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建立133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的几点思考

2016-11-26兰绿荣

就业与保障 2016年12期
关键词:李书福摩托车职工

兰绿荣

对建立133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的几点思考

兰绿荣

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创新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引出企业党建创新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企业在建立党建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企业创新 133党建创新机制 效益 和谐稳定

创新,是一个不老话题。对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须,是一个企业成为“百年老店”的根本。因为信息革命和消费升级,颠覆性的创新在各个行业都在频频上演,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里,没有谁能基业永固。最近一个消息是微软对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部的收购,到时诺基亚手机将不复存在,彻底变成微软手机。如果退回到十年前,没人会想到诺基亚现在会沦落到这般田地。作为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公司,巅峰期2002年缴纳的所得税,占全芬兰全部企业所得税的21%。但苹果引领的智能手机浪潮的出现把这家公司带入到了必须变卖总部大楼、全球裁员等艰难度日的境地,且微软收购价格72亿美金尚不足中国刚刚创办不久的小米的估值,尤其令人唏嘘。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社交应用,新浪微博2015年还有80.87%的占比,但微信一夜之间改变了这一切,2016年已经有44.67%的公司人首选微信作为在线社交工具,两年积累了5亿用户。新浪微博占比下降到47.78%。2013年上半年,微信用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大品牌的背后是消费者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当我们的消费方式因互联网发生改变的时候,天猫、淘宝、京东2015年交易额突破一万亿元,意味着整个零售行业的生态和价值链条正在被打破和重新整合。对大品牌来说,无论是信息革命还是消费升级,最终考验的,还是企业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约略感受到企业创新的巨大生命力和破坏力,以及真正的创新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那就是:真正的创新是以企业的巨大发展为前提的,所谓车轮滚滚、刀光剑影。所以创新不是纸上谈兵,不是浅尝辄止,更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基础,以人民群众得到巨大实惠及便利为附属品的改革变化为前提的。这也为我们企业所开展的党建创新活动带来启发。企业党建创新,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命题,我们集团公司这两年来开展的133党建工作机制创建活动,让基层企业对党建工作有了更加系统的规划,通过建立一个目标,对三个工程、三个机制的系统性建设,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下面,笔者就党建创新的话题,谈一些粗浅的思考与看法。

首先,来看一看基层党建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党建创新,其实对大家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也是年年讲、年年做,每年都要把党建创新做法与经验进行总结上报评比,可见大家对党建创新工作的重视,创新的热情与积极性都很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瑕疵。比如,有的创新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切合实际,所以寿命不长;有些创新做法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接轨,出现党建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各行其道的情况;还有一些创新实际上是为了应景而创新,好像每年搞一些新花样就是创新一样,于是今年折腾这样,明年折腾那样,总之每年弄一个新的噱头,只图吸引人的眼球,不求实效,为创新而创新。

出现这些瑕疵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基层职工群众对有些做法不接受、不感冒,用脚投票。说起党建创新活动,大家的认知度及评价都不是很高,总体感觉好像都觉得是在搞形式,具体问到什么项目、有什么成效,好像大家知道得都不多,在群众中没有较高的传颂度及知名度,得到群众认可并交口称赞的不多,让群众印象深刻的也比较少,难有较大影响力等等。

这些不足之处,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对创新性思维的重视或者培育还不够。创新性思维在企业各类创新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很多企业对创新性思维的重视和培育程度都不够,鼓励创新、珍惜创新热情的制度与措施还有待加强。二是党建创新活动与企业的大政方针或者企业生产经营、企业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度还不高。很多创新活动没有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热点难点问题,停留于表面,所以难以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所以群众知道得不多,印象不深也在所难免。三是有些党建创新活动与解决职工实际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系不大,没有为群众解决急需解决的难题,对群众来说这项活动就可有可无,没有真真切切为群众提供便利或者让群众得到实惠,所以群众不了解,不感兴趣。四是有些党建创新活动为了创新而创新,浅尝辄止,每年换一个花样,一时的轰轰烈烈,时间一长就销声匿迹,难以细水长流,给群众的印象自然就是轰轰烈烈走过场、形式主义花架子,能够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与赞叹自然就不是容易的事。

