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16-10-12许龙游

考试周刊 2016年75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素材作用

许龙游

摘 要: 道德是生活的道德,道德离不开生活。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儿童生活的实际,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取素材,恰当地呈现素材,同时,全方位、立体式地对这些素材进行比较、剖析、综合、拓展,使品德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生活素材 小学品德 作用

基于品德课标“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理念,品德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更多地采用间接的途径,即把生活素材引进课堂教学,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感性素材中学习道德知识,熏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效呈现生活素材

“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生活化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首要特征。我们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挖掘生动鲜活的素材,引入品德课堂并生成活动主题,充分挖掘和锤炼生活素材这一极具教育价值的资源。

1.生动的音像素材。运用幻灯、录像等音像素材,可以使教学生动、直观,既有利于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动物、植物和我们》一课,在课的伊始,我创设生命情境,利用课件,播放植物生长和动物奔跑的画面,并配上音乐,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生命的魅力,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现象,达到教育无痕的效果。

2.直观的图片素材。新教材的图画、图片所呈现的生活场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学生是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的。例如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揭题时,我出示了大自然的风光图,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温柔、美丽。转折“大自然并不总是温和可亲的”,随机播放汶川地震的悲惨图片,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地震的危害性,认识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残酷一面。用对比效果,触动学生,激起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3.丰富的文字素材。文字型的素材包括案例、故事、诗歌、谜语、名人名言等,这些素材学生在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可以接触到,对孩子们来说有着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所不具备的特殊的亲和力。例如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时,我在这节课快结束的时候,出示儿童诗《爸爸,我恨死你的猎枪》,让学生配乐品读,从学生的朗读和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学生要保护动植物的情感。

二、“大风起兮云飞扬”——有效地挖掘生活素材

在品德课教学中把生活素材引入课堂,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和重复学生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更应以此为载体,实现“基于生活素材,超越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善于捕捉孩子心灵跳动的脉搏,把握住教学契机,恰到好处地呈现素材,就能为品德课堂助推。

1.以生活为起点——从生活中引入。品德即生活,生活即品德,有效引入学生的生活情景,才能让课堂更有效。比如在上《亲亲热热一家人》一课中,提前准备几组学生全家照,让同学们猜一猜这都是谁家,在猜一猜、看一看、讲一讲中感性地认识到每个小朋友都有亲亲热热的一家子,活跃课堂气氛。在“我家的故事”这一板块,出示三双鞋子,设计:“这会是谁的鞋子?”“这三双鞋子亲亲热热地凑在一块儿,会说些什么呢?”等问题,让家庭生活的真实再现,从而使品德教学避免了以前从学生的生活中剥离的现象,避免了品德教学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形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2.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在情境中思考。品德的“生活”不是指单纯的原始生活全貌,主要是指学生个人的和社会性生活中具有道德性的部分。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加以提炼,以便使教学的指向性更明确。让学生学会以积极的行动增进家庭的和睦,以自己的努力为家庭添一份快乐。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喜怒哀乐是零碎的、片面的,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浓缩。同样这一课中,我创设了父母真情告白的录音,在课堂上呈现。爸爸妈妈的真情诉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深深地触动着孩子们的心灵。爸爸妈妈的工作是那么辛苦,责任是那么重大,他们是如此真挚地爱着我们,怎么能不让人感动?这样的情境创设充分体现了生活世界的直观性、本真性,“动情”才能“悟理”,这是任何空洞的说教都难以取代的。

3.以生活为归宿——在生活中运用。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品德与生活课的结束意味着学生新的道德行为的开始,意味着他的道德行为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为下一次的起步提升了一个高度。如上《亲亲热热一家人》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家庭风景线”,要求学生设计本周双休日的活动,并出示一个活动记录表,要求每个同学能将自己家的活动记录下来,评选出最佳家庭活动。双休日后,活动记录表交上来了,在活动过程中很多家长得到了惊喜,感觉到孩子懂事了,能体谅父母了,还能主动帮爸爸妈妈做事情了。孩子们感觉到自己给家庭带来了欢乐,从中得到以前从未感受到的快乐。

总之,引用素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于借助素材阐明事理,冶情励志,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引用素材,如何用好素材,对品德课的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探索、值得参与实践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韩永平.凸现四种意识,提高教学实效[J].小学德育,2008(10).

[3]邱兆平.浅析小学品德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和方法[J].小学德育,2007(14).

[4]宋文秀.“回归生活”与中小学品德评价方法[J].小学德育,2007(8).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生活素材作用
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数学感悟
让品德微课助力学生的情感体验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