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11-24陆英珠

考试周刊 2016年88期
关键词: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

陆英珠

摘 要: 隔代抚养又叫祖辈抚养,在中国,隔代抚养现象普遍存在。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社会性行为形成的奠基时期。在此种抚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方面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隔代抚养人的重视、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加强探索研究,是促进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隔代抚养 幼儿教育 社会性发展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良好社会性行为形成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抚养模式和抚养质量直接影响幼儿将来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对于隔代抚养下的学龄前幼儿表现出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尚未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足够重视,大多数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有付诸行动的研究和解决之道。在中国隔代抚养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隔代抚养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含义和隔代抚养的现状

(一)隔代抚养的含义。

隔代抚养又叫祖辈抚养,是指主要由祖辈(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承担照顾、教育孩子的抚养形式;不管是祖辈单独抚养还是只承担白天或者部分时段的抚养,只要是祖辈的抚养占主导的抚养形式就属于隔代抚养。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幼儿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幼儿出生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发展自主性,处理人际间的关系,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儿童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和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

(三)隔代抚养的现状。

1.隔代抚养在中国是普遍现象。老人们把隔代抚养当做自己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义务,老人如果不帮子女照顾、抚养孩子,反而觉得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与义务。因此,隔代抚养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在中国成了普遍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2.当代中国隔代抚养兴盛的原因:(1)社会竞争激烈。(2)思想观念转变。(3)社会转型。(4)祖辈自身的要求。(5)小孩“入托难”。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父母离异、双亲离世等家庭变故。

二、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问题表现

(一)在人格方面。

1.隔代抚养容易造成孩子内向孤僻等性格。老人们大多喜静不喜动,很少会带孩子外出游玩、与人交往。久而久之,孩子就渐渐容易形成胆小、孤僻、内向等性格,不肯主动与人说话。

2.隔代抚养容易造成孩子个人主义严重、自私、任性。祖辈通常都很溺爱孙辈,孩子要什么,只要他们办得到就会尽量满足,正因为无限的索求都有可能被满足,而他们却得不到所缺失的感情。经过如此不正常的给予与索要,孩子形成了任性、自私、专横的待人之性,从而产生了人格与情感的偏差。

(二)在行为方面。

1.不良的行为习惯。部分祖辈只在意孙辈的外在身体的成长变化,关注日常的物质生活,对孩子的内在修养与个人行为习惯很少给予教育与指导。因此,隔代抚养下的幼儿有上述的行为缺憾是有据可循的。

2.情感稳定性差。隔代抚养下的孩子情绪容易大起大落,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能很快从其间摆脱出来,爱生气、发火,情绪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此种表现与其情感方面的缺失与祖辈的过分溺爱是分不开的。

3.意志品质薄弱。隔代抚养的孩子意志品质相对薄弱,做事大多不能持之以恒,往往都会半途而废,没有长性,做事犹豫不决,不能果断地选择一种解决方法,遇到困难往往会选择逃避,行为处事能力不强。

(三)心理健康方面。

隔代抚养容易造成亲子感情隔阂,影响幼儿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隔代抚养给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为父辈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在孩子的心里会有一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从而影响了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产生一系列影响其社会性发展的行为表现,比如: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与担忧,在集体生活时表现出孤僻、冷漠等。幼儿从小不能正常地与父母相处,很难与父母形成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会给幼儿以后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四)能力方面。

1.隔代抚养造成幼儿自信心、独立能力的不足。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孩子大多是在祖辈溺爱、包办代替、过分保护下成长起来的,阻碍了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能力的发展,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变得更加娇气,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

2.隔代抚养影响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祖辈抚养人年龄相对较大,大多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思想观念往往比较陈旧、保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与知识较慢,在抚养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通常沿用老观念、旧思想,无形中影响了幼儿接受与学习新知识和新思想。这样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在隔代抚养幼儿身上都有所欠缺,为了促进隔代抚养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应采取一定的措施。

三、促进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必须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

“家庭对儿童的抚养方式是对儿童的社会化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对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身心健康全面塑造,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打下基础。(1)父辈方面。在当前隔代抚养的现实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应该向孩子说明自己离开的原因并运用现代通讯工具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近况、身心成长与感受,使幼儿与父母建立起正常安全的依恋关系。(2)祖辈方面。祖辈应尽最大努力使孩子在身心健康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3)父辈与祖辈同心协力。双方在抚养教育上达成共识,在互补、一致的理念下给予孩子比较完善的教育。

2.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在与人交往中、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主做事、接触社会环境,还应该给予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特别是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多让幼儿与同龄人一起活动,在此种状态下的幼儿是轻松的,能够释放原有的心理焦虑,在与同伴的交流、游戏过程中得到社会性方面循序渐进的发展。

3.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榜样。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无论是祖辈抚养人还是父辈抚养人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近的人,是影响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首任引导者与教育者,是孩子学习社会行为、社会规则的模仿对象。因此,家长时时刻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这也是幼儿社会性向良好的方向发展的关键。

(二)幼儿园发挥专业优势,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实质性的条件。

1.学校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一是开展“亲情展示活动”,比如:“给家长打电话情境表演”、“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主题班会、“迎佳节家庭联谊”等,增进幼儿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二是开展“独立自强,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让隔代抚养的幼儿学会“自理、自立、自护、自律、自强”;三是开展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区域游戏与角色游戏,幼儿相互间在自由的游戏氛围中交往,他们能够更健康地成长。

2.幼儿教师方面。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多关爱隔代抚养幼儿的学习与生活,有意识地对其的心理变化、社会化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了解,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孤僻、胆小、活动与交往能力较差的孩子,探究适合其改进与发展的活动形式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隔代抚养人进行个性化的沟通,开展分层指导活动。

(三)社会采取有利于隔代抚养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措施。

社区可以创设早教、托幼性质的机构,或者与原有的机构合作,举办各种亲子活动;社会各类机构与群众团体应该发挥对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适合隔代抚养人的教育培训机构。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抚养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构建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一体化的抚养机制。

幼儿所处的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提高隔代抚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质量,应积极倡导构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一体化的抚养机制,特别是目前大多数祖辈抚养人文化程度比较低,观念比较陈旧、保守,加强幼儿园对家庭抚养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各界都有效参与进来,为隔代抚养幼儿社会性发展做出相应的有效举措,此类幼儿才能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得以正常化甚至展现出优越性。

猜你喜欢

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研究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善路径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试论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新价值
开展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体育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