而要想得到群众认可,就必须形成有规模的、长期的活动形式,并且取得让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给职工或者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或者好处,在一定时间内,为群众切实解决一些问题,这样的创新才有生命力。在建立党建创新机制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十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机制,对企业员工创新性思维给予足够的重视及重要的地位。创新不是来自于知识,创新对于个人来说是来自于思维的突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思维突破是什么概念?其实很多事情本来很简单,你把它想得太复杂你就没法做了。当然,呈现的东西简单可能背后是复杂的。举个例子,中国最大的现代汽车老板是谁?李书福,吉利汽车集团,因为长春一汽、上海一汽都是国有企业。李书福是怎么造汽车的?李书福是不太喜欢上学的,因为他上学成绩老是不及格。但是李书福有另外一个能力,他好动,他把家里的一辆自行车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家里还有一辆摩托车,他把摩托车拆了又装、装了又拆。邻居看到他对摩托车那么熟练,就拿来让他修摩托车,所以他就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厂。所谓的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往前想走一步。李书福就往前想了:既然自己对每个配件都如此熟悉,为什么不买配件组成摩托车卖呢?因为他算过摩托车所有的配件加起来的成本可能是两千块钱,但是一辆摩托车最便宜可以卖到五千块钱,当时市面上摩托车都是卖一万块钱。所以他就把配件全部装起来,想破脑袋想了一个特别农民的名字——吉利。紧接着过几年他开始想造汽车了,有人告诉李书福:“书福,你这是瞎想,上海一汽为了造小轿车引进了美国的别克技术,长春一汽引进了德国的大众技术,你一个农民,你造汽车?开什么玩笑?”一般的人就真的不想,电子系统根本就搞不清楚,还是造造摩托车算了,一辈子干个摩托车厂也挺好,但是李书福就想:“哥们儿,汽车有什么难造的?汽车不就是把两辆摩托车焊在一起吗?”太突破了吧?其实他最后做的就是把两辆摩托车焊在一起,把其中一辆摩托车的把手拿掉,把另外一辆的把手换成方向盘,最后上面造个顶子,两万块钱的一辆汽车,你想到哪里买两万块钱的一辆汽车?后来,我们就看到吉利牌的汽车疯卖。两年以后,世界汽车巨头沃尔沃变成了中国汽车公司。李书福的经历告诉我们,创新是来自于敢想敢干的思维的。而企业要想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就得有相应的土壤,激发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敢想、敢干。对一些敢想、敢干的员工,不仅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还要对他们的积极性进行鼓励与保护。本来对国有企业而言,相应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就比民营企业要弱,什么事都养成了按部就班的习惯,年轻人禁锢于各类条条框框,各类奇思妙想及发散性思维很难有用武之地。所以国有企业要想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在企业的制度、土壤方面要有突破,划开一块领域,让员工们的聪明才智有用武之地。

这方面,我们公司这几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就是针对民爆器材生产企业生产过程的工序多、工艺设备相对落后、本质安全度不高的现状,设立了“安全技术措施”项目这一平台,鼓励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及小改小革,并每季度对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评比与表彰。这一平台与举措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几年下来,据调查,我们龙岩分公司、永春分公司等基层单位,完成的技术措施项目就达到70多项,获奖占到60%到70%。极大地改善了雷管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序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造成的本质安全度不高的现状。这一成功的尝试表明,企业员工缺少的不是聪明才智,而是相应的创新机制与平台,只要有平台存在且适合职工发挥,就一定能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同时改进企业的管理,达到双赢的效果。我们企业现如今鼓励创新的政策及举措虽然有一些,但还比较有限,奖励的力度也还不够,如何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创新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二是党建创新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尤其是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才有生命力。党建创新要与企业生产经营创新相结合,尤其是科技创新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原因很简单:因为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及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务,是关系到企业今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这方面做得好了,企业才能生产经营得更好。如果企业生产经营及生存都成为问题,那么企业党建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企业党建创新一定要牢牢地盯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上来着眼。把党建创新机制深深地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及核心竞争力方面去着眼与着力,把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创新及科技创新作为根本目的,只有企业生产经营及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好成绩,党建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蓬勃起来。创新一定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上,体现在节能降耗中,体现在提高本质安全度上等等。光说创新没有意义,创新的结果,一定要有结实的数据及实效,才能说明问题。好比有些单位开展的党建服务科技创新工作等活动,紧密联系了企业科技创新的实际,让党组织介入到这些科技创新项目中去,在项目中发挥党支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同推进并完成企业每年的重点科技项目,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功立业。

