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浅析

2016-12-01车青郁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7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际应用建设

车青郁(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7)



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浅析

车青郁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7)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建筑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我国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不仅不利于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同时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不利于提升我国建筑业综合竞争力。为了加强施工成本控制,我国相关领域积极提出了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概念,给我国建筑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首先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体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详细讨论了相关体系的具体建设,其间举例进行了说明。对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旨在达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对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重视,提高其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施工成本控制 精细化管理体系 建设 实际应用

1 前言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建筑业在迎来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还需要面对世界市场这一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是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关键。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并有效应用于施工成本的控制过程中的。建设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涵盖内容多、要求较严格,需要做大量的、全方位的工作且需要全员参与实现。精细化管理同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积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必备体系。

2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概述

2.1 含义

施工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在具体项目实施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成本计划,并在实践中对该计划的实施、管理制定相应的目标,从而有效管理、监督并分析施工项目开始之前、施工过程中及施工以后的成本费用等。这一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因素阻碍成本计划的顺利实施,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针对具体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从而促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成本都能够保持在计划范围之内,保证工程质量和顺利完工的同时,从而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在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监督、控制等工作,实施过程中应将各种资源的利用作为工作开展的中心[1]。

2.2 原则

首先,全面性原则。施工全过程和全体施工参与人员是全面性原则实施的基础。实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必须遵守全面性原则,以调动全体施工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出发点,更好的对工程整体过程和工程的不同时期进行全面的掌握。这一过程中,还应当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前期准备、中期施工和后期的验收工作等。在整体施工中,促使施工人员了解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出发,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效率。

其次,低成本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工程耗费的成本降低,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多种技术、经济等手段进行利用。例如,在施工前期,工作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施工具体情况,从而提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并能够在施工不同阶段,逐渐对相关方案进行完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实施的基础,都是保证工程的质量过关。

3 精细化管理概述

3.1 含义

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精细化管理起步较晚,在对精细化管理进行定义的过程中,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的施工需求对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定义。

首先,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详细分解被管理对象,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够具有专门的责任人,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其次,另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精细化管理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弥补粗放式管理中的不足,在将粗放式管理中的优势进行沿袭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拥有最低的能源消耗,促使企业经营中的成本投入降低。在研究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将其同企业管理相结合,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进行深层次的划分,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同工作人员的职能进行紧密结合[2]。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应用相对精确的数据、明确的程序及现代信息技术等,逐渐提升精细化管理的效率,保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成本逐渐降低。

3.2 原则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施工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存在,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就是促使全体职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来。细化、具体化多种工作内容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点,将每一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作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管理中来,才能够从细节处提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3]。这一措施的有效实施,也能够将职工的命运同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坚持结合实际的原则。施工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同的经营阶段拥有不同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目标,同时企业的经营还应当同外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相结合。而要想将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必须能够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和客观实际的变化,因此与实际相结合,实时更新企业精细化管理措施和制度至关重要[4]。

4 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4.1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由美国提出,应用于系统工程中时,将其划分成七个环节,且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同时该结构模型能够将不同环节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进行充分而全面的考虑,最终以三维空间结构的形式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5]。

该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包含多个维度,其中时间维指的是每一个施工项目在建设之前一直到最后的完工过程中,都能够划分成七个阶段,分别为勘探、设计、调查、施工、建设、运行及更新阶段。

逻辑维指的是,在以上所提及的施工阶段过程中,都会分别遇到多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逻辑思考,普通程序需要首先构建明确的目标,并从最直接而简单的问题入手,并逐渐构建起一个整体的系统模式,优化项目阶段的施工环境和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设计及目标得以实现[5]。

知识维指的是,面对工程阶段中的问题,应当从法律、管理、施工技术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运用各方面知识来解决问题。

4.2 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在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以上提及的霍尔多维结构,在将其应用于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其逐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所形成的矩阵当中,重点内容为知识维和逻辑维。同时该体系中包含三个子体系,能够分别进行工程施工的指引、实施和支撑作用。最初的指引体系内部,还应当包含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管理内容,并根据这一内容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保证信息化成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特点。时间维和逻辑维是构成实施体系的主要内容,逻辑维是支撑体系形成的关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促使成本控制理念与精细化管理措施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6]。新时期,在应用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构建科学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同时还应当提升相关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从人力资源素质、施工技术和设备等多个角度出发,充分体现精细化理念。

4.3 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

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指专门人员在对成本控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技术条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和成本水平进行分析、预见和测算,使这种分析成为员工的共同意志。这种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节省施工企业的成本投入,并获取最大的效益。要完善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体系就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拟定初始目标。施工企业要依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仔细地分析,并建立初始目标,动员企业员工进行讨论。

(2)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施工企业要及时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做好市场调查、分析与反馈工作,为企业的成本预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3)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制定最优的目标。施工企业制定的方案和目标,要经过领导等决策层的分析和商讨,从而为项目经理和企业的委托代理人签订承包合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5 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

5.1 制度体系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在精细化管理体系当中,制度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施工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耗时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对多种建筑材料和人力资源等进行消耗,要想提升精细化管理的科学性,应当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

首先,在控制人力资源产生的费用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责任成本管理制。该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职工在日常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得到适当的奖励,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作当中,并节约成本提升质量;其次,控制材料费用。精细化管理制度应当包含对材料采购、使用及保管等多个环节,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购买适量的原材料,保证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规定,严禁材料浪费现象的产生[7]。例如,在具体的施工中,项目经理首先应当将绩效奖金同成本的节约相结合,明确自身施工中的职责的同时,也将不同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从而有效减少成本超支现象的产生。如果产生了成本超支的现象,应当立即追究责任,在奖金当中扣除5%的数额,而产生的成本节约现象,应当在现有奖金数量的基础上增加10%。

5.2 流程体系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加强对项目流程的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控制质量,严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产生混乱的管理现象。然而,不同的施工项目应当构建不同的流程体系,同时还需要参照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流程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对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及施工以后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使整个工程的准备工作良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工作资源及原材料得以充分的利用,同时保证工程的验收精细化,促使工程质量得以有效的检验。而这三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都应当充分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即施工材料与人力资源问题,保证这两方面内容的充分利用,可以促使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得以提升[8]。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材料的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内容,是加强成本控制力度的关键。

5.3 降低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

施工企业要动员全体员工进行精细化管理,尤其是高级管理层要加强精细化管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管理成本,在会议、公关、公务用车等方面节省开支,为下级员工做好表率。还要建立监督机制,让员工监督领导管理层的工作,管理层的考核成绩与年终奖金挂钩。降低施工企业的管理成本,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地控制成本,实现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6 结语

精细化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工作。要想在企业内部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就要解决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方面众多问题,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投入和浪费,以实现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速度加快,高层及智能建筑的产生,不仅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的缺陷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提升施工成本控制效率,积极应用精细化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对霍尔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充分的应用,同时我国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施工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实际应用研究,为我国建筑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嘉铮.精细化管理与施工深化设计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

[2]王友国.价值工程在新港龙庭项目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的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3.

[3]张军昆.湾底疏港路高架工程施工四标段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4]包明爽.基于双向增值法的盾构施工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3.

[5]韩国庆.关于电建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8.

[6]季秋野.精细化管理在A公司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

[7]张纪民.长庆油气田地面工程PC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方案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

[8]蒙维娜.基于精益建造的铁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实际应用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