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酒桌礼仪文化中的中华民族人文世界

2016-11-26刘亚男

长江丛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酒宴座次酒桌

刘亚男



中国现代酒桌礼仪文化中的中华民族人文世界

刘亚男

酒桌上的规矩、礼仪无一不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思维方式影响下的产物。透过诸多礼仪的表面,可以窥探到中华民族人文世界的方方面面。

酒桌礼仪 文化 中华民族 人文精神

在中国,制酒饮酒都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且极为讲究。笔者曾在《中国现代酒桌礼仪文化》①中较详尽地阐述了现今中国普遍适用的酒桌礼仪规则:中国人圆桌进餐、就座有序、饮酒有礼。它有异于别国,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

一、座次、酒序中的伦理道德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构起了十分成熟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就家庭而言,应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国家而言,应该民忠君恕。在此影响之下,中国人形成了尊敬年长者、贤能者、辈高者及位高者的心理习惯。因此在酒桌上安排座次时,以年长者、辈高者、位高者为尊,尊者居主座,饮酒的过程中也把对饮酒者的尊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二、座次、酒序中的谦和好礼

“‘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对道德规则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②在酒桌上,敬酒时要举杯,举杯要齐眉,碰杯时杯子应略低于对方,客随主便等等。这些做法意在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以抬高对方,是中国文化中“克己待人”、“谦和好礼”在酒桌上的体现。

三、圆桌座次中的天人合一

(一)座次中的面东为尊

圆桌的座次安排以面朝门口为尊,若房间内没有面朝门口的位置则面向东方为尊。究其缘由,则要从中国先民对大自然的认知说起。

中国先民生活在丛林、山地之中,他们为了生存而进行采集渔猎活动,这就要求对方向有准确的把握。他们首先以“太阳的升落”为标准,区分出“东”和“西”。由于太阳给了人类光明、热量等一系列生存必备的条件,因此先民们将其奉为神灵,顶礼膜拜,作为“太阳升起的方向”的东方也就成了一个神圣的存在,而与之相对的“西”就是“太阳降落的方向”,是先民们最不愿看到的。这些反映到酒桌上就体现为,面东为最尊的主座,面南次之,面北再次之,面西最末,并一直流传下来。

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中国人将这种高低贵贱之别看得很重要,也就是将酒桌上的座次安排看得很重要。因此主人在酒宴上也利用对宾客座位的安排来传达一些信息,如本次宴请的主要对象,出席者与主人关系的远近亲疏等等。历史上将这一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要数《鸿门宴》中的那一段:“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出席酒宴五人在主人项王眼中的地位如何,看看酒宴座次便一目了然。

(二)圆桌中的尚圆精神

中国人的酒宴以使用圆桌居多,且通常是参加酒宴的所有人围坐在圆桌旁,若非出席者太多一般不分桌,这就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尚圆精神,也是中华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表现之一,是多种宗教与学术流派交互影响的产物。

首先,这种尚圆精神最初来源于古代中国人对天地的认识。人们最早观察到日出日落的循环、白天黑夜的交替和春夏秋冬的往复,这些使他们形成了“天为圆”的观念。圆也因此成为循环往复、相反相成的象征。

其次,尚圆精神还源于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一”即未分阴阳的浑沌之气,中国哲学把这浑沌之气视为圆,圆代表无形,代表浑沌。亦有东汉张衡的“浑天说”为其注:“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上,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尤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③中国酒宴用圆桌也体现了中国人崇尚无形、中庸、无棱无角的人生态度与追求。

再次,尚圆精神是佛教影响下的产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圆是相对于缺而言的。圆即不缺,即圆满、圆融。而“圆融”一词最早为佛教天台宗所常用,意为“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即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④中国人参加酒宴围坐在圆桌旁,即是对圆满、圆融、团圆的追求,分桌则不圆,即缺,即不圆满、不团圆,因此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分桌。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干。儒家虽没有直言“圆”的哲学,却将这种思维内化于其思想体系之中。圆即和谐,这与道家的圆即无形实则是相通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共融、均衡发展。这也正是中国酒宴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融洽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增进感情,寻求和谐共处。

