少,明显更早的清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稳定患者的呼吸功能,使麻药使用量降低,清醒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胸科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实施胸科手术的80例患者,当中男55例(69.39%),女25例(30.61%);为34-78岁年龄,平均位(54.8±2.7)岁的年龄。术前全部患者都实施常规检验X线、心功、肺功、心电等。随机把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各40例,对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和心肺功能等实施对比,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在手术实施前的30min,全部的患者接受肌肉注射安定10mg与阿托品0.5mg,之后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予以维库溴铵0.12mg/kg、咪唑/地西泮0.05/0.1mg/kg、依托咪酯0.3mg/ kg与芬太尼3-4μg/kg,以实施诱导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呼吸经过麻醉机来控制。然后,予以患者吸入七氟醚1.5-2.5g/L,并静脉泵注1-2mg/(kg.h)的异丙酚来进行全身麻醉维持,予以患者静脉推注维库溴铵来保持病人肌松。观察组使用全身麻醉合并硬膜外麻醉,在病人的T6-7间隔处,进行常规的硬膜外穿刺置管,置管完成后注入利多卡因4 mL1.5%,查看5 min,如果没有全脊麻症状,并在麻醉的平面达到了实施手术的基本要求,则和对照组相同,予以患者麻醉诱导剂维持。完成手术后,患者自主恢复意识和呼吸,病人有咳嗽与吞咽反射,脱氧呼吸SpO2可以保持>95.0%,则能够把导管拔出。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术前30min、术中10min,术后10min的平卧收缩压 (SBP)、心率(HR)、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氧饱和度(SpO2)等还有记录麻药吸入量与清醒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实施处理,数据以均数±规范差表示,使用X2检测和t检测,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80例患者当中没有出现死亡病例,麻药停止后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都在5~10min中恢复,生命体征比较稳定。

术中联合麻醉组降低血压幅度和心率改变值要显著小于简单全麻组,联合麻醉组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5.20±1.54显著低于简单全麻组8.97±2.66,气管导管拔出的时间和完全清醒的时间都相对短。2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联合麻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比简单全麻组患者的要好,而且联合麻醉组患者肺部感染病例数要显著少于简单全麻组的感染患者。

3 讨论

胸科手术以保持循环功能稳定使应激反应降低为主,所有手术都会出现应激反应,对机体导致不利影响,应激反应包含手术前的紧张、焦虑,手术中气管插管和术后创伤以及疼痛等能让机体稳态改变,增加机体耗氧量,增加心脏额外做工,容易出现并发症,增加病死率。

全身麻醉是以呼吸的办法通过呼吸道把麻醉药吸入进而入静脉,或者把麻醉药经过肌肉注射的形式注入体内,最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抑制的一种麻醉法;通常在临床上的表现为: 丧失全身疼觉、神志消失、骨骼肌松弛、抑制反射;但是通常在药物排出体外或代谢后其症状会消失,神志与每一项反射功能获得渐渐恢复。

开胸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手术时,比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手术经过中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与心率都和术前患者稳定状态时的测量值相同,相对稳定,而一般麻醉在手术中的测量值波动相对大,表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是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对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帮助。因为硬膜外腔舒张的血管,心脏负荷的降低,防止增加回心血量引发的肺动脉高压,而且出血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有资料表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根治术、肝叶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也有优良的效果。使麻醉药对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的抑制降低,对患者的清醒和镇痛有帮助,恢复胃肠功能的时间短,方便对术后的患者护理,提升患者的康复质量和速度,使患者和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了,也有资料表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也对老年及高血压患者手术适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全身麻醉能够稳定循环呼吸系统,对心血管系统具备必然的保护作用,是实施开胸手术的一种相对好的麻醉方法,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文,马世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9):1693-1694.

[2]朱建君,王文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下):4259-4260.

[3]纪和.喉罩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比较[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2):1428-1429.

[4]郭林.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胆管手术患者心血管应激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0(1):86-87.

猜你喜欢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麻下腹腔手术时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临床及护理研究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汽化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鼻导管吸氧去氮法对全麻患者诱导时血气分析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