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梁启超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区别与联系

2016-11-28刘翠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人间 2016年10期
关键词:梁启超

刘翠(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论梁启超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区别与联系

刘翠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论是梁启超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还是五四文学革命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前者属于“前五四时期”文学,后者则属于五四时期文学。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梁启超;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五四文学革命

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的概述

(一)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往国外,主要精力是从事文化宣传,推进文学改良,其中就包括“诗界革命”,早期诗界革命相约作诗“非经典语不用”;批判封建等级制度,表达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向往;取法西方,梁启超说“欧洲之语句意境,甚繁复而玮异,得之可以陵轹千古,涵盖一切。”将“新意境放在第一位,这就纠正了前期的形式主义偏颇。诗界革命一方面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文化,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一方面“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导致缺乏新的形式,也有其片面性。

(二)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大力倡导开通民治的政治小说,发起小说界革命。首先,梁启超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其次,提倡小说界革命,将小说创作纳入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轨道,并为小说作出新的分类,为新小说的创作题材揭示了广泛而现实的内容范围 第三,揭示了小说具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艺术特点。

(三)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强调新文学应该是用白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谓“提倡白话,反对文言;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个性解放的思想成了新文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二、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的联系

(一)都是一种启蒙主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五四文学革命是对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承袭。

在前五四文学时期,文学领域展现出一种新图景,其中包括梁启超大力倡导开通民治的政治小说。1902年在横滨创办我国近代第一份纯文学期刊《新小说》。五四文学革命无疑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二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1918年12月,《新青年》5卷6号上发表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把文学划分为“人的文学”和“非人的文学”。在其刊物上宣传启蒙思想,强调个性解放。

(二)其产生都受西方文化影响。

胡适再谈文学革命兴起的原因时,说道:我们海禁开了,和世界文化解除了,有了参考比较的资料尤其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国语文学次第产生的历史,使我们明了我们自己的国语文学的历史,使我们放胆主张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学革命。

(三)其发生发展都有政治因素。

文学革命在戊戌维新变法失败的历史背景下产生,梁启超始终坚持君主立宪制的立场,发起文学革命也是为了要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以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五四文学革命宣传民主和科学,等到后期出现新文化阵营的分化,其中李大钊和陈独秀偏重社会政治运动方面,在《新青年》之外创办《每周评论》,议论时政,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非常感兴趣。二十世纪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二人投身社会政治运动。

(四)从内容上来说都反对旧文学。

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限制。小说界革命”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民智,所以必须建立民众化、通俗的文学思想;而在“文界革命”中梁启超提出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五)从影响上来看,三种革命都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但也都因缺乏普遍的群众基础而没有完全获得预期的效果。

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小说界革命”方面正如吴趼人在《〈月月小说〉序》中曾回顾这四年来小说的发展状况一样:然而怪诞支离之著作,诘曲聱牙之译本,吾盖数见不鲜矣!凡如是者,他人读之不知谓之何,以吾观之,殊未足以动吾之感情也。而五四文学革命也没有彻底的进行百姓的启蒙:文学革命的主将们虽然讲话语白话化,稀释,通俗化。但老百姓还是看不懂。

三、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区别

(一)性质以及所属文学范畴不同。

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属于前五四时期文学,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梁启超属于资产阶级立宪派,发动两次革命主要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从文学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伟大革命,它宣告了封建文学的终结,掀开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的新文学的第一页。

(二)倡导者不同。

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倡导者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是维新派代表;五四文学革命倡导者以留学日美的陈独秀和胡适倡导,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产生背景不同。

梁启超在 “戊戌变法”遭通缉后流亡日本。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正企图融合佛、孔、耶三教的思想资料,创立一种为维新运动服务的新学。因此,他们相约作诗“非经典语不用”。而五四文学革命产生背景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科学和民主思潮的大量输入,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一些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便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因而出现了一个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思想革命和文化启蒙运动。

总之,不管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还是五四文学革命都给中国文学史画上了重要的一笔,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05-01

猜你喜欢

梁启超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故乡乡名异说考辨
梁启超的开场白
梁启超:“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
论书绝句·评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死于医疗事故
《梁启超论教育》
梁启超接受劝告
梁启超三拒红颜
张之洞考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