四、饮酒中的换位思考

(一)敬酒、劝酒中的热情与内敛

中国哲学强调辨证,强调相反相成,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中似乎也有相应的体现。酒桌上的敬酒、劝酒就体现了中国人两种相反相成的性格特征——热情与内敛。

首先,中国人的普遍性格是内敛的。作为宾客参加酒宴时,人们往往不好意思一入席就敞开肚皮吃喝。而是会保持矜持,等待主人招呼后再慢慢进餐。酒宴进行一段时间后,若其他人都已尽兴,而自己还没吃喝够,一般也不好意思直接表达,而会随众人结束进餐,在主人询问时也会回答“吃饱了”、“喝好了”,以免给他人造成压力。

与之相对的,中国人也大都是热情的。因为中国人作为宾客时往往比较内敛,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作为主人的一方为了酒宴达到交流感情、让宾客吃好喝好的目的,就要再三敬酒、劝酒,希望对方不要不好意思,多吃多喝。

(二)回敬中的礼尚往来

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主人对宾客的敬酒、劝酒体现了其对宾客的尊敬和热情。宾客应邀出席酒宴,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也应该对主人表示感谢。因此在主人敬酒之后,宾客要回敬,礼节与敬酒相同。

(三)代饮中的面子文化

中国人爱面子众所周知,酒桌上如何维护面子就成了一门学问。有些人受身体状况或其他因素所限不能饮酒,即可找人代饮。代饮这种方式既照顾了敬酒人的面子,让其发出的邀请不被直接拒绝;又照顾了被敬酒人的面子,避免暴露其生理或其他方面的缺陷,避免被人看低。

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双方兼顾,不走极端,采取折中的方式解决问题。

另外,无论是敬酒、劝酒、回敬还是代饮,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酒的珍惜。人们将酒视为礼物、珍品,希望与对方分享。

五、罚酒中的娱乐精神

现代酒桌上的罚酒已经不是对犯错人的惩罚,绝大多数时候是为了活跃席间气氛而进行的娱乐活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传统文化就应该是一种带着礼教的面具,端端正正、一本正经的存在,而酒桌文化中配合着酒令的罚酒这一传统活动的出现足以证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充满辨证的,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它既可以是温文尔雅、端庄大方的淑女,也可以是活泼开朗、诙谐俏皮的顽童。

酒桌上的点点滴滴都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一部分,都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透过礼仪的表面,可以窥探到中华民族人文世界的方方面面。

当然,本文只对酒桌礼仪中反映出的正面的中华民族

人文精神中做出了一定的阐释,在几千年的酒桌文化中也有负面的部分,比如:以喝酒多少论感情、论英雄;有时为繁文缛节所累等等。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之,不能以偏概全,认为中国的酒桌礼仪绝对好或绝对不好,应该认真思考,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部分传承、沉淀,并发扬光大。

注释:

①刘亚男.中国现代酒桌礼仪文化[J].同行,2016,(5):161,167.笔者曾在此文中从圆桌座次讲究、分桌规则、席间酒规三个大方面介绍了中国现代酒桌礼仪文化。

②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3.

③张衡.浑天仪注,晋书·天文志(卷十一,志之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0.

④佛光大词典[DB/OL].,http:llwww.foguang·eulture.eom. tw/,2000-7.

[1]王庆.东向为尊—种古礼的文化人类学解释[J].东方论坛,2008(2):21~24.

[2]王福芹.古代中韩佛教哲学中的圆融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延吉:延边大学,2007.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刘亚男(1993-),女,汉族,吉林双辽人,在读硕士,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酒宴座次酒桌
在酒桌圈子里,你会哈酒吗
官场座次有讲究
巧排座位
宣河镇:理顺“三气”遏制农村滥办酒宴歪风
隔着茫茫的酒桌
座次、身份认同与职业选择
论古希腊荷马时代的酒宴活动
侗族地区乡村酒宴的人类学研究
活字印刷式座次表
84%的人直言反感当下酒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