三是党建创新要紧紧围绕基层职工的实际,结合职工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才能实现创新与服务职工、服务企业大局的双赢。优秀的创新点子往往来自民间,真正伟大的利益一定会被民间力量突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三大运营商在彩信、短信上面赚了多少钱?而一个小小的微信使三大运营商2015年损失了一千亿元人民币,为什么损失?发短信不用再经过你的收费系统了,在微信上只要有WiFi环境一分钱不用花,发送一张照片一分钱不用花,发送一篇文章一分钱不用花,做企业宣传也一分钱不用花。就是这样的一个技术突破,使三大运营商手足无措。所以创新力量自在民间,创新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便宜的、更加美好的生活。那一千亿元谁都没拿到,腾讯公司一分钱都没拿到,三大运营商丢了一千亿元,这些钱丢给谁了?丢给老百姓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创新。所以要相信个人及企业创新的力量,社会创新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而党建创新也是一样,如果你这一项创新不能为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带来便利或者舒适、服务,那么对不起,老百姓就不可能看在眼里,任凭你嘴巴说破了天也没有用,老百姓是最现实的。所以党建创新一定要立足于老百姓,深入了解职工中存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着力于为他们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让职工在创新过程中得到实惠、得到服务、得到便利,这样的创新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有生命力,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及职工的和谐与稳定。

四是创新并非年年变化新花样,创新是在积累的基础上更加贴近实际,更进一步提供更加有用的改进与服务,并非每年都把去年的一套推翻重新来过,创新不是折腾。一项创新项目从酝酿到实施到取得成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中间过程要修正许多做得不够或者不好的地方,一步一步走近目标,所以创新拒绝短期行为。不要把一年搞一个花样当成创新,那样在老百姓眼里只会是一个笑话。年年折腾所谓的创新,今年搞一套,明年出一招,换枪不换药;甚至是今年购置了三两行头,明年又从头来过,没有规划,没有谋略,没有目的,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结果,这样的创新到最后必定是一事无成,甚至劳民伤财,在老百姓眼里成为摆花架子的形象工程,起不到半点作用;对企业生产经营及稳定和谐大局,不仅没有好处,反而还会是一种伤害。试想,这些人辛苦折腾,到头来落到这样的结果,又是何必?所以这是企业党建创新机制建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发生的。这就要求各党组织在制定党建创新项目时,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长计议,不要出现短视行为,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制定相应的中长期目标,分步实施。在建立健全党建创新各项评比﹑考核及奖励制度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要光看表现的新,还要看实际内涵的新,对职工观念、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及变化的新。

总之,企业党建创新要想出实绩、创品牌、有成效,并非易事。不是大家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个主意与点子就能成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每一项成功都需要深入群众当中,着力于为职工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带给职工便利与实惠。创新往往需要颠覆原有的思维与定势,创新需要策划、需要试验,更需要坚持;在坚持过程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而不是浅尝辄止、不断变化噱头与花样,创新需要实实在在的实绩与效益作为注脚,才够得上“创新”的名号。133党建工作创新机制在建立的过程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为基层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职工衷心的拥护与支持,也才能为企业发展稳定大局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李书福摩托车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开摩托车的闪电小鸡
李书福的汽车“野心”究竟有多大
大笨狗酷比多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李书福 从“狂人”到“网红”
图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