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

2016-11-28常晨心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活跃课堂回归生活生活素材

常晨心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赵各庄镇澎耳湾完全小学,河北 廊坊 065800)



联系生活进行数学教学有感

常晨心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赵各庄镇澎耳湾完全小学,河北 廊坊 065800)

摘要: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回归生活,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生活素材;活跃课堂;回归生活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回归生活,真正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总结出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让学生在课前观察、搜集生活素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生活之中又是充满着数学知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数学知识的教学里面,我们要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去寻找一些数学的题材,让数学知识的教学能够更加的去贴近生活,让学生们自己能够在生活之中能够更好的看到数学知识。因此,教师们可以在新课的教学前夕,有目的的去多安排些学生们观察或者是去搜集一些生活里面和新课题有关系的素材,来促使学生们提前的感受到和体会到数学知识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他们知道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的生活里面到处是数学知识的影子。如《钟面的认识》《认识图形》等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模拟一些日常生活环境,让学生去运用数学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熟知的故事中找数学实例,在学生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具有价值的生活素材。如:孩子每天要穿衣服,衣服上扣子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活动的具体时间,买东西用到的计算等。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多少钱。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利用生活经验,活跃课堂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如在学习重量单位时,学生们对物体的重量缺乏了解,不明白到底1克、1千克有多重,不能准确指出物体的重量。教师可以选橡皮、1升瓶装矿泉水、盒装牛奶等几样物品作为教具。首先,拿一块小橡皮说,这仅有10克,又用小刀平均分成时分,其中一小块重1克,让学生拿在手中,学生们才发现原来1克的东西这么轻,接着拿出200克的牛奶,让学生掂掂重量,又拿出1升装的水来,告诉他们1千克的重量,并指出等于1000克。学生对克、千克有了具体认识后,就设计“你的体重大约是4( )、一个鸡蛋大约重60()、一只铅笔约重( )克、数学书大约重( )克”之类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细心观察、积累经验的重要性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设置一些灵活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学会数学思考。

三、回归生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设计学生熟悉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这样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相交与垂直》时,我让学生在认识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以后,设计了一道题目“山脚下建了一座房子,现在要修一条水泥路与公路连接,如果你是设计师怎样设计才最科学,为什么?”让学生解决,这样学生就可以马上学以致用了,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实践证明,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教师要积极地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生活资源,让同学们能够深刻的去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生活的场景,让学生们积极的其参与,通过模拟生活去深刻的感知数学知识,从而让数学的学习更加的趣味化、生活化。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以致用,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2)。

[2]周亚美.有效:追求有效的数学生活化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

[3]郭卫洁.浅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4(0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07-01

猜你喜欢

活跃课堂回归生活生活素材
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坚持以生为本 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让幼儿教育回归自然
浅析如何改变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被动